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可知隋朝之大隋崛起》
第13节

作者: 回青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宇文护读完信之后已经明白了北齐的意图,北齐是被打怕了,无非是想让自己答应不攻打他们,于是休书一封让北齐使者带了回去。信的主要内容是:
  儿子我确实不孝,没能奉养母亲。但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您,并且经常昼夜哭泣,希望死后能在九泉之下与您相见。没想到齐朝大德,答应放您回来,我内心是悲喜交加。感谢齐朝的大恩大德,有国有家,信义为本,齐朝既然已经答应放您回来,肯定不会食言,相信不久咱们母子就能相见了!
  高!实在是高!

  首先北周并没有派出使者将信送到北齐,说明这件事并不被北周的官方认可,只是宇文护个人的一种私下来往。再者,信中宇文护并没有许诺两国通好永战无事,只是抓住北齐答应送人回来的把柄不放,充分感谢了齐朝的恩德,一再强调国家要讲信义,人一定要放回来!
  宇文护真是个政治高手,信中不留一丝把柄,大哥真不是白当的!
  日期:2019-06-09 08:09:33
  高湛虽然心理素质差,但也不是傻子,一看这信里面一点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讲的全是废话,就派使者带信到北周,要求宇文护重写。如此来来往往了好多次,宇文护这边愣是不松口,高湛只好派人带着宇文护的信找到段韶征求他的意见,段韶此时正在幽州(今北京市)抗击突厥。
  段韶经过冷静的分析之后回信说:北周从来就不讲信义,宇文护虽然看着是臣子,实际上在北周是他说了算。现在因为母亲想要请和,却不派正式的使者过来,如果我们现就把人给放了明显是示弱。不如先拖着,等和亲的事定下来之后咱再放人。
  段韶分析的确实是头头是道,然而并没有什么用,高湛抗不住压力最终居然把人给放了回去。
  高湛真是不会利用人质,即使你不撕票,你好歹也得等落着好处再放人啊?估计段韶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被气晕过去!碰到个心理素质如此之差的大哥你也是没办法,只能自认倒霉。
  宇文护这边一分钱没花就把母亲给要了回来,别提多高兴!举朝欢庆,大赦天下!吃穿用度皆是上等物品。
  除此之外还有更隆重的待遇,每逢过节,宇文邕都会带着各位亲戚给宇文护母亲行家人之礼,举杯祝寿。
  宇文邕卧薪尝胆,通过这种方法示好确实是再好不过,但是如果你希望大哥因此能放松警惕就错了。宇文护这种老江湖,什么手段没见过?你越是对他好,他越是怀疑你有所企图。
  果然不出大哥所料,宇文邕无形之中已经安排了一个心腹总管宿卫兵,这个人就是——于翼。
  于翼是于谨的儿子,也是因为家庭教育好,很有他爹的风范,史载:美风仪,有识度,十一岁的时候还娶了宇文泰的女儿平原公主为妻,绝对的人生赢家。
  宇文觉和宇文毓在位时,于翼曾任职右宫伯,并且深受宇文毓重视,宇文毓临终前下诏让于翼与宇文护共立宇文邕为帝,很明显于翼就是宇文毓留给弟弟的人才资源。
  日期:2019-06-09 19:20:18
  宇文邕登基后则逐渐重用于翼,还把皇太子和各位王爷府上官员的选择权都交给了他,结果于翼选用的人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就这样于翼被升任为了大将军,总管宿卫兵。
  这些事儿大哥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不久之后于翼即被升任为小司徒、柱国大将军,很明显官职是升了,但权力降了。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应该记得宇文邕用的这一手,明帝宇文毓早就玩过了,宇文护能一眼识破也很正常。
  不过宇文邕并没有像宇文毓那样激烈的反抗,他知道这已经引起了宇文护的警觉,自己应该更加收敛另谋办法。
  这就是宇文邕的高明之处,此时静若处子,在大哥放松警惕之前能一直静静的等待。
  而宇文护呢,的确是一位才能突出的政治家,但对于他的军事才能就不敢恭维了,这从下面即将开始的一场大战中就能看出来。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上面也说到段韶在幽州抗击突厥,突厥朋友不过是想抢点东西罢了,也没想攻占你的城池啥的,但是碰到段韶这样的猛将不仅捞不着什么油水,还得搭上点东西,突厥也是连连叫苦。
  于是突厥朋友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之前宇文护不是曾派人过来想跟我们再次联手攻打北齐吗?现在可以派人到北周,要求北周履行诺言。

  本来宇文护刚把母亲接回来,也不好厚着脸皮去攻打北齐,但又怕违背诺言后突厥朋友不高兴,以至于自己这边也被抢,最后只好答应。
  保定四年(564),冬,十月十日,诏令宇文护率军讨伐北齐。宇文邕倒想御驾亲征,可惜他现在说了不算,再等几年吧!
  一场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日期:2019-06-10 07:45:17

  第九章:龙战于野
  宇文护率二十万大军到达潼关后周军兵分三路攻打北齐:宇文护率主力部队攻打洛阳;少师杨檦率一万多义兵走东道出轵关攻打北齐;大将军权景宣率山南之兵走南道攻打悬瓠(今河南省汝南县)。
  可以看出拿下洛阳才是本次作战的主要目的,之后便可以北上攻打邺城和晋阳。
  宇文护带领着四位柱国大将军:尉迟迥、宇文宪、达奚武、王雄。
  尉迟迥是尉迟纲的哥哥,两人都深受宇文护重视,尉迟迥虽然跟宇文泰有亲戚关系,但能当上柱国大将军主要是靠自己的实力打到这个位置的。
  尉迟迥打的最精彩的一仗就是伐蜀,当时还是宇文泰掌权,宇文泰问尉迟迥伐蜀之策,尉迟迥答道:蜀地已与中原地区隔绝了一百多年,仗着山川险阻,绝对想不到我军的到来。我们派出精锐之师,遇到平坦的道路则倍道兼行,遇到险路则缓兵慢进,出其不意,冲其腹心,必胜!
  尉迟迥果然是个干将,事情的经过基本上跟他的描述吻合。不过中间有个小插曲,尉迟迥攻打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的时候为了让萧伪心服口服,先后打败他几十个回合;萧伪直到没了反抗之心,才诚心归降北周。平蜀之后,尉迟迥的军队纪律严明,不像某些二流子部队,攻城之后杀人放火的啥都有。并且尉迟迥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深受少数名族朋友的爱戴。
  这才是大将风范嘛!
  日期:2019-06-10 19:26:39

  话说尉迟迥的母亲大长公主年高多病,他在京师时经常是满面愁色,大长公主为了让他宽心也是强忍病痛,高高兴兴吃饭。现在两人相隔千里,思念之情愈加深厚。
  正是: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宇文泰为了让自己的姐姐安度晚年,就把尉迟迥调回了长安。现在益州刺史的位置就空了出来,那么问题来了:蜀地自古以来都是叛乱闹独立的好地方,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哪天一高兴想独立,不用给朝廷报信就能当蜀王。
  宇文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派自己的儿子去,可宇文觉和宇文毓在当时都是皇位继承人的种子选手肯定不能去。于是宇文泰就问宇文邕以下的几个儿子,看谁愿意去。这时他的第五子宇文宪立马战了出来,表示自己要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