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义》
第49节

作者: 天行健1927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曹操平定兖州的过程中,正是献帝离开长安东迁,一路之上大遭劫难的时候。这年10月,献帝还在东迁的道路上,听说曹操把吕布赶出了兖州,兖州即将完全平定,对曹操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为在3年前,曹操曾派人来长安朝见,献帝认为曹操是一个忠于王室的地方官,他在颠沛流离的东迁路上,多么希望能有忠于自己的地方官员前来护驾啊!于是便派人持诏书到兖州,拜曹操为兖州牧。曹操现在虽名为兖州牧,那只是自封的,这一次却是朝廷正式下诏任命的,当时在人们的观念中,份量自然是大不相同的。这时曹操正在包围雍丘,使臣在雍丘附近的营寨中见到了曹操,宣读了诏书,授与印绶。曹操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使臣。使臣回去时,曹操派人随使臣去朝见皇帝,代表他谢恩,献上帐篷两顶,丝绒10斤,山阳郡的甜梨两箱,椑(悲,bēi)枣④两箱作为贡品。因为社会动乱,道路艰险难行,使臣和兖州使者的车骑到朝廷时,朝廷已经迁移到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了。

  建安元年(公元196)正月。献帝在安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安。因为安邑的环境过于恶劣,粮食奇缺,难以筹措,董承同意了张杨迁车驾于雒阳的意见,而杨奉、李乐和韩暹却表示反对。诸将各怀私念,争权夺势,矛盾愈来愈尖锐,2月,韩暹出兵攻击董承,董承抵挡不住,带兵逃奔到野王,去投靠张杨。由于诸将不和,再加上大家都饥肠难忍,诸将便逐渐领兵离开了安邑,韩暹出屯闻喜(今山西闻喜西南),杨奉、胡才出屯缑(勾,goū)氏县(今河南郾师南)的坞乡。董承到野王后,经常和张杨谋画迎接天子还雒阳的事,张杨让董承先带兵到雒阳去修缮宫殿。董承到雒阳后,由于人力、物力都非常薄弱,修缮工作进展得非常迟缓。

  再说太仆赵岐,在三年前奉献帝之命来关东劝说诸将和解,袁绍和公孙瓒罢兵后,他走到陈留郡,一病二年不起。病愈之后,正值朝廷大乱,他就没有回朝。现在听说董承在雒阳修缮宫殿,就坐牛车到了雒阳。他看到修缮宫殿的工作由于物力和人力非常缺乏,进展很缓慢,心里非常着急,便对董承说:
  “如今海内残破,惟有荆州(刘表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地广年丰,兵民无饥。老夫虽以久病之身,还是希望能有报效国家的机会。愿意自己坐着牛车,南去游说刘表,让他能够助修宫室,与将军同心协力,共同捍卫王室,以安定社稷,拯救百姓。”
  董承闻言大喜,就以朝廷之命,派遣赵岐出使荆州。赵岐已经年近90,须发皆白,他坐着牛车,不顾长途跋涉之苦,到荆州见了刘表。刘表很尊敬他,把他当作师长来看待,接待的规格很高,自不待言。赵岐对刘表说:
  “如今雄杰四起,主上蒙尘,各州郡都拥兵自重,互相倾轧;忠心勤王者,惟使君与张河内(张杨)等数人而已。三年之前,使君不顾烽火连天,路途艰险,派遣使者上朝天子;天子欣慰,以使君拜荆州牧,封成武侯,可谓恩宠优渥了。荆州西通巴蜀,南连交趾,境广土沃,物产丰饶。如今董将军缮修旧京,人力物力困乏,力不从心。使君如能以荆州之人力物力,鼎力相助,使工程早日告成,奉迎天子还于旧都,实在是使君的旷世奇功,定可名垂青史。”

  刘表本来就有朕结朝廷以自重的意思,很想落个勤王的好名声,便慨然应允了。他马上派出几千名士兵,携带着粮草、物资前往雒阳,以后还陆续派出一些车队,补充了供应。雒阳宫殿的修缮工程,有了刘表的援助,就顺利多了。但宫殿已经完全被烧毁,破坏非常严重,修复又谈何容易?不过是在仓卒之际,拾取旧瓦残石,略加修补而已。修补的主要是皇帝和后妃的住处,至于各个官署,连修补也来不及了。往日崴峨辉煌的汉宫,已经很难复原了。

  到了5月,董承和张杨联名写了一道奏章,派人送到安邑,奉请车驾返回旧京。献帝读了表章大喜,派使臣通知杨奉、韩暹,命他们率兵护送车驾回雒阳。他们因为军中缺粮,处境困难,想要变换一下环境,也就服从了皇帝的诏命。车驾在他们的护送之下,6月到了闻喜。从闻喜出发后,粮食吃光了,又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幸而张杨押送粮车在路上接驾,才得渡过了难关。7月,车驾终于回到了雒阳。由于宫殿还没有修缮好,献帝和后妃就先住在故中常侍赵忠的住宅里,8月才迁到南宫杨安殿,这个殿名是张杨起的,在上面挂上了自己的名子。献帝以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张杨对诸将说:

  “天子当与天下共之。(意思是:天子是天下人的天子,我们这些武将不能挟持天子为已所用。)朝廷自有公卿大臣辅佐,我还是要到外面去镇守。”
  于是张杨便率兵回到了野王,杨奉出屯于梁县,董承和韩暹则留在雒阳宿卫。
  这时雒阳仍然是一片残破荒凉的景象。百官的官署并没有怎么修缮,他们只能在荆棘丛生的断垣残壁中办公。各州郡都拥兵自重,并没有多少人来朝见天子,刘表正和袁绍结盟,共同反对袁术,他看到袁绍并没有多少勤王的意思,自己也就冷淡起来,不再向雒阳贡献粮食了。张杨虽然有勤王之心,无奈在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陵西南)也搞不到太多的粮食,也很难承担起供养朝廷的重任。过了一个时期,雒阳又处于饥饿的威胁之下,宫中之人和高级官员还能吃到一点粮食,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只好自己出去打柴,同时寻找一些草根,树皮之类的东西来充饥。有不少人饿死在墙壁之间,或者被饥饿的士兵杀而食之。献帝回雒阳不久,这个流浪的朝廷又处于严重的困境之中了。正是:多年梦绕故都地,驾返故都又添愁。欲知献帝能否摆脱困境,请接看下回。

  ①见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②畜士马以讨不廷:蓄养兵马以讨伐不朝拜朝廷的。
  ③权:不循常规,权宜行事的意思。
  ④椑枣:一种青黑色的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