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14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8-02 20:52:02

  大漠关山
  公元383年春正月,前秦天王苻坚拜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诸军事,与姜飞、彭晃、杜进、康盛等将领,率五千铁甲骑兵,七万精锐步兵,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窴为向导,兵发长安,踏上远征西域的漫漫征途。万里远征,这是中原大帝国继李广利出征大宛之后第二次向西域大规模投放兵力。
  春寒料峭,长安笼罩在冰冷的寒气中。君臣二人谁都不会想到,这是他们永别之日,吕光从此再未踏上关中的土地,再未返回略阳家乡。吕光带走前秦国的常备军。五个月后,苻坚下诏倾国兵力下江南。如果历史可以假设,苻坚是否会后悔发动保卫西域之战?淝水大战中,由良家子弟组合而成,有着华丽装备的中军难以抵御谢玄北府军攻击,与吕光抽走近十万氐汉精锐部队不无关系。
  无数次战争证明,两线作战鲜有不败者。人走了很难回头,沿着河西走廓行进的吕光已经着手拟定西征军事计划。西征军打击的重点,一个是焉耆国,一个是龟兹国(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地处西域西部。区区两个绿洲国家根本无法阻挡西征大军,因为吕光得到车师和鄯善国支持,粮食给养保障充分。西域诸国势力比较分散,难以对抗中原王朝。若想对抗,必定有另外的势力,两汉时是匈奴,前秦时是狯胡。狯胡是什么样的国家呢?

  狯胡来自天山以北裕尔都斯草原、纳伦河谷及其以西以北地区,《魏书·西域传》中的悦般国,范围大体在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中亚国家一带。狯胡部族原隶属北匈奴,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开始卷入绿洲国家间的纷争。到前秦灭前凉,狯胡已控制了龟兹、焉耆、温宿、尉头等天山南麓绿洲国家,势力向疏勒、于阗等国渗透。
  没有无缘无故的战争。西域有条发财的路,谁控制了西域,谁就有取之不尽的财富。狯胡欲独霸西域,垄断丝绸之路。东部的车师和鄯善感到压力,才向苻坚提出请伐西域,并主动要求担当向导。
  做任何事都要有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吕光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由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道路即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共有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由阳关,经若羌,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即为南道;由敦煌西出玉门关,沿疏勒河向西进入罗布泊则为中道;由新玉门关,穿过五船碛(莫贺延碛)到达高昌(即今吐鲁蕃地区)为北道。
日期:2009-08-03 21:42:39

  前秦军队是去攻打塔里木盆地北部的龟兹、焉耆为首的西域叛王,不是去和西方做生意,不会选择南道。吕光此次西征路线,取中道还是北道呢?面对茫茫黄沙,陌生的领域,吕光拟出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出玉门关,进入中道,向罗布泊进发。
  吕光的大军到达罗布泊,今天满目黄沙、一片苍茫,昔日的罗布泊碧波万顷。疏勒河、孔雀河注入泊中,风吹湖面,万千浪尖,粼粼烁烁,岸边点缀奇瑰的胡杨,与偶尔破浪而去的一只小小的独木舟构成蓝色的童话世界。罗布泊以西一片片芦草后面是茫茫黄沙,楼兰国都一点点被风沙淹没。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吕光到达鄯善时,恐怕所有的建筑物只剩尖顶在风沙中矗立。吕光心思不在改善罗布泊地区的生态,他的使命是军事进攻。
  吕光休整军队,在鄯善国大张旗鼓召兵买马,声言要西进。同时下达一道奇怪的命令,北渡孔雀河,翻越库鲁克塔格山脉,向高昌进发。军士们谔然,西域的国主们更加莫名其妙。既然我们到达罗布泊,要向西攻击焉耆和龟兹,为什么不直接沿孔雀河谷向西北进军,却向北到高昌呢?从鄯善到高昌中间横亘着高大干旱的库鲁克塔格山脉,而且高昌到焉耆国中间隔着300里流沙。

  沿孔雀河至焉耆国约不到一千里,翻越库鲁克塔格,再折而至焉耆国,约一千五百里,如此舍近求远,岂不好笑?大家注视着前秦国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将,莫不成脑子进水了?吕光微微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大家都不笑了。不是人家缺心眼,而是自己实在太笨。
  “声东击西!”这是一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古老的不能再古老的计策。用兵之道看似很简单,其实千变万化。按照常规作战原理,的确不该舍近求远,但真正军事家是懂得“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用兵之道。由孔雀河西进,敌人必有准备,易受焉耆和龟兹两国的夹击。由罗布泊转而北上高昌,在车师国休整,出流沙300里直抵焉耆国都城下,可奇兵制胜。
  中秋佳节,西征大军途经墨山国之路抵达高昌郡。高昌城在今吐鲁番盆地,是前凉王张骏讨伐龟兹、鄯善、于阗、焉耆诸国平定西域后设立管辖西域地方事务的郡府。高昌太守杨翰带来天王苻坚南征消息,吕光下令停止进军,等待朝廷召唤。西征大军是前秦精锐部队,西域和晋朝比起来,还是南征事大。
  部将杜进反对说:“节下受任平叛,机不可失,我军万里迢迢,距敌仅有一漠之隔,有什么比破敌还重要的事呢?”众将和西域东部诸国国主支持杜进意见,吕光这才改变主意,征发诸国兵马,十万军队南渡流沙。
  西征将士们体验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感觉。他们的目标比楼兰还要遥远,大军一路艰难行走在漠海,茫茫大漠有其魔鬼的一面,也有其天使的一面。
  大风起兮,黄沙漫漫,日色昏暗,热风扑面,黄沙蒙头,四远茫茫,莫知所在。太阳西下,气温骤然降低,寒气袭人,将士们用毛毡裹体,栖身在细细的沙子上。抬头望天,长空如洗,星汉灿烂,银河、星云,从来不曾如此清晰。朝行夜止,五天过去,大军在沙漠中穿行三百余里,抬眼四望,仍旧一片流沙,所带的水已不多,将士们相顾失色。
  吕光鼓励众将士道:“我听说昔年汉将李广利西征,精诚所至,飞泉涌出,我们难道就没有诚心感动天地吗?皇天必将有济,诸君不必担忧。”沙漠气候确实出人意料,吕光话音刚刚落地,大雨倾盆而下,平地三尺。这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历史。不是天意,而是人们顽强意志的必然结果。前秦军士气大振,一鼓气渡过沙漠,兵锋直抵焉耆都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