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义》
第10节

作者: 天行健192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可以把这些海盗击退。”
  孙锺急忙阻拦他说:
  “算了吧,这不是一个小孩子能办到的事。太冒险了。”
  孙坚二话没说,马上提刀上岸,用手比比划划,东指西指,好像指挥士兵包围这些海盗的样子。因为岸边树木丛生,海盗们看不见哪里埋伏着士兵,就吓得丢下财物、狼狈地夺路逃窜了。其中一个海盗跑得慢些,孙坚跑上前去一刀就把他砍倒,然后割下了首级。父亲看到这种情形,非常吃惊。从此以后,孙坚的机智和勇敢,就在远近闻名了。熹平元年 (公元172),会稽郡发生了以许生、许昭 (又作许韶)为首的农民起义,许生自称“阳明皇帝”。朝廷命扬州刺史臧旻(民,mín和丹阳太守陈寅共同带兵镇压起义,孙坚以郡司马的名义召募兵勇1000多人,协助臧旻和陈寅作战。到了熹平三年 (公元174),起义被镇压下去,臧旻把孙坚的军功上奏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盐渎县丞,后来又转任盱眙 (虚夷,xūyí)县丞和下邳(批,pī)县丞。孙坚历任三县县吏,结交了不少 武好斗的青少年,这次朱儁表荐孙坚为佐军司马,他在下邳所结交的青少年,都愿意随他去出征,他又把盐渎和盱眙的那些青少年也召集起来,又招募淮、泗精兵,共有1000余人,随同他前去作战,受朱儁的节制。

  且说皇甫嵩和朱儁率军迸入颍川郡后,朱儁和孙坚首先和波才所领导的黄巾军交战。只见黄巾军的队伍里,黄旗招展,战士们个个头裹黄巾,也有不少人穿着黄色的服装,真像是一片黄色的海洋。他们手持矛、戟、刀、农具等,喊声震天,铺天盖地地涌上前来。因为官军的人数比黄巾军少,而且士气低落,刚一交战便败下阵来,伤亡惨重。虽说孙坚所率领的1000多人战斗力很强,但因为人数不多,也没能挽救整个战局。皇甫嵩听说朱儁败退,只好进保长社。但波才随后便带兵赶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长社。当时正是农历四月,长社城外杂草丛生,因天旱少雨,新草长得不高,遍地都是枯黄的旧草 杂于新草之间,枯枝败草非常干燥。波才是农民出身,没有军事经验,在城外依草木而结营。夜里,长社城内的官军,见城外黄巾军人数众多,营盘整齐,灯火点点,有如天上的繁星,还不时传出高亢而悲壮的民歌俚调。官军见此情景,心中都很恐慌,士气非常沮丧。皇甫嵩派出几名探子,偷偷出城察看形势,回来把黄巾军依草结营的情况作了报告,皇甫嵩马上召集军中的将领们开会。他在灯光之下,见各个将领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样子,便先鼓励了一番,然后对他们说:

  “兵有奇变,不在人数之多寡。如今贼军依草木结营、容易为风火所破。如果我们乘黑夜因风放火,他们必然要惊惧慌乱,然后出兵攻之,四面合剿,则田单②之功可成也。

  恰巧半夜起了大风,于是皇甫嵩便命令士卒们每人拿一束苇把,蘸上油脂,一部分士卒登城,一部分精锐的士卒溜出城外,摸到黄巾军的营地附近,便点着火把,放火烧营,城上的士卒举着火把呐喊助威。等到黄巾军的各营都起了火,皇甫嵩便下令鸣金击鼓进军,城内的士卒鼓噪而出。这时朱儁也率军转移到这里,再加上骑都尉曹操也率领羽林骑兵赶到,合力冲杀。黄巾军虽然作战英勇,但因为突然遭到火攻,阵势已乱,指挥失灵,终于被官军打败,牺牲了数万人,余下的已经溃不成军了。灵帝听皇甫嵩在长社取胜的消息,马上颁下诏书,封皇甫嵩为都乡侯。

