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如果这样读,可以更有趣!》
第57节

作者: 龙驹书房
收藏本书TXT下载
  要命的是,宋押司床上功夫不过关。书中写:“初时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向后渐渐来得慢了。却是为何?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
  这又是作者为老宋说好话了,难道好汉就应该只爱学使枪棒,不爱女色?不爱女色就是好汉吗?如果是的话,太监算得天下第一好汉!不知道是不是公明哥哥肾透支了,那时又没有汇仁肾宝,虽然有些银钱,也没的补啊!

  再说功夫,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宋江也就能打过乐和、皇甫端、安道全、宋清、柴进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恐怕连宋万、杜迁这些不入流的好汉都打不过。
  再说嘴上功夫,公明哥哥就更逊了,一句温存情话都不会说,阎婆惜能喜欢?动不动就山呼我主万岁,万万岁,再不就是,不才正是小可!总利用名人效应来救命。
  基于以上几点,这棵好白菜也算是被猪拱了,何况后来还给拱死了!
  日期:2019-03-17 11:12:28
  101. 《百答卷》(1)李师师走了之后会怎样?
  《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对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结局都做了交代。有的在朝为官,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有的回乡务农,如活阎罗阮小七;有的纳还官诰,求闲去了,如小旋风柴进、扑天雕李应、神行太保戴宗。还有出家的,如行者武松;有的隐居江湖,逍遥自在,如浪子燕青;有的重操旧业,干起老本行,如入云龙公孙胜;还有后来发达了做了化外国王的混天龙李俊;等等。当然,比较惨的就是呼保义宋江和玉麒麟卢俊义,好不容易做了官,得为国家臣子了,却被害死了。可怜的是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小李广花荣陪着宋江一块挂了。

  无论怎样,一百零八个人物都有了相应的归宿。这样整部书看似很完满了,但是,施耐庵老先生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没有交代。这个人虽然不是梁山泊里的好汉,却为梁山的招安大计做出过巨大贡献。没错,就是当时第一名妓李师师。
  正是在李师师的帮助下,燕青才得以顺利见到宋徽宗,才把梁山泊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满腔忠义之情讲述给宋徽宗。宋徽宗才知道了梁山的忠义,这才再次下旨命宿太尉前去招安。如果没有李师师,燕青怎能轻易见到宋徽宗?宋徽宗被高俅、童贯等奸臣蒙蔽,如何知道梁山的忠义?是此,只会不停地征讨下去,于朝廷一方,空耗许多国家钱粮;于梁山一方,忠心无处可报,终究是个盗贼,难以青史留名!

  因此,李师师可以说是梁山泊的大功臣。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施耐庵为何如此惜墨,不予交代她的最后归宿?
  老版《水浒传》电视剧给李师师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局,让她带着许多金珠宝贝跟着她一见钟情的浪子燕青一起离开了。至于去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或者隐居山林,清闲自在;或者云游天下,风流潇洒;或者浪迹江湖,侠骨柔情……不管怎样,一个英雄、一个美人在一起,是很好的结局了。
  但是,笔者不禁有了疑问,李师师走了之后会怎样?真的会像上述所说的那样幸福吗?笔者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如果仔细比较,李师师和娜拉实在有很多相同之处:娜拉在家庭中是自己丈夫的傀儡,李师师同样是宋徽宗的玩偶。最后,娜拉觉醒了,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选择了离家出走;老版电视剧里面,李师师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觉悟了,不甘心做宋徽宗的玩偶,选择了离开。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被称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引起”了一场妇女解放的风暴。1879年《玩偶之家》在欧洲首演,娜拉“离家出走时的摔门声”惊动了整个欧洲。但《玩偶之家》却只是以娜拉出走为最终结局,门一摔,剧终了。至于她走了以后会怎么样,易卜生没有答案。他甚至轻描淡写:“我写那篇却并不是这意思,我不过是做诗。”对此,鲁迅先生提出了一个世纪命题,并发出了一声旷世的质问——“娜拉走后怎样?”

  鲁迅先生这样回答娜拉走后的情形:如果口袋里没有钱,没有经济大权,则妇女出走以后也不外两种结局:一是回来,一是饿死。

  那么,李师师走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我想,并不会比娜拉的境遇好。虽然导演安排给她带了很多金珠宝贝,但是那些总会有花完的一天。钱花完了怎样呢?她一直做着**,不会别的手段,靠什么谋生?还重操旧业?燕青会怎么看她?同行们会怎么看她?文艺界会怎么看她?如果完全依靠燕青养活,时间久了也会出问题。我堂堂梁山英雄好汉,凭什么白养着你一个**出身的女子!看来,也行不通。还是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只有妇女真正掌握了经济大权,参与了社会生活,不把自己局限在小家庭里,不把婚姻当成女人唯一的职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解放’和‘自由’。”更何况,她的前炮友宋徽宗也不会善罢甘休的,我养了你这么久,说跑就跑了,怎么行?

  这样子看,李师师出走后,也无外是两种情形:一是回来继续做宋徽宗的炮友;二是被燕青抛弃而流落街头,最后饿死。
  日期:2019-03-18 11:20:09
  102.《百答卷》(2)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到底是什么性质的?
  《水浒传》里描写的晁盖、宋江领导的梁山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革命活动?一直以来,主流论调认为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个主流论调的形成,可能是与某些大人物对《水浒传》的看法有关。那么主流论调为何这样定性梁山的性质呢?或许是便于宣传的考虑。《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家喻户晓,即使没看过原著,对梁山上众英雄好汉的故事也耳熟能详。把梁山定性为农民起义,就把一部文学作品成功转化为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政治宣传工具。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是具有很多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脱离主流论调定性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单纯把《水浒传》作为一部文学作品,那么,把梁山起义定性为农民起义似乎是不科学的!

  先看一下农民起义的定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中性地来说,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而不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这是从领导层、反抗目的、反抗对象、反抗手段对农民起义做出的定义,很全面,很科学。可是,我们来看一下梁山的情形:

  首先,梁山的领导班子成员,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没有一个是地道的农民。范围再扩大点,一百零八条好汉中,纯粹的农民又占多少比例呢?有人对梁山好汉的出身做过一个统计:地主官吏占54%,工商业者占24%,劳动人民占9%,知识分子占7%,无业游民占6%。很明显,这一百零八条好汉中有一多半是地主官吏,并非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对既成的秩序或建制的反抗,也不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