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覆灭——一起来看两晋史》
第20节

作者: 胡御龙vincent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并且给出了建议:召回司马亮,双方和解,一起辅政。

  要说杨骏这人虽然智商低了点,可绝对是个耿直人。当下二话不说,就要让傅咸卷铺盖滚蛋,好在被别人劝住了。
  自此,杨骏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别说傅咸这种下属,就是杨济这种亲兄弟的话,他也充耳不闻。
  本来智商就不高,现在连参谋都省了。没出意外,没过多久,杨骏就惹出了乱子。
  日期:2019-06-16 15:44:29

  第九章  贾南风的崛起
  【决裂】
  驱逐司马亮不要紧,自封辅政大臣不要紧,但要惹到这位,就算是混到头了。
  很不幸的是,杨骏虽然知道她不好惹,但必须要面对。
  大名鼎鼎的晋朝第一悍妇,集黑丑矮妒恶五毒于一身的皇后贾南风,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的日子,她将成为尬舞之王。

  算起来,贾南风和杨家同属于太子党,在赶走齐王的时候还并肩战斗过,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而且杨家,对贾南风是有恩的。
  当初由于贾南风嫉妒心太强,自己又生不出儿子。所以她毅然决定,也不让别人生。一旦她发现司马衷的其他妃子怀孕在身,就会拿出看家绝活——断子绝孙戟,来实现这个想法。
  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贾南风看见太子宫里的孕妇,悄悄拿出短戟,稍微瞄准,奋力一掷,孕妇肚开肠断,胎儿随之流出。
  当然,也不排除她们躲避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贾南风就换短刀,近身杀人。比计生干部效率都高。
  短短几年时间,司马炎的孙子就被消灭殆尽。司马炎怒不可遏,发誓要为孙子报仇。

  他召集大臣,决心废掉贾南风。关键时刻,皇后杨芷和杨家三兄弟出马了。他们只用了一句话就打消了司马炎的念头:
  “贾妃年纪小不懂事,长大点就好了。况且贾充对国家有大功(背黑锅),现在他刚死,就废掉他女儿,不太厚道。”
  司马炎压根没主见,见有人求情,就打消了抓贾南风去坐牢的念头。
  而杨芷怕贾南风再闹事,不好收场。只得以婆婆的身份对她严加管教。经常把贾南风叫过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没想到却出现了反效果。

  贾南风对此并不买账,你才比我大两岁,什么婆婆?连我妈都管不了我,你是什么东西?
  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
  司马炎死后,杨芷成了寡妇。贾南风终于爆发了,一点都不把这婆婆放在眼里。
  事情越闹越大,到了最后,双方剑拔弩张。
  杨骏决定首先发难。发难的原因,除了性格不合,还有分赃不均。

  按照合同,司马衷当皇帝了,杨家和贾家应该共享权利。
  贾南风还是很有契约精神,不要人督促,自觉就履行了权力。时不时插手一下朝政。
  可杨骏觉得,跟这种又凶又狠的丑八怪合作,太没档次。
  他决定撕毁合同,让贾南风滚蛋。随即以辅政大臣的身份规定:
  朝廷大事,必须经过太后定夺,才能生效。机密文件统统交给散骑常侍段广保管。京城卫戍部队则由中护军张劭统领。前面说过,张劭是杨骏的外甥。顺便说一下,段广也是。
  大事小事都由杨家说了算,贾南风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贾南风很生气,后果不严重!
  日期:2019-06-16 16:07:26
  因为她发现,自己是孤家寡人。

  老公司马衷肯定是没指望了,这孩子能不玩泥巴就算是长大了。老爹也死了,军队也没熟人。宫内由太后把持,朝廷由杨骏掌控。
  算起来,跟杨骏斗,胜率基本在零点左右徘徊。
  而且按照辈分,杨骏和太后都是自己的长辈,如果跟他们兵戎相见,必须要承受舆论压力。自己的光辉形象被破坏且不说,更要命的是,不好招揽同伙。
  于是贾南风选择了蛰伏等待,毕竟她才35岁,有的是青春。就算等个十年八年的,也没问题。

  而杨骏执掌朝政以来,凭借他感人的智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从普通外戚变成了士族公敌,人望没得到,反而被扣了一大摞屎盆子,能得罪的都给得罪了。就连他亲弟弟杨珧和杨济,亲家裴楷都对他避而远之。
  所以贾南风没有等到十年八年,仅仅过了几个月,就找到了三个志同道合的小老弟。
  一个是太监董猛,另外两个是殿中中郎孟观和李肇。听起来这几位的名字很陌生,实际上他们确实是小人物。
  董猛是太子宫的老太监,贾南风的心腹。孟观和李肇是禁卫军低级武官。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讨厌杨骏。所以他们决定联手把杨骏除掉。
  这几个小人物一合计,就目前而言,凭他们这几个歪瓜裂枣,是不可能扳倒杨骏的。
  要想做大事,还得找外援。而外戚独揽大权,最不满的肯定是皇室宗亲。

  他们想到的最佳人选,就是汝南王司马亮。
  司马亮是杨骏的死对头,手上还掌管着不少军队。他应该是最有理由也是最有能力扳倒杨骏的。
  于是建南风立马派李肇去许昌联系司马亮。
  在李肇说明原委后,司马亮痛快的给出了答复:不行!
  司马亮或许懦弱,但是在大事大非上还是站得住脚的。他明白,一旦和杨骏兵戎相见,就意味着分裂和战争。照这么一闹,晋王朝这点家当,保不保得住还难说。侄儿尸骨未寒,一定不想看到这一幕。
  很显然,贾南风不会考虑这些。虽然被司马亮拒绝了,可她仍不死心。
  很快,他就物色了一个新人选。对于这个人,她信心十足。
  因为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胆大、手黑、无脑。找这种人来搞事,再适合不过了。
  永平元年(291)二月,晋武帝之子、荆州都督、楚王司马玮被征召入京。与司马玮一同前来的,还有扬州都督淮南王司马允。
  轰轰烈烈的八王之乱正式拉开序幕。
  滑稽的是,召见司马玮来朝的,正是杨骏本人。

  前面提到过,晋武帝生前为了防止外戚坐大,采取了一个对策,就是把皇室散布在各州,掌握兵马。一旦朝廷有事,这些人可以立即起兵勤王。
  其中实力最强、兵马最多的,是晋武帝的三个皇子:
  秦王司马柬、楚王司马玮和淮南王司马允。
  司马柬镇守的是长安,他这人不仅性格温和,而且他和皇帝司马衷是一个妈生的。算起来是杨骏的外孙,所以根本不用顾忌。
  但司马玮和司马允就不同了。这两个人不是杨皇后所生,跟杨骏只是塑料亲戚。真要斗起来,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特别是司马玮这人,不仅年轻气盛,而且轻财好施,颇有几分黑帮大佬的神韵。杨骏觉得,把他放在外边,实在危险。如果放到自己身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因为按照规定,藩王进京,是不能带军队的。没有枪杆子还搞事,跟找死没啥区别。
  可司马玮还是闹起来了。
  因为他虽然失去了荆州都督的头衔,却换来了一个叫北军中候的职位。
  按说当时皇帝虽然是司马衷,可管事的应该是杨骏。让司马玮担任北军中候,充分说明了杨骏的智商低的令人发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