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未央之大风起兮——大汉建国崛起史》
第4节

作者: v胡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4-25 14:24:07
  没人吭声,二世在上边能听见五十米开外不知道谁抓痒的声音。
  “都说说吧,是鹿还是马?”赵高打破了尴尬。

  “真是一匹宝马,你看这鬃毛,你看这门牙。”
  “是啊,是啊,丞相好眼力。”
  ……
  “我靠!”秦二世摸了摸额头又掐了掐屁股。“算了算了,你们说是马那就是马,我要了,谢谢丞相啊,过两天请你喝酒,散会吧。”
  其实也有几个人说是梅花鹿,可是声音小,被淹没了。
  几天后,检察机关对说梅花鹿的那几个人提起了公诉,要调查他们的经济问题还有生活作风问题。

  几天后,赵大法官签署了对那几个人的死刑判决书。
  几天后,诸侯军队纷纷开始了西伐。刘邦已捷足先登杀到了武关,并送来了劝赵高投降的信和贿赂。赵高不认识刘邦,从站报上看这个泥腿子也不是太厉害。“钱可以收下,但事情得考虑考虑,万一今天投了刘邦,明天刘邦又被项羽杀了可如何是好”。赵高拿定了主意,打发走了使者。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活命。二世迟早知道兵败的事情,迟早会杀他泄愤,这几天赵高一直在考虑如何下手。

  秦二世出离愤怒了。一他知道了兵败的事情,赵高一直瞒着他;二他做了个不祥的梦,梦见白虎咬了他的宝马,解梦的人说是泾河水怪闹的。事不宜迟,二世立刻洗澡禁食准备到泾河祭拜河妖;另一方面他派了代表去赵高家责问兵败的事。
  这下坏了,得赶快下手了。赵高和他的女婿阎乐、弟弟赵成紧急召开了军事会议。最后商定:由赵高的老部下宫里的太监总管作内应,谎称宫里来了刺客;赵高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奉旨进宫捉拿刺客,顺手杀掉二世,栽赃给那个虚构的刺客。为保证万无一失,阎乐的母亲被带进高府暂时拘留。

  事情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当阎乐和太监总管带人杀到二世面前时,二世左右的卫士和太监纷纷跑路。二世环顾四周,还有一个太监跪在地上。他赶紧扯着那个人的衣领走进里屋,“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赵高要反,你早说了怎么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那人倒也实诚:“我是不敢说呀,我要是说了我早就死了。”阎乐来到内殿,当众宣读了秦二世的罪状,并命令二世自杀。在生死存亡关头,二世的求生欲又上来了。“我想见见赵丞相。”“丞相不想见你。”“那么就给我一个省让我去做王吧”“不行”“那总得给我封个万户侯吧,要不然怎么生活”“不行”“算了,我和你嫂子啥也不要了,当普通百姓总可以吧”“丞相下的命令是要杀你,你别让我为难好不好。”“ 来人,帮帮他。”就这样,三大金刚,报销了两个,只剩下了个太监。

  听完女婿汇报,赵高当即召集大臣开会。会议形成三个决议:一、立子婴为秦王,去皇帝号;二、以普通老百姓的规格把二世埋掉;三、令子婴斋戒五天,然后到太庙拜祭祖宗,领秦王印章。
  这个子婴,据推测应该是公子扶苏的儿子,他跟赵高是有血仇的。立子婴为王,是因为子婴是出了名的老实人,秦二世清洗皇室本家的时候他就因为老实逃过一劫。可老实人并不傻。
  斋戒快要结束,子婴把俩儿子叫到跟前分析形势:赵高杀二世皇帝,本来是要自己干的,怕大臣们不同意才勉强把王位给我。我听线人说,赵高已经跟刘邦联系好,他准备杀光秦国王室成员,然后自己做关中王。他让我去太庙领秦王印章肯定是个圈套,我不会去的。我到时候装病,让他来看我,他来了就趁机把他杀掉。
  赵高率领一大帮子大臣在宫门口等子婴出来去太庙领印,可子婴迟迟不出来,去催的人已经三波了。赵丞相大概是赶时间,便亲自去请。就这样赶了个大早去始皇帝那儿报道了。
  赵高诛灭三族腰斩示众。
  子婴干秦王第四十六天,高祖降灞上。子婴“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秦国卒。
  日期:2019-04-25 21:46:54
  秦以前,从偏居一隅的侯伯国励精图治几代甚至十几代最终拥有天下的有殷、周。然而年代久远,生产力低下,文字纷杂不成系统,故而史家记述西周及之前的历史有很大部分来自歌谣、口口相传、祭器上的铭文,真实性有质疑的空间。以现代的眼光及知识来反观殷、周,考虑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文明程度,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战争大概率的事实可能是:新兴的较大部落为了争夺领地分配权和话语权,对衰落的盟主部落发动了规模几千最多几万人的械斗,胜利者对领地进行了重新划分,对诗歌进行了有利于巩固自身统治的修改,将胜利镌刻于钟鼎祭器以传至万世。

  我认为,我国古代生产力获得质的发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产生后,人口大规模繁衍应该也是在这一时期之后;人口增长、物质财富增加才造成了春秋战国五百年的争霸与兼并,争霸与兼并又极大地刺激并推动了生产力、文化、军事水平的发展;生产力、文化学说、军事实践与理论在五百年的纷争中坚韧成长,最终孕育了高度军事化较高文明程度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以及儒、墨、法、道、兵等诸子百家学说。由此看来,秦灭六国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军事、文化、权谋、资源激烈角逐后的大一统。

  基于这样的认知,笔者对于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王朝的早夭始终不能释怀。从惜墨如金的故纸卷中发现并勾勒出大厦猝然倒塌的线索和规律非笔者能力所及,为表示缅怀及惋惜,笔者只能以自己有限的知识对这一教训深刻的历史事件作一个浅显的分析,还望朋友们指正。
  秦的崛起始于秦孝公,当时秦面临的局面是:“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换句话说就是秦国被东方六国当成蛮夷对待。秦孝公为了改变局面广施恩德,明确法令,并面向全国招贤纳士,商鞅就是这时入的秦国。商鞅获得孝公信任后强势主持变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耕织;实行连坐法、严罚私斗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奖励战功,废除世爵。在推行法令上孝公与商鞅不遗余力,太子故意犯法,割了太子老师的鼻子,被割鼻子的是秦孝公的哥哥赢虔。这件事以后“法大用,秦人治”。变法刚施行时“百姓苦之”,三年后“百姓便之;十年后,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十九年后商鞅率军攻魏,俘虏魏国公子卬。

  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秦孝公与商鞅通过强制甚至铁血手段把严苛的法令贯彻到了秦国的每一寸土地。然而兴一利必生一弊,商鞅的法令虽然顺应了当时的发展需要,推动了秦国的快速由弱变强,但矫枉过正,用法过苛,很多规定事无巨细。繁琐的法令对于没有文化的百姓来说很难掌握适应,一不小心就触犯法条而身首异处;而懂法的官吏却可利用法令大施淫威谋取私利,长此以往必定民不聊生。这样的隐患在变法初期便已埋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