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长歌》
第4节

作者: 我非扶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此时中原部落联盟的龙头老大是神农氏,神龙氏是一支姜姓部落,其首领被称为炎帝,此时的炎帝是姜榆罔。
  在这里提示一下,有一种说法认为神龙氏和炎帝都是对同一个人的称呼,到底是不是?不是又是怎样的?而黄帝又是不是像炎帝一样只是一种对首领的通称?名字是不是叫轩辕?都是有争议的,我的看法也只是更倾向于我认为的那种争议。
  此时的神农氏已经衰落,老大没实力了,小弟们自然就蠢蠢欲动,所以此时的中原一带是各部落相互攻伐,天下大乱,而炎帝已经无力征讨了,那就让有实力的人上吧!
  轩辕的机会来了,而轩辕又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于是习兵练武,四处平乱,有点像义军首领,自古以来有能力的义军首领最后都成了唯一的首领。
  轩辕就是其中之一。
  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各部落八方来投,而期间轩辕又实行大治,逐渐势大。那时候又没有太多礼仪规矩,谁有实力谁就是头儿,所以轩辕的部落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部落首领。
  炎帝自然不服,这不是来夺权的节奏吗!那咱就碰一碰吧!
  此时的局势可以说是最早的三国鼎立时期,因为除了炎帝和黄帝的部落以外,在东部地区还有个九黎部落,首领叫蚩尤,这蚩尤残忍暴戾不说,关键是很有实力。
  实力往往抵不过雄心,对于有雄心的轩辕而言,别说是三国,就是四国五国或万邦,最终也会归为一国,准确的说是归为一部落───黄帝部落。
  还是老一套方法,面对众多对手,一般都是先易后难,轩辕先与不服的炎帝战于阪泉,胜之。可能是炎帝也不错,也可能是炎帝的根基还在,所以在轩辕击败炎帝之后,便与他结为了部落联盟,是为“炎黄部落”。
  下一个,蚩尤。
  蚩尤可是实力强劲的,但在炎黄部落面前就没劲了,最后炎黄部落与蚩尤的九黎部落大战于涿鹿,此战很艰难,但最终还是赢了,从此轩辕声威大振,被各部落推举为老大,黄帝正式成为了部落首领。
  在后世的眼中,作为失败者的炎帝能与黄帝并列,说明炎帝的神农氏确实对文明的发展作过贡献。或者说炎帝真的很有能力,史学家才将其归为神农氏,使之即使输了也仍然能与黄帝共同成为华夏文化和华夏族群的奠基者───炎黄。
  从此,“炎黄”成了华夏子孙的共祖,整个族群也深深的烙上了“炎黄”的烙印,炎黄也从此成为了华夏子孙的精神支柱和寄托。
  在乱世,有一种力量叫炎黄;在承平之世,有一种自豪叫炎黄。
  黄帝的部落联盟在经过包括颛顼和帝喾在内的数代之后,终于到了精彩纷呈的尧、舜、禹时代。史学家几乎将所有的赞美之词都给与了这三位。
  史书评价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评价。
  最后当功德圆满的尧该考虑继承人的时候,尧却犯愁了,因为其子不贤。而尧又想传位给贤能之人,于是尧便寻访贤士,众臣都推举舜,在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尧便心甘情愿的将位置传给了舜,而舜又重复了尧的故事,因其子不贤,便将大位传给了禹。
  这就是史学家们最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也因此而将尧舜描绘成了千古圣君的代名词,后世的一句“人皆可以为尧舜”,不但进一步刻画了尧舜的圣贤形象,也表达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向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为大同”。多美好的世界,这是儒家和世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也是儒家对这个禅让时代的最佳描述。
  没有黑暗,没有奸佞,即使有也是邪不胜正,君明臣贤,整个时代充满着祥和之气,等到禹的儿子启继位的时候,儒家们便惊呼,那个天下为公的时代终结了,历史无奈的进入了天下为私的时代。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那只是儒家和后世的希望,可能是人类永远都无法实现的希望。
  因为人类的最高理想都是天下为私,而最高的道德却是天下为公,所谓的道德也只是实现理想的手段。我其实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说法,但现实是天下从未为公,而人类为了自己所谓的天下却是无所不用其极。
  何来大同?!
  日期:2019-02-04 15:39:09

  【禅让的背后】
  既然太史公先生着墨“禅让”颇多,那我们就来聊聊禅让。
  尧舜禹这一阶段的主旋律就是禅让,关于这个话题就先得看看有着完全不同立场的《竹书纪年》的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之不与父相见也。”
  这样的版本有不少,其核心意思就是,不管尧有没有问题,舜是通过强迫性或不正当手段来取而代之的。
  禅让的核心就是让,那怎们让就是个问题了,是心甘情愿的让,还是迫不得已的让!
  我要在这里插上一句,世上之事,要把自己的东西心甘情愿的让出去,我就只能呵呵了,特别是权利,特别特别是最高权利。

  像《史记》一类的书认为是心甘情愿的让,而像《竹书纪年》一类的书都认为是迫不得已的让,在对先秦史的记载中,这两类书在很多重大事件上,都持有完全不同甚至对着干的立场,因为在后面还会经常提到,所以在这里我将两类书划为“史记派”和“竹书派”,请记住这两大派系。
  关于《竹书纪年》这本书就不介绍了,此书争议很大且有好几种版本,持怀疑态度的会找出一大堆“破绽”,而支持者认为,此书的很多观点都接近常理。
  此书的更可贵之处在于,这么多年作为一种不同观点的存在,并没有被深入人心的史记所同化,而是一直保持着本书的原意。不管怎么说,再去讨论竹书派观点的对错或其书的真伪,已经没有意义,但可以去感受哪一种观点更接近常理和人性。
  禅让,自存在以来争论就从未停止,我们在以古论今的同时亦能以今推古,从后世的禅让规则就能知尧舜禅让之一二。秦汉以后,“禅让”成了王朝更迭的方式之一,虽然禅让也是残酷和血腥的,但比起武装斗争的更迭方式还是略显温和,对百姓的伤害也小一些。当然,这种方式文雅的说叫禅让,现实的说就是篡位。
  先了解一下禅让和篡位,前面说过,禅让就是心甘情愿的将王位让给贤能的人,不论血缘论贤能。而今天很多人也在不完全认同禅让的情况下,客气的将其解读为禅让双方有一定程度的妥协。
  这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妥协,就属于迫不得已的让(委婉的说,尧舜禹就属于此类),最后在不得不让位的情况下,就只能以禅让的名义被篡了位,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心甘情愿的让位,都属于篡位。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因为尧和舜在位时间比较长,到晚年时对局势的掌控力大大降低,无力阻止贤能之人(权臣)的崛起,与其最后落个不可知的下场,还不如落个“禅让”的美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