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10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7-26 00:32:58

  枭雄慕容垂
  世间不乏常胜名将,但有不败的将军吗?有!慕容垂就是其中之一。慕容垂十三岁开始带兵,大小千余战,从无败绩,人们称之为枭雄。前燕灭亡后,他依靠坚韧不拔的意志成功复国,成为慕容家复国第一人。然而,他死后仅仅一年,依靠一场场军事胜利建立起来的后燕王国最终兵败河北,退出中原。对于百战百胜的名将慕容垂来说,上天似乎对他太不公允。
  纵观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与鲜卑慕容家相媲美,慕容这个名字如同烟花般绽放出绚丽色彩后便湮没在中国浩瀚的历史洪流之中。慕容家族起初并不住在江南水乡姑苏燕子坞的参合庄,而是驰骋纵横在广阔无垠的辽东大地。金庸先生说得没错,他们拥有盖世武功。
  慕容鲜卑是东北的林地民族,祖先不讲汉话。那么,慕容这个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来源于一顶帽子,很奇怪吧?东晋十六国时代奇怪的事多着呢。
  慕容鲜卑属于东部鲜卑,东部鲜卑起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鲜卑山,即今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东部鲜卑在檀石槐时最为强大,他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设立大帐,建起鲜卑庭,统一众多的鲜卑部落,结成强大的部落大联盟。檀石槐死后,鲜卑一度衰落。后来一个叫做轲比能的鲜卑大人重新建立鲜卑部落大联盟。轲比能死后,鲜卑联盟分裂为三部。宇文部、段部、慕容部先后兴起。

日期:2009-07-26 01:10:28

  慕容部原本游牧于西拉木伦河上游。三国时代,慕容部首领莫护跋率部向东南移动,到达沿海之滨的辽西郡。莫护跋跟随魏国大将司马懿征讨辽东公孙渊有功,被封为率义王,定居大棘城(今辽宁省义县)。
  莫护跋起初并不姓慕容。当时燕地和代地的人喜欢戴步摇冠,步摇冠顾名思义即一步一摇的帽子。那是一种流行于汉代的笼冠,本来是武将戴的帽子,其形状象一个倒置的高脚酒杯,四周用笼状的硬壳套上。所谓步摇冠,即在笼冠之上镶有象树枝树叶状的金叶片,摇动即响。戴在头上,一走一晃,一晃一响。
  这种帽子时尚前卫,莫护跋非常喜欢。把披散的头发束起来,戴上步摇冠,整天招摇过市,诸部落的人都不叫名字,叫他步摇。莫护跋不仅不反感,反而很开心。久而久之,步摇叫成慕容(东胡语的音讹),莫护跋也就以慕容做为自己的姓氏。

  后来慕容家族建立王国,为增加文化氛围,解释说,之所以要以慕容为姓是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不管如何,慕容是叫定,而且透露给我们一个信息,步摇冠和慕容之称是慕容部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游牧走向定居的开始,也就是汉化的开始。
  公元285年,慕容廆继承慕容部首领,西晋王朝封为鲜卑都督。八王之乱爆发,匈奴人进入中原,晋廷南渡,匈奴和羯人争霸北方。慕容鲜卑趁机在东北扩张势力,人口猛增十倍,国力逐渐强大。
  公元333年,慕容皝自称燕王,建立前燕王国。一代开国君主出手不凡,打败羯族后赵的远征,灭掉宇文部和段部,击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一统辽东。
  慕容垂是慕容皝第五个儿子。起初不叫慕容垂,叫慕容霸。慕容皝儿子众多,其中四个儿子比较出色,分别是次子慕容俊、四子慕容恪、五子慕容霸和小儿子慕容德。

  儿子多了,难免偏向。慕容皝对慕容霸甚是宠爱,经常对弟弟们说:“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取名慕容霸,字道业,认为他最终能够成就慕容家的霸业。甚至想立为世子,因不是嫡出,未能如愿。慕容皝对慕容垂的宠爱引起后来成为燕国皇帝的慕容俊的忌妒。
  燕军攻打高句丽和宇文部,慕容霸为先锋,时年仅十三岁,勇冠三军,成为慕容家族一颗新星。
  慕容皝去世,慕容俊即燕王位。慕容霸与慕容恪一道入关,擒杀冉闵,攻占邺城,慕容鲜卑入主中原。慕容霸喜欢打猎,曾因游猎坠马折齿。慕容俊称帝后,出于妒嫉,给他改名慕容垂,封为吴王。恶运从此接连不断,改名字只是个开始。不久,前燕宫廷发生一起巫盅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