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长歌》
第37节

作者: 我非扶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5-31 10:29:07
  【梦断沙丘】
  在统一之后,不知是在咸阳闷的慌,还是想去看看他征服的地方有多大,所以他经常会到全国各地去巡视,他的巡视可不像后来七下江南的那位啊!那位是旅游成分居多,嬴政的巡视可是有政治使命的。
  巡视的目的是宣扬帝国的国威和天子的天威,也是为加强原六国居民对帝国的认同感,巡视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如祭天祭地祭祖先,然后就是最重要的程序刻石立碑:大秦怎么怎么样,朕又怎么样…
  巡视对嬴政来讲并不是很惬意的事情,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事,而他一生的最后时刻也是结束在巡视的路上。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带着队伍准备开始他的第五次出巡,也是最后一次,更是决定帝国命运的一次。

  陪同嬴政出巡的有几个核心人物,首先是丞相李斯,还有一个就是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此时官至上卿,深得嬴政信任,与蒙恬一文一武忠心耿耿的辅佐嬴政。
  再一个就是嬴政的幼子胡亥,在这里说一下嬴政的儿子们,他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扶苏是长子,之前因为和嬴政有点政见分歧,就被派到北边和蒙恬一起修长城去了,顺便也锻炼锻炼。而胡亥大致排在后面几位,这次能随行出巡,完全是因为好玩,加上嬴政又比较喜欢这个儿子,那就一起出去走走吧!
  最后一位就是此次巡视的关键人物,也是此次巡视中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赵高。
  此人在后世中就是奸臣和野心家的代名词,背景也很复杂。有说是嬴政的远房亲戚的,是不是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近亲都不一定管用,别说是远亲了。还有一个就是赵高到底是不是阎宦,这点是有争议的,但也不重要了。

  此时的赵高担任的职位是中车府令兼行府玺令事,就是说赵高不但掌管车马,还管着皇帝的印玺,算得上是近臣了,也可以说是近臣中的宠臣。
  总之一句话,赵高不是个好鸟,但是皇帝很喜欢。
  而这个鸟人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胡亥的老师,准确的说是一种关系。官职很重要,关系更重要。
  一切妥当,出发。
  巡视的内容还是比较程序化,先到云梦祭一下虞舜,然后顺江而下到会稽祭一下大禹,再到海边进行了刻石立碑等一系列活动之后,就往北由陆路打道回府。

  可能是被海风吹了的原因,嬴政在回京的途中生病了,此时的嬴政应该知道世上真的没有神仙了,他最终还是要面对谁都回避不了的问题───死亡。
  终于要面对继承人的问题了,始皇帝下达了他的最后一道诏书:召扶苏回京主持丧事。
  意思很明确,主持完丧事,你就继位吧!正常情况下,扶苏无疑就会成为秦二世,可权力斗争从来都没有正常的,特别是遇到赵高这种不正常的人,什么事都别想正常。
  当队伍来到沙丘这个地方的时候,嬴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不知是嬴政在快要咽气的时候发的诏书,还是赵高知道嬴政快要咽气了,故意行动缓慢。直到嬴政死后,这诏书还在赵高的手里没发出去,这就悬了。
  如果说嬴政把帝国推到了危险的边缘,那也只能说是他给帝国埋下了一个没有装引线的丨炸丨药包,那么他就希望他的继任者是一个拆除丨炸丨药的人,而不是装引线的人,扶苏无疑就是他希望的那个人。
  也就是说,帝国的将来取决于下一位继承人,而如今继承人却由诏书来决定,可诏书的决定者是赵高,可以说此时的赵高决定着帝国的将来。
  赵高这种鸟人才不会管你国家的将来,他在意的是自己的将来:机会来了!
  日期:2019-06-02 01:52:23
  再说说沙丘这个地方,此地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地区,这里似乎是那些英雄们的亡命之地。一百多年前,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赵武灵王就死于此地,而没有安排好权力过渡问题也是他最大的败笔,他也是因此而死。
  不同的是,赵武灵王死后赵国继续存在,而嬴政的死却敲响了王朝的丧钟。不过相比于赵武灵王窝囊的死(饿死),嬴政倒是走的挺平静,只是死后很窝囊。
  曾经全天下的人都得听你的,可如今连你的遗诏都没人发。因为你死了,一切都是活人说了算,比如赵高。
  嬴政还在生病的时候就派蒙毅返回会稽替自己祈祷求福去了,至今未回。此时知道诏书的人只有赵高和李斯,二人一合计,这沙丘离咸阳还很远,担心出什么变故,所以决定秘不发丧,诏书自然也没发。
  以上可能只是李斯的想法,赵高的想法可没这么简单。其实对赵高来讲,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毕竟属于突发事件,但赵老师到底是野心家,他内心的贪婪和欲望告诉他:可以赌一把。
  一个务实的人考虑问题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利,而是害,赵高就是如此。他知道,如果扶苏继位,对他来讲就不是有没有利,而是有没有命。
  首先,他跟扶苏不对付,然后跟蒙氏兄弟也有嫌隙,特别是蒙毅。而如果扶苏继位,蒙氏必受重用,而他自己,乐观的估计也是被弃用。
  如果是胡亥继位呢!那就是天壤之别,不但可以消除祸患,还可以让胡亥对我言听计从,他可是我的学生,那以后…
  一想到这里,赵高就有种光宗耀祖的感觉,关键是这些都可以成为现实。

