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4-23 09:18:48
长安的百姓和官员,听说董卓被诛,无不欢天喜地,置酒相庆。有些人手头没有钱,便变卖了家中的东西购买酒菜,大大庆贺一番。长安城中万人空巷,到处都载歌载舞,欢声雷动,好像是盛大的节日一样。王允命人把董卓的尸体拉到市场上,暴之于众。这时天气已经热起来了,董卓身躯肥胖,被太阳晒得直流油,守尸的吏士在夜里点着了肚脐中的油,比灯还亮。在长安的袁氏的门生故吏们,为了给被杀的袁氏宗族报仇雪恨,把董卓一族的尸体都收集在一起,烧成了灰,扬在道路上。因为王允和吕布诛杀董卓有功,黄琬和士孙瑞等人便表奏献帝,以王允兼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仪同三司③,封温侯,与王允共同主持朝政。凡是阿附董卓的官员,都被王允投入监狱,不久都被杀死。只有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因为有不少人为他说情,说他阿附董卓是出于被逼无奈,而且也没有帮助董卓干过什么坏事,又因为蔡邕是个名士,王允就没有马上杀掉他,但对他还是耿耿于怀的。有一天,王允会集一些官员商议国事,其中也有蔡邕在座。在谈到董卓时,蔡邕在谈话中无意地发出感叹之声,在表情上还有一些激动的样子。王允勃然大怒,呵叱蔡邕说:
“董卓乃祸国之大贼,几乎倾覆了汉室。你身为王臣,应该同仇相疾,却怀念他的私遇,忘掉了大节,董卓罪恶滔天,如今受到了天诛,你反而产生了伤痛之情,岂非和他共同为逆吗!”
说着便要把蔡邕交付廷尉治罪。蔡邕说:
“我虽然算是一个不忠之人,但古今之大义,是耳所常闻,口所常言的,岂能背弃国家而倾向于董卓呢!我的难言之隐,司徒是应该明白的。我死不足惜,只恨一生辛勤,汉史未成。望司徒能留下我这条老命,情愿黥(情,qíng)首刖(月,yuè)足,续成中兴以后的汉史(后汉史)。”
公卿百官们大多数都很同情蔡邕,纷纷为他说情,而王允却执意不答应,便把蔡邕锒铛入狱,想要处以死罪。当时太尉马日磾(低,dī)没在场,事后听到消息,不禁大吃一惊,马上驰往司徒府,对王允说:
“蔡伯喈乃旷世奇才,熟悉汉代的史事。应该宽恕了他,使他续成汉代的后史,成为一代经典。而且伯喈素以忠孝著称,仅仅因为叹息一声就要处以死刑,这罪名是难以成立的,实在是有失众望。”
王允说:
“当年汉武帝没有杀司马迁,使他写成谤书流传于后世⑤。如今汉室中衰,社稷不稳固,不能让佞臣执笔追随在幼主左右,既无益于人君之进德,我们也难免要受他的诽谤,使恶言流传于后世。”
无论马日磾怎样说,王允还是执意要杀蔡邕。事后马日磾对别人说:
“王公是要无后(断子绝孙)的。善人,是国家的纲纪(楷模);修史,是国家的典章;灭纪废典,怎么会长久呢!”
不久蔡邕便被害死在狱中,年61岁,过了一些日子,王允又感到后悔,但已经来不及了。
对于蔡邕之死,朝野上下正直的公卿百官和广大的百姓,无不为之流泪。在他的家乡陈留郡和兖州的其它地方,有不少人画像祭祀。当时流行着两句话,常常作为上下联写在蔡邕画像的两侧,就是“文同三闾,孝齐参骞”。上一句是赞美他的文才可以和三闾大夫屈原相媲美;后一句是说他的孝行可以和孔子弟子曾参和闵子骞相提并论,二人都以孝行名闻于世。他所续的后汉史遗稿,后来大部分佚失了。传世的诗文共有100多篇,主要收集在《蔡中郎集》中。一代硕儒郑玄,听到了蔡邕被杀害的消息后,叹息着说:
“蔡邕死了,还有谁能把后汉的历史说清楚呢!”
