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k线图,有阴线,也有阳线》
第24节

作者: 一桶金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之所以在吴斌介绍完情况后,大家都沉默不语的时候抢先发言,是想用自己的发言为会议的主题定下调子。要是其他人在一开始的时候说些退缩、泄气话,会议的调子很难扭转过来,吴斌那动摇的信心更难以琢磨了。

  他此时最不想听到的是这种丧气话,这种话最容易动摇吴斌的信心,增添自己说服工作的难度。
  他有些不屑地对姚俊才说:“我问你,糖厂的糖谁帮他们卖?”
  姚俊才木然地看着唐建华,一时没明白他这话是啥意思。
  唐建华见自己的质问起到了预想的作用,制止住了姚俊才不合时宜的言语,于是他停顿了一下,重新点一支烟,不再理姚俊才,而是转而面向吴斌,继续说:“世有哪一种商品能在生产环节把整个流通过程的利润全部吃得一干二尽的?糖厂也不能把所有的利润都吃掉!目前这种形势下糖厂涨价很正常,这是该糖厂赚的,而我们赚的是糖厂门口到批发商仓库这一段的利润。”

  唐建华被自己心里的宏伟蓝图鼓舞着,他越说越激动,声音和手都有些颤抖:“我们吃的这段利润,不是谁都能吃得到的!首先要有信息优势,第二要有资金实力,这两者我们都有。现在糖价的涨刚刚开始于生产环节,将来消费终端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手里的利润依然是相当可观的。从历史数据来看,今年的供需缺口是空前的,但目前的价格来说,与历史高价相,还相去甚远,我预计到榨季末,每吨糖至少在目前的基础还要涨七八百元,多则一千元以!”

  姚丽这时插话道:“这次贷款为什么以往费劲,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也花了大功夫来了解我们提供的资料,他们也认为糖价未来的涨空间很大。这帮人精,他们要是不认可,根本不会放款的。”
  他们说的这些情况,堪称制糖行业专家的吴斌何尝不知道。只不过他做事的风格太过温尔雅,缺乏那种强悍的进攻精神。
  这么大的经营举措,从源头说不是他主动提出来的,从始至终他一直都是被唐建华和姚丽鼓动着往前走。
  在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之前,一切事情都按照预定的计划在进行。可是糖价的突然变化,让他顷刻间无所适从。他一时间六神无主,完全不知道在继续和终止这两个选择,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是在他的左右彷徨、犹豫不决,等来了银行贷款到账这样一个让他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的结果。
  这个结果让他彻底没有了退路,也让他找到了在心底里说服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
  可真的到了要拿主意的时候,他还是没有力排众议,一锤定音的魄力,他需要众人的意见和建议来支持自己才能做出决策。
  唐建华的话极具鼓动性,尤其是会议桌旁围坐着的这几个对糖业现状有很深了解的参会人员听来更是如此。
  仔细揣测过后,都觉得他说的句句在理。这些理由明摆着,自己怎么没看出来呢?现在经唐建华这么一解释,都条理清晰的呈现出来。

  这样分析下来,只要将目前这笔贷款用好用足,到年底的时候,盈利空间依然是非常诱人的。
  除了办公室栾主任的态度模棱两可以外,几乎是一边倒的赞成意见让吴斌下定了决心。会立即将资金进行了划拨,三个分公司马着手落实前期在糖厂预定的货源。
  栾主任对此事不表态,倒不是他能看出此事有何不妥,其托辞是不熟悉销售业务。其实这倒是他的心里话,以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原则来看,只有他觉得十拿九稳的事他才会做,眼前这件之前从未有过的大事,他是万万不敢干的。
  他这种老奸巨猾的态度让吴斌再次对他失去了信心,吴斌开始在心里盘算着,等这个榨季结束后,另外物色更合适的人选来主持总公司行政办公室的工作。
  好不容易熬到散会,得偿所愿的唐建华立即钻进自己的办公室,马不停蹄地打电话给早已经在各地糖厂的业务经理。
  时间不等人,他要将已经有些停滞的进程加速推动起来。
  接到唐建华的电话时,林立正百无聊赖地待在竹林糖厂的招待所内看电视。
  糖厂离县城很远,招待所的条件也十分有限,不大的房间内放着两张床,墙用石灰和油漆粉刷过,面三分之二是白色,下面三分之一是草绿色。床对面的桌子放着一台18寸的彩电,桌边有两把椅子。
  走廊对面的房间里住着几个北方人,正在打扑克,吵吵嚷嚷的声音很大,让他很是心烦。
  下来已经半个月了,除了请糖厂王厂长吃饭的时候去过两次县城以外,其余的时间他都守在糖厂里,吃饭去糖厂职工食堂,晚靠看电视打发时间。
  这次出差让他感到异常的艰辛,和以往相,工作难度大了不知多少倍。即使是这家原来关系很近的竹林糖厂,除了已经付款敲定的那一小部分蔗糖以外,原来意向性订的货都要推翻重来,价格立即涨了几百元不说,还要在货款到账后才能最后落实。
  请厂长王栋吃饭也不像以往那么好请了,几次三番地邀约,才约出来两次。酒桌,林立满脸堆笑的表情后面,少了些以往有的底气,多了些以往没有的无奈。
  没办法,货源少,糖厂坐地起价,主动权在人家手里,不接受别人开的价格没有货。更要命的是,资金还没有最终落实,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货都是口头答应糖厂的价格要求,钱却迟迟不见踪影。
  厂长王栋的心情与林立完全不同,今年门来买糖的客户多如牛毛,他现在是众星捧月一样的被客户们簇拥着。
  往年供需缺口不大的时候,糖业公司的业务经理下来进货他都是有求必应的,这其的原因除了糖业公司是糖厂的主要销售渠道外,还有部分的行业主管职能,从哪方面来说他都得罪不起。

  可今年的情况开始有些不一样了,蔗糖的供不应求让期货市场的糖价暴涨,很多私营企业闻风而动,拿着大笔的现金到糖厂高价买糖。
  蔗糖期货价格暴涨的消息,他也是在四、五天以后才知道的。他静下来仔细一分析,以现在的形势来看,这糖价涨的势头还远远没有结束,卖得太早,将来会后悔的。
  所以他吩咐厂里暗控制出货量,每天的出货量很少,而且价格几乎一天一个样。谁要货都必须是现款现货,出货价以资金到账时的价格为准。
  他的办公室里每天挤满了各种各样找他买糖的人,饭局让他应接不暇。他给财务科长和供销科长打过招呼,每天都将货款已经到账的客户名单整理出来交给他,他只赴这部分人的饭局,其他的客户,他实在是懒得去应付了。
  林立约了他好几次,考虑再三,推辞不掉,他还是去了。
  酒桌是那么现实,有求于人的林立,每次敬酒都是端起盛满酒的牛眼盅一饮而尽,王栋则只是随意地抿一口。偶尔端起酒杯回敬林立一下,也是自己随意,林立全干。
  两人对面坐着,可王栋始终半侧着身子,没有完全面对林立,左脚搭在右膝,左手肘搁在桌边,手掌托着左腮,只有右手夹菜、喝酒时不时地动作一下。那样子好像是已经吃饱了才来的,意思一下而已,其实一点胃口都没有。
  林立也是酒桌的常客了,王栋那种掩饰不住的居高临下的做派,他眼里看得一清二楚,可他依然满脸堆笑地说:“王厂长,我们要的那批货可要保证给我们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