  赵老师开始运作了。他相信,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可以改变天下,不过与其说是赵高有绝世的口才,不如说是他掌握了人性的弱点,不过这也是野心家的必备技能。
  他首先找到的是胡亥,因为只有胡亥同意了,这个事情才可以继续。赵高找到了可能还处于悲痛之中的胡亥,先用了略带刺激性的语气:
  公子,皇帝去世后,就是扶苏继位了,而你什么都没有。
  胡亥似乎很明白:我知道呀!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没想那么多)
  真是个单纯的孩子,赵高直入主题:
  非也,如今诏书还在我们手上,谁当皇帝应该是我们说了算,让你当皇帝难道不好吗!
  胡亥依然很明白:这可是大逆不道呀!弄不好将来会身死国灭。

  赵高趁热打铁:公子多虑了,一定可以成功的,如果再犹豫,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胡亥很无奈:这…唉!
  胡亥在表达了一系列的担忧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
  不过与其说是同意,不如说是在赵高的举例说明和威逼利诱下屈服了,可能胡亥动了心,但更多的是无奈。
  这边搞定,下一个,李斯,赵高胸有成竹。
  如果说与胡亥的谈话是以利诱为主,那么与李斯的谈话就是恫吓为主:
  丞相,诏书还在胡亥那里,如今谁做太子就是你我一句话的事了。
  李斯也是个明白人:你这是亡国之言,不是为臣之道(也没想那么多)。
  赵高开始攻心:你比蒙恬如何?
  李斯:不如。
  赵高:如果扶苏继位,蒙恬肯定就是丞相,你就没戏了(开始威胁)。
  李斯很坚定:那也无妨,大不了不做丞相。
  赵高继续威胁:哪是你想不做就能不做的,你看看之前那些有功的将相,有几个能得善终的。
  李斯沉默了,也犹豫了,可能也心动了。

  赵高最后一击:我们还是立胡亥吧!他会感激我们一辈子的,你也会富贵一辈子。
  李斯无奈的叹息道:老天为什们要让我如此的为难,那就依先生所言吧!
  李丞相确实很无奈,因为他的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他想到的可能只是维持巅峰,再不济也得避免灾祸。但他不知道,巅峰前面大部分都是悬崖,不同的是,有人跌下来只是受了伤,有的却丧了命。
  全部搞定。

  不得不佩服赵高的口才,不过更佩服赵高对人性的掌控。他在短时间内将两个立场坚定的人拉上了自己的贼船,可怜这两个人本想和赵老师同舟共济,却不料最后被这老贼赶下舟喂了鱼。
  其实这世上大部分人都是明白人,之所以有那么多糊涂虫,只是他们没有将明白坚持到最后。
  好了,开始运作了,三人合谋,先篡改遗诏立胡亥为继承人。
  下一步,再伪造一道诏书给扶苏,斥责他这些年不但没什么功劳,还老是和父亲唱反调,是为大不敬。而蒙恬没有进行劝阻,也难逃干系,此非为臣之道,二人一并赐死。

  他们此时当然不知道皇帝已经死了,可怜的扶苏一接到诏书就痛哭流涕准备自杀,而久经沙场的蒙恬还是懂点权谋之道的,劝阻扶苏道:
  你我责任重大,不能凭一纸传书就自杀,我们还是先向皇帝证实一下,再死不迟。
  善良的扶苏说到:父要子死,哪里还有去证实的道理。说完随即自杀。
  而蒙恬拒绝自杀,那就先抓起来吧!
  一切进展顺利,赵高一行回到咸阳后,胡亥即皇帝位,是为秦二世。然后在赵高的授意下想方设法找罪名让蒙氏兄弟见扶苏去了。
  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嬴政钦定的继承人就是胡亥,虽然世事没有绝对,但这种说法仍然属于吃饱了撑的。凭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胡亥下辈子都没有机会。不过这小子还是阴差阳错在这辈子当上了皇帝,只不过是傀儡,准确的说是赵高的棋子。
  这就是历史中的沙丘之谋,关于沙丘有太多的谜团,但可以肯定的是,嬴政死在了沙丘,而他的梦和理想也在沙丘结束了。
  无论如何,始皇帝是伟大的,他为他的这个家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甚至生命。
  他又是孤独的,因为他所作的大部分决定几乎没有什么支持者;其实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帝国可以流传万世。纵使帝国不存在了,天下人也都记得:
  是他,建立了帝国;是他,统一了天下。
  可惜的是,他所努力的一切最后都戏剧性的结束了,一起结束的还有他牵肠挂肚的王朝,不过没那么快,他的宝贝儿子还要再折腾几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