董卓死后,王允认为再也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遇事非常坚持已见,对同僚们也不够谦虚了,所以公卿百官们都渐渐和他疏远,不怎么拥护他了。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策略问题,就是怎样对待董卓的部曲。士孙瑞认为:应该由皇帝下诏,明确宣布对董卓的部曲一律赦免不问,以安定他们的情绪,防止发生暴乱。但王允却说:
“部曲都是按照主人的命令来做事的,他们本身并没有罪。如果公开下诏赦免他们,那就表明他们是作为叛逆而被赦免的,反而会使他们不安心,增加顾虑。既然不是叛逆,就不存在什么赦免不赦免的问题。”
王允决定不公开发布赦免凉州将士的诏书,又要把凉州兵完全解散,让他们各自回家。他认为:这些凉州兵,原是董卓为了防御关东诸将而用的,如今董卓已除,朝廷和关东诸将本是一家人,没有必要闭关防守了,这些兵也没有必要保留了。有人对王允说:
“凉州人素来是惧怕袁氏和关东将领的,如果一旦解兵开关,凉州将士必然要人人自危,害怕关东诸将入关之后会对他们报复。凉州人素以骁勇著称,如果他们因疑惧而造反,后果便不好收拾了。不如以皇甫嵩为将军,由他统领凉州的将士,驻守在陕县,以安抚他们。”
王允说:
“不然。关东的义兵都是我们的人,如果我们以凉州兵据守陕县的险要地区,虽然可以安定凉州人的心,却使关东对我们产生怀疑,以为我们还继续与他们为敌。只有解散凉州兵,撤防开关,与关东连通在一起,才是上策。”
这时社会上有一种传言,说朝廷要把凉州将士斩尽杀绝。董卓的将校们都非常恐慌,他们互相商议说:
“蔡伯喈本来没有什么罪,只因为董公待他甚厚,仅仅在座位上叹了一口气,便被杀了。现在朝廷不下诏赦免我们,却想让我们的军队解散,我们今天解散,明天就要成为俎上的鱼肉了。”
在董卓被杀时,他的主力部队并不在长安,而是由他的女婿牛辅率领,驻扎在陕县。吕布派李肃捧着诏书,率领着军队,前来收捕牛辅。牛辅不想束手就擒,率军和李肃的军队大战了一场,李肃败走弘农,吕布大怒,把李肃杀了。牛辅虽然击退了李肃,但怕吕布来进攻,心里恐惧不安,士兵们也都惊慌不安,夜里有不少人叛逃,牛辅以为军队都叛变了,便带着珠宝,率领平时最亲信的随从月支胡人赤儿等五六人,越城逃走。赤儿等贪图珠宝,在城北杀了牛辅,夺了珠宝,把牛辅的首级送到长安。
在董卓被杀以前,董卓手下的重要将领李傕、郭汜(四,sì)、张济等人率大军离开陕县,去劫掠陈留、颍川诸郡,这时满载着金银、珠宝、粮食和妇女等回到了陕县。因为牛辅已死,士兵们感到没有倚靠,很多人都想散去。李傕等人摸不清朝廷将要怎样对待他们,心里没有底,就派人出使长安,请求朝廷赦免凉州将士。王允回答说:
“今年正月已经发布过大赦令,按照汉朝的制度,一年之内不能进行两次大赦。况且罪魁祸首是董卓,凉州将士们并没有罪,谈不到赦免不赦免。”
使者回来,把王允的话传达给李傕、郭汜等人。尽管王允说的是心里话,而李傕、郭汜等人却不相信,以为不发布赦免的明诏,分明是要消灭我们凉州的将士,反而更加怀疑与恐惧了。他们商量的结果,准备解散军队,各自回家。而这时军中却有一个将领提出了异议。此人姓贾,名诩(许,xǔ),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人。为人很有谋略,少年时就有人说他有“良平之奇”,⑥现任讨虏校尉。他对李傕、郭汜等人说:
“传说朝廷正在议论要杀尽凉州将士,诸君若是弃军单行,一个亭长就能捉住你。不如率兵西进,在沿途多收士兵,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幸而成功,就可以利用国家的名义征服天下;如果不成功,再逃走也不迟。”
李傕、郭汜等人听了这话,如梦方醒,便和诸将校祭天盟誓,大家都表示:“协力同心,进攻长安,讨伐王允,如有二心,甘受天诛!”。然后率领几千名士兵,昼夜兼程西进。正是:只为斯人一席话,一场大乱要来临,欲知将要发生什么大乱,请接看下回。
①执法:太微南四星曰执法,月亮侵入执法,被认为是一种异常的天象。
②手戟:一种护身的小戟。
③仪同三司:是一种加官,仪制与三公相同。
④黥首: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就是黥刑,又称墨刑。刖足,即刖刑,古代一种把脚砍下的肉刑。
⑤司马迁写《史记》,不虚美,不隐恶,善恶皆书,本是良史,但也有人认为他不该直书当权者之恶,诬为“谤书”。
⑥良平:指西汉初年的谋士张良和陈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