《汉家长歌》
第59节

作者: 我非扶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8-05 01:29:09
  【楚河汉界】
  广武,这个小山城,位于荥阳东北部的广武山,在黄河边上,城虽小,位置却很重要。而且取敖仓的粮食也比较方便。
  这个很不起眼的小城镇,却注定将被载入史册。广武山可能不太有名,但中间有一条战国时魏国修的运河却很有名,是为广武涧,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鸿沟。
  广武涧将广武山一分为二,也将广武城一分为二,刘邦就驻扎在广武涧的西边,东边就留给项羽,既然是运河,应该不会太宽,至少双方喊话是可以听见的。

  项羽在赶走彭越准备彻底将其解决之时,得知成皋丢了,虽然恨不能生啖彭越其肉,但还是不能跟他纠缠,立刻回军。
  可能是已经被消耗得没有实力再去攻打成皋,也可能是想快点结束这一切。于是项羽直接来到了广武涧的东面,开始和刘兄隔岸聊天了。
  为了表达聊天的诚意,项羽带来了他的法宝—刘邦他爹。
  “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煮了你爹。”
  “哈哈!我们可是结义兄弟,我爹也是你爹,如果你煮了你爹,一定要给大哥一碗汤喝。”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二招:
  “刘邦,如今天下大乱,都是你我二人的原因,要不咱俩单挑,一决高下,免得百姓受苦”(这简直就是骗小孩)
  “跟你一决高下?我又不傻!”
  项羽呀项羽,若论打仗,你可以顶十个刘邦,若论打嘴仗,刘邦可以顶一百个你。
  该轮到刘邦了。
  准确地说,刘邦这不是喊话,而是相当于一篇准备了很久的声讨项羽的檄文,还条理清晰的列出了十大罪状,什么杀降、背约、杀子婴和义帝等等。看看,有备而来,开始算总账了。
  这就是政治,堂堂霸王,硬是被刘邦塑造成了地道的反贼。
  项羽自然是怒不可遏,史书载其用箭射伤了刘邦,这可能有点夸张,无论有没有射箭或有没有射中,项羽肯定很怒。怒,不只是因为刘邦的话,而是如今进退两难,那就只有等待机会—对峙。
  此时的项羽可能还不知道,汉军经营许久的对楚军的包围圈已经形成。项老弟,你跑不了啦!
  如今北方尽为汉地,因为齐国已经被拿下了。
  之前韩信受命攻齐,就一路攻城略地,直接平定了齐都临淄,齐王田广败走高密,随后向楚军求援。
  即使昨天还是敌人,今天我们有了共同的敌人,那我们就是朋友,项羽很爽快,出兵。为了表示重视,还派了自己的大将龙且率领号称二十万大军前往。
  齐楚两军会师于高密,韩信虽强,但龙且也是猛人,而且人家身边还有高手。
  不过龙且太猛,身边的高手再高也发挥不了作用。

  这个高手的处境就是第二个李左车,他向龙且建议,大概意思是,汉军远道而来,我们只需坚守,时间久了,汉军粮草不继,到时候齐人也都知道齐王还活着,就一定会起来反汉,汉军必败。
  龙且似乎也是第二个陈馀,但他并非认为这个主意不好,而是他犯病了—轻敌。  
  日期:2019-08-07 00:33:52
  韩信当然会抓住这个破绽,汉军和齐楚联军对阵于潍水。一见到水韩信似乎就有了灵感,于是他命人连夜做了沙袋,然后装满土堵住了潍水的上游。
  第二天,汉军主动渡河出击,结果一触即溃,大败而回。又是假的。
  龙且应该是没来得及研究“背水一战”的,所以他认为韩信是真败,追。
  结果就很悲剧了,开闸防水,反击。
  韩信的胜利一如既往,龙且的失败咎由自取,最后和田广一起兵败身死。

  逞强是人的本性,而示弱才是本领,这句话好像不太适合韩信和龙且,但似乎又很适合,真正的强者才懂得示弱(韩信很擅长这一招)。
  三齐之地全部平定,至此,北方也全部平定了。
  龙且战死的消息传到项羽那里后,项羽很难过,也很害怕(大惧),项霸王也有害怕的时候?
  真的害怕了,这次他没有再愤怒的派兵去攻打韩信,而是派了一个叫武涉的人去游说,这可不是项羽的风格,也不是他的强项,可到了如此窘困之时,也只能试一试了。
  应该说武涉这个人的沟通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只可惜他面对的是韩信,是曾经在项羽手上当兵,如今在刘邦手上为帅的韩信,结果已经注定了。

  武涉来到韩信这里后,可能对过去的事还是有些了解的,所以姿态放得很低:
  楚汉相争到现在,如今最后的结果都取决于您,您和项王是有交情的,如果不能站到项王这边,那保持中立也是可以的。
  很有诚意,还是那句话,很可惜,对方是韩信。
  韩信的回答很干脆也很实际:在项王那里我只是个兵,在汉王这里我是大将军,你说我该怎么做,麻烦你替我跟项王说声对不起!

  武涉的游说自然是失败的,项羽很失望,从来都不屑于谈判的他,如今确实是陷入了绝境才走这一步。史书对项羽的记载是,没有援助,没有粮食(少助,食尽)。
  但如此局面总还是得有个结果呀!跟韩信谈不拢,那就跟刘邦谈吧!正好此时刘邦派人来劝项羽放了他俩的爹。机会来了,谈一谈。
  可能刘邦也感觉累了,那就谈谈吧!
  过程不知怎样!结局很圆满,至少暂时是圆满的。
  双方约定,楚汉就以鸿沟为界,东部归楚,西部归汉,做个好邻居吧!
  这就是鸿沟议和,也是今天所谓的楚河汉界。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九月,项羽放了刘邦的老爹和老婆。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打了这么多年,也都累了,就这么着吧!
  从汉二年刘邦退守荥阳开始到现在鸿沟议和,谈谈打打闹了两年多,这两年多有太多的疑问,很多时间、地点和人物在史书上都交待得有点不清不楚,我也只能在此基础上用我的方式继续不清不楚。
  可世上有多少事又能说得清楚呢!正因为有太多的不清不楚才能体现回忆的珍贵与美好。
  我们只需明白一点,真实的历史只会比我们知道的甚至想象的更复杂,更精彩。
  不管怎样,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曾经近乎走投无路的刘邦,被风头正盛的项羽逼到了荥阳。到如今,却是浴火重生的刘邦把不可一世的项羽折磨得近乎山穷水尽。
  双方的强弱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换,而刘邦也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资本。
  当世人对弱者充满同情的时候,那强弱的对决就显得异常悲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