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可知隋朝之大隋崛起》
第47节

作者: 回青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到“童星”,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安石的《伤仲永》,很多年少成名的人,长大之后才能却很平庸。但李德林不负众望,长大之后写得一手好文章,凭此逐渐升任为中书侍郎,但其政治才能一直没能得到展示。只怪他的文采太过耀眼,掩盖了自己的其他优点。
  宇文邕也听过李德林的美名,周灭齐之后,宇文邕特意找来李德林写的诏书读了一下。后来宇文邕用鲜卑语对群臣盛赞李德林:“我正谓其是天上人!”
  可惜国之伟器在北周也没能得到重用,仅官拜御正下大夫(是颜之仪的下属),对周室更无忠心可言。杨坚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才命杨雄率先找到了他。
  杨雄:“他要完成大业,必须得有群才辅佐,我想与你一同辅佐,你一定不要推辞啊。”
  李德林欣然答到:“如蒙提携,必以死相奉。”

  潜龙脱渊,飞龙在天。
  日期:2019-06-29 09:29:43
  杨坚就郑译、刘昉提出的方案征询李德林的意见。
  李德林答:“您应该担任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军事,不这么做就无法压服众心。”
  二十五日,仅八岁的周静帝宇文阐被安排入居天台。宇文阐下诏大赦天下,封汉王宇文赞为右大丞相,杨坚为左大丞相。
  宇文赞是宇文赟的弟弟,谈不上有什么才能,而右丞相的官职还高于左丞相,杨坚这么做无非是想对外宣示对皇室的尊崇,暗中则手握实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杨坚还让宇文阐下了一道诏令:朝中百官必须服从左丞相的命令。

  除了李德林,杨坚还找来了另外两位助手:高熲、卢贲。
  相对于李德林,高熲更加乐意为杨坚效力。因为他的父亲高宾曾是独孤信的僚佐,高宾深受独孤信的信任,曾被赐姓独孤,照这么说也可以把高熲称为独孤熲。独孤信死后,高宾一家也受到了牵连,妻离子散。但独孤伽罗还是经常到高宅拜访,可见两家关系非同一般。
  高熲后来虽与李德林齐名,但他小时候的表现跟“神童”还是差很多。
  关于高熲小时候有段神奇的记载,说高宅种着一棵柳树,高百尺,亭亭如盖。乡里的老人看到后曾说过一句预言:“此家当出贵人。”
  我们来看三国里写刘备的一段: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
  总结:少生孩子,多种树。
  宇文护掌权期间,高熲因为政治问题一直受到排挤,直到后来宇文邕除掉宇文护,他才逐渐得到上场的机会,如今高熲仅官拜内史下大夫(是郑译的下属)。
  杨雄找到高熲的时候并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传达了一下杨坚的意思,高熲就欣然答应了,因为凭他对杨坚的了解就知道,机会来了。

  杨坚给高熲安排的职位是相府司录,就是给自己找了个贴身的智囊。杨坚果真是独具慧眼,有李德林、高熲二人相助,天下可定!
  卢贲曾因平齐有功,官拜司武上士,当时杨坚任职大司武,是他的上司。卢贲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反正跟领导关系搞得很好,深受杨坚信任。如今杨坚虽然名义上手握大权,但主少国疑、群心未定,必须找个信得过的人护卫自己,卢贲就是最好的人选。
  一天杨坚会见百官,为了探测一下大家对自己的态度,就说要前往东宫商讨事宜。百官心中各有各的打算,也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杨坚可没空跟他们耗着,立刻密令卢贲前去调遣宿卫兵,随即召见各位公卿大臣,想给他们点好处试探试探:想要荣华富贵的就跟我来!
  大臣们私下里议论纷纷,有为之动心的也有要留下的。这时卢贲带着宿卫兵赶了过来,众位大臣一看这阵势也就不议论了,走,跟着去吧。
  武力不对称就没有平等对话的权力。杨坚带着公卿大臣们出了崇阳门(东门)来到了东宫门前,可是守门的禁兵愣是不放他进去,因为按照规定杨坚是不能入内的。杨坚心中一震,既然已经来了就必须进去,否则自己在百官面前将再无威信可言。
  卢贲见状,就上前跟禁兵说明了一下情况·
  好了,可以进去了吧?
  不行!
  卢贲火冒三丈,敬酒不吃吃罚酒,怒目呵斥:
  滚开!
  禁兵们一看这架势,吓得退到了两边,要是真动武自己也占不了上风,还是让他们进去吧。
  虽然杨坚带着百官进入了东宫,看似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已经有了深深的忧惧。

  这次探测的结果是完全出乎意料的,虽然他这个左丞相在名义上是受官方认可的,但大臣们都心知肚明,不买他的账。并且连小小的禁兵都敢公然与他对抗,更何况那些皇亲国戚以及手握重兵的大将。
  论资历,尉迟迥、李穆、韦孝宽都是杨坚的长辈,论将才,韦孝宽也在杨坚之上,论出身,赵王宇文招是宇文邕的兄弟。
  事情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杨坚已经开始为自己冲动之下做出的这个选择后悔了。
  恐惧始终缠绕着杨坚,如今进退两难,是放下手中的权力还是接着往前走呢?
  一天夜里,杨坚派人把太史中大夫庾季才叫到了家里,庾季才精通周易,平日里的爱好就是仰观天象,推测未来事物的发展方向。
  杨坚问道:“我才能平庸(真不是谦虚)却肩负辅佐幼主的重任,从天时、人事来看,你以为(未来)会怎样呢?”
  庾季才很清楚杨坚内心的想法,找自己询问的人大部分都是由于对未知的恐惧而犹豫不定。
  于是他答道“天道精微,难以观察,但从人事这一面来看,征兆已定。即便我说不可行(夺权),你还能放下手中的一切吗?”
  庾季才的一番话点醒了杨坚,现在要是放弃手中的权力纯属幻想,眼下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稳坐权力顶峰;二、死。
  一切才刚刚开始,惊涛骇浪还在后面。
  除了庾季才还有一个人看穿了杨坚的心思,他的妻子独孤伽罗。独孤伽罗曾派人给他传了一句
  话:“大事已然,骑虎难下,勉之!”

  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层意思:“如果失败了,我独孤伽罗陪你死。”
  听到这句话杨坚的内心感动、振奋。只能放手大干,不留退路。
  我想这件事情告诉了我们,为何后来杨坚那么敬爱独孤伽罗。
  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杨坚,他在面对自己没有处理过的事务的时候,也感到手足无措,面对外部强大的压力,内心也感到恐惧,但是现实在逼着他往前走,独孤皇后作为他背后的女人,也一直在精神上给他支持。最重要的是他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这才是他的过人之处。

  自胜者强!
  杨坚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铲除反对势力。
  杨坚接下来拉拢的是崔氏家族,长安崔氏是博陵(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崔氏的分支。博陵崔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名门望族,从汉朝到唐朝基本上每朝每代博陵崔氏都有人做官,吓着了吧?后面的更吓人,到唐朝初期,崔姓已经发展成为天下第一大姓(主要包括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并且博陵崔氏在唐朝一共出了十几位宰相(开的是宰相专卖店),五品以上的官员更是多如牛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