  六月,波才率领余兵退守阳翟,被皇甫嵩和朱儁击败,波才被杀牺牲。彭脱所率领的一支黄巾军,也在西华被皇甫嵩和朱儁击败;彭脱也战死了。这样,活动于颍川、陈国、汝南等三郡国的黄巾军便完全失败了。皇甫嵩向灵帝上表报捷,把军功归于朱儁,朱儁被封为西乡侯,调任镇贼中郎将。灵帝又诏命皇甫嵩进攻东郡的黄巾军,朱儁进攻南阳的黄巾军。
  且说左中郎将卢植,率军进攻冀州张角领导的黄巾军主力,屠杀黄巾军一万多人,张角、张梁退保广宗,固垒坚守。卢植在广宗城下修筑营垒,挖掘沟堑,并用云梯四面攻城,从五月攻到六月,久攻不下。正值灵帝派小黄门左丰来视察战事,这左丰到了卢植军中,气焰非常嚣张,根本就没把主帅卢植放在眼里,阴阳怪气地到处找碴儿。副将宗员对卢植说:
  “左丰摆出这种架势来,不过是要我们送给他贿赂。”

  卢植是一位儒学大师,性情刚直,非常讨厌官场上的陋 ,不禁气愤地说:
  “我们浴血疆场,给皇帝效力,他不代表朝廷搞赏我们,也就算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贿赂他?真是岂有此理!”
  任凭左丰在军中百般挑剔,极尽威胁恐吓之能事,卢植自始至终没有买他的账,左丰空手而归,非常恼火,便向灵帝进谗言说:
  “广宗之贼本来是很容易破的,但卢植怯懦畏敌,不肯出力作战,不过是固垒息军,以待张角自破而已。”
  灵帝闻言大怒,派出槛车把卢植押解回朝,交付廷尉治罪,判处流放,到边地服役。但不久由于皇甫嵩的保荐被赦回,仍然任尚书之职。
  卢植被罢黜之后,灵帝又任命河东太守董卓为中郎将,到冀州去接替卢植的职务。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父亲董君雅,曾任颍川郡纶氏县尉。董卓性情粗暴凶猛,从少年时代起,便有游侠之风。曾出游于羌族部落中,结交了不少部落首领。青年时代,被郡守聘任为掾属,凉州刺史成就听说他很骁勇,又聘任他出任州里的兵马掾,命他带领骑兵去讨伐羌胡。他身体魁梧,膂力过人,善于骑射,带着两个箭囊,可以在马上左右驰射,屡次大破羌胡,有时一次斩获上千人,羌胡对他很畏惧。后来并州刺史段颎 (窘,jiǒng)闻其名,推荐给司徒袁隗为掾史。桓帝末年,被选入宫中为羽林郎 (皇帝的侍从)。不久因镇压汉阳羌人起义有功,拜官郎中,递升至并州刺吏、转河东太守。因为他素以骁勇而闻名,所以这次灵帝让他接替卢植去攻打张角。他到广宗后,接连不断地发起攻城,却没能把城攻下来,灵帝闻讯大怒,又派槛车把他押解回雒阳治罪。正是:前番槛车囚儒将,此次桎梏锁枭雄。欲知董卓回朝下场如  何,请接看下回。

  ①儁:俊字的古写,多用作人名。
  ②田单是战国时齐国的将领,曾用火牛阵大败燕军。
  日期:2019-03-11 09:21:05
  第四回黄巾浴血战两河
  凉州聚义震三秦
  话说董卓被槛车押回雒阳后,也被流放到边地服役,和卢植落了个相同的下场。
  再说南阳战场,南阳郡是东汉皇帝的家乡,被称为“帝乡”,皇族和外戚甚多,他们倚仗特权,兼并了大量的土地,这里的土地最集中,农民的生活最痛苦,因而社会矛盾也最尖锐。张角在河北起兵时,张曼成率领数万名太平道的徒众,也在这里同时起兵。张曼成自称“神上使”,起兵之后杀了太守褚贡,屯兵于宛(冤,yuān)县附近。张曼成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在宛县一带屯兵100多天,没有主动地图谋发展,因而失去了许多战机,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6月,南阳太守秦颉带兵来攻,张曼成事先没有作好任何准备,又不太懂军事,仓促应敌,指挥不当,终于被官军打败,张曼成也在作战中牺牲了。张曼成之死,不仅激怒了黄巾军士兵,也激怒了广大的民众,他们踊跃地参加了起义军,立志要为张曼成报仇。南阳黄巾军很快地发展到十多万人,共推赵弘为帅,一举攻下了宛县,屯兵驻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