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义》
第5节

作者: 天行健1927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偷在这里,快来人啊!”
  小伙伴怕别人出来把他抓住,非常惊慌,这时也顾不得疼痛,猛一用力便从枸桔丛中挣脱出来了。曹操拉着他的手,两个人终于安全地跑了回来。这件事,后来传说是他和袁绍两个人干出来的,但袁绍比曹操大十来岁,而且二人又不是同乡,少年时是不可能和曹操在一起游玩的。
  过了几年,曹操进入太学学 ,因为年龄渐长、他的行为也就逐渐收敛了。从此不再调皮胡闹,而是产生了博览群书的兴趣,凡是经、史、百家、辞赋之书,几乎是无所不读,特别是爱读兵家之书,其中尤其爱读《孙子兵法》。到了十七八岁以后,曹操开始进入社交界,以太学生的身份,在社会上广为交游,特别是急于攀结名士,以便提高自己的身价,作为步入仕途的阶梯。他和袁绍的交结,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曹操在少年时的放荡,而且又出身于宦官的家庭,有不少名士轻薄他的为人,不愿意和他交往,而袁绍却能折节下士,接纳他为座上之客,虽说只能陪坐于末席,他也是非常感激的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曹操在南阳郡结识了仰慕已久的名士何颙。二人虽然是初次相逢,却谈得非常投契。何颙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胸怀大志,满腹韬略、绝非等闲之辈,因而对他非常器重,在临别时,嘱咐曹操:“一定要去拜访桥玄,桥公位至三公,却能折节待士,提掖后进,如能结识此人,自可提高你在士林中的地位。”
  曹操回雒阳之后,休息了几天,便去拜见桥玄。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县人。桓帝时,官至度辽将军。灵帝时,曾任司空、司徒等三公之职。他看到汉室衰微,感到自已无力挽救时局,便托病辞去司徒之职,这时任光禄大夫。桥玄早就听说过曹操的名字,知道这个年轻人很有抱负,见面之后,经过一番交谈,觉得曹操确是名不虚传。这年是熹平二年 (公元173),曹操19岁,而桥玄已经65岁了,从此二人便成了忘年之交。桥玄曾经对曹操说:

  “天下就要大乱了,非有经邦济世的奇才,是不能拯救天下的。以后能安天下的,不是像你这样的人吗!你应当很好地把握自己。我老了,愿意把妻子托付给你,今后你要好好地照料他们。”
  有一次,桥玄请曹操在家中喝酒,在酒席间恢谐地说:
  “我死去以后,如果你路过我的墓前。不用一斗酒,一只鸡来祭奠我的话,我会让你在车子走出三步便要肚子疼的,那时可不要怪我呀!”
  说完,两个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桥玄又一边劝酒,一边对曹操说:

  “你必须去结交许子将,他是品评人物的权威人士,对舆论影响很大,不经过他的门,你是很难出名的。”
  原来这许子将名叫许劭,子将是他的字,是汝南郡平舆县人。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以道德名节自励,在士人中威信很高。曾在郡中当过功曹,后来看到宦官专权,朝政昏暗,便隐居不仕。许劭的哥哥许虔,也是一位名士,汝南人把许虔和许劭兄弟二人称为平舆渊中的“二龙”。许劭的堂兄许靖,也很有名气,他和许劭好品评乡党人物和国内名士,每月都要更换一批题目,汝南人称为“月旦评”。经他们品评过的人,实际上就是得到了一份权威性的鉴定,为舆论界所承认。如果谁能得到他们的好评,便会立刻在士人中声价十倍。所以士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都愿意和他们交往,以便得到一个好的评语。

  且说曹操备了一份厚礼,骑着马走过漫长的路程,到平舆去拜会许劭。许劭早就听说过曹操这个人,对他自有一番评价,但因为和他原来没有交往,有些话不便直说,便以敷衍的态度接见了他,并拒绝收他的礼物。许劭比曹操只大5岁,这年才24岁,但要比曹操老练多了,看上去俨然有长者之风。曹操冒昧地请求许劭给自己下一个评语,许劭却说:
  “在下德薄才疏,无知人之明,又与足下素昧平生,怎敢妄下评语,亵渎令名呢!”
  曹操毕恭毕敬地再三请求,许劭却坚决不肯,曹操万般无奈,最后竟以强硬的口吻相威胁,看来许劭如果要把“金人不开尊口”的态度坚持到底的话,曹操就要动武了。许劭只得说:

  “既然如此相逼,我只有不揣冒昧,把你纳入我的‘月旦评’了。但我许劭的为人,你想必是知道的,我不会谄媚取容,从来是直言不讳的,说出来你可不要见怪。”
  曹操忙说:
  “学生孜孜以求的,就是先生的直言,岂能见怪?先生不必有所顾忌,只管说吧!”
  于是许劭便从容不迫地说:

  “在我看来,你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许劭说完,满以为曹操会生气,不料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心满意足地再三道谢,然后辞别而去。许劭对曹操的这个评语,古书上记载不一。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总之,不管是哪一种记载,都有“奸贼”,“奸雄”一类坏字眼,而曹操对此却并不在乎,因为在他看来,“"奸贼”与“英雄”本来没有泾渭之分,所谓“胜者王侯败者贼”,只是在于你从哪个角度看罢了。历史上的创业之主,从前朝的角度看,不都是 “奸贼”、“奸雄”吗?而一旦取得天下,便都由“奸贼”变成“英雄”、“英主”了。由此看来,“奸贼”又有什么不好呢?正是:如能拨乱成大业,奸贼自亦是英雄。欲知曹操从平舆回来后还有哪些活动,请接看下回,

  ①太尉掾:太尉的属吏。
  ②郎:皇帝的侍从官。

  ③车并车:一种有帷幔的车。
  ④中常侍是皇帝的近侍,大长秋是皇后的近侍。
  ⑤蛟:传说中的一种龙。
  日期:2019-03-02 07:28:43

  刘秀是汉高祖的九世孙,父亲是县令,家庭是南阳豪强大地主。“刘秀获得了农民战争的果实,重新建立起汉朝的统治。”(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176页)
  日期:2019-03-03 20:04:22
  第二回曹操铁腕抑豪势
  灵帝苦心敛私财
  话说到了第二年,便是熹平三年(公元174),曹操20岁,被他的家乡沛国举为孝廉,进入朝廷被任为尚书台的尚书郎。他进一步看到了宦官专权,朝政昏暗的情况,非常为国事忧心。有一次,凉州刺史孟佗入朝办事,曹操和他有过一些接触,觉得这人性格狡诈,作风轻浮,非常可憎。曹操向其他郎官打听这人的来历,对方便向曹操作了介绍。原来这孟佗,字伯郎,是右扶风郡人。家资富饶而不学无术,是从巴结中常侍张让的家奴而发迹的。张让手下有许多监奴,给他管理家事。这些人倚仗主人的权势,在社会上飞扬跋扈,无恶不作,在百姓的眼中一个个都如狼似虎,人人都惧怕他们。孟佗打算巴结张让,就先去交结这些监奴们,经常给他们送去重金厚礼。后来家奴们问他说:

  “你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做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