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恩怨两千年》
第35节

作者: 春晓夏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大海人皇子深知天智天皇是位心狠手辣的阴谋家,对于皇位的继承问题,天皇心中早有安排,因为在此前,天智天皇就任命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大友皇子为太政大臣,这一任命实际上就为了立大友皇子为皇储,从而剥夺大海人皇子的王位继承权。
  大海人皇子敏锐地觉察到了危机的到来,于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提出出家为僧,隐居吉野的要求,而天智天皇听后,便迫不及待地将一件袈裟赠送给了大海人皇子,还派人将其护送到吉野宫。
  然而这样的处置看似天衣无缝,但是却对日后的权力交接埋下了隐患,一些政治嗅觉敏锐的人已经意识到,天智天皇的这样的做法是在放虎归山。

  天智天皇的一生精于算计,然而他没有意识到大海人皇子也是个狠角色,隐居吉野,只是权宜之计,实际上大海人皇子一直密切注视着朝廷的动向。
  天智十年十二月三日,天皇驾崩,享年46岁。然而就在天智天皇去世仅仅7个月后,大海人皇子就起兵发动政变除掉了大友皇子,登上了天皇的宝座,史称天武天皇。
  由于发生政变的政变的这一年是壬申年,因此历史上称之为“壬申之乱”。
  日期:2019-01-19 18:12:04
  说到这里,有个问题就来了,那个时代的日本并没有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天智天皇的王位可以由他的兄弟来继承,也可以由他的儿子来承袭,既然如此,那么天智天皇为什么对他的弟弟大海人皇子如此忌惮,并在生前千方百计地剥夺他的皇位继承权。

  天智天皇与天武天皇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日本书纪》里的一段记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天智天皇与天武天皇的母亲宝皇女(也就是后来的皇极齐明女皇)在嫁给舒明天皇之前,曾经与一个叫高向王的人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儿子,史称“汉皇子”。
  《日本书纪》记载了天智天皇的出生时间是推古天皇三十四年(公元626年),671年去世时是46岁,然而对于天武天皇的出生时间,书中却只字未提,仅仅说天武是天智的弟弟。
  直到日本南北朝时代,有一本名为《本朝皇胤绍运录》的书中才详细记载了天武天皇的生卒年:推古天皇三十一年出生,白凤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继位,朱鸟元年九月九日驾崩,年六十五。
  哥哥天智天皇四十六岁死的时候,弟弟天武天皇已经五十岁了,弟弟竟然比哥哥大四岁,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但是细细想来,天武天皇下令编纂的《日本书纪》称自己是天智天皇的弟弟,其实是在刻意隐瞒自己的出生年月,也就是说天武天皇实际上是天智天皇的哥哥,而且天智天皇确实是有一个哥哥,那就是先前提到的汉皇子。那么天武天皇是否就是那位神秘的汉皇子呢?

  日期:2019-01-19 18:12:23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汉皇子的“汉”字在日语中的原意是“大天”,而“海人”的发音刚好与“天”为统一发音,换句话说,“汉皇子”与“大海人皇子”的发音竟然是一样的。
  由此可以推断天武天皇就是汉皇子,也就是说他与天智天皇没有父系血缘关系,天武天皇的亲生父亲是高向王。
  那么这个高向王又是什么人呢?《本朝皇胤绍运录》记载:“高向王即用明天皇之孙也。日本纪,齐明天皇初适与橘丰日天皇(即用明天皇)之孙高向王而生汉皇子。可以见然高向王,父古书无所传,故从旧系。”也就是作为用明天皇之孙的高向王,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而日本其他典籍《扶桑略记》,《帝王编年纪》、《历代天皇》、《一代要记》和《愚管抄》都没有高向王父亲的记载,而且高向王的生平也没有任何记载。

  高向王是何人,我们不得而知,但从“高向”这个姓氏中却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新撰姓氏录》在“逸文﹒阿智王条”:“誉田天皇(应神天皇)御世,避本国乱。卒母并妻子,母弟廷与德,七姓汉人等归化。七姓者,第一段是高向村主,高向史,高向调使………………”由此可知,高向姓是七姓汉人中的一个姓,那么高向王极有可能是渡来人,一个来自中国的汉人移民,高向则是归化日本之后使用的姓氏。

  当时中国经历了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有大量汉人为了避难逃到了日本,这些人的后代就被称为归化人,高向王便是出自于这些汉人移民团体,而高向王能与天皇家族有着如此密切的姻亲关系,足见这些汉人移民团体在日本的政坛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尽管天武天皇身上拥有天皇家族的血脉,但仅仅是来自于母亲齐明天皇,父系血统却是汉人。对于天智天皇来说,大海人皇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皇族,自然不愿意将王位传给一个外姓之人。
  天智天皇对大海人皇子十分提防,因为两人没有父系血缘关系,天皇在生前就把自己的四个女儿全部嫁给了大海人皇子,以此对其监视和笼络。
  然而天智天皇机关算尽,却没有料到在死后不久,大海人皇子便发难了,灭掉了自己亲手指定的王位继承人——大友皇子,登上了天皇的宝座。
  日期:2019-01-26 15:45:54
  公元673年,也就是壬申之乱发生后的第二年二月,天武天皇迁都飞鸟,对齐明女皇营造的后飞鸟冈本宫进行了扩建,并在这座王宫正式即位,此王宫在历史上被称为“飞鸟净御原宫”。
  即位之后的天武天皇,乾刚独断,任何政事他都亲力亲为,他不设置政府,也不设大臣,自己一个人就独揽了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天皇独裁亲政在日本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也就是说,天武天皇的行事风格更像一位中国皇帝而非日本的天皇,他将日本古代天皇专制推向了顶点,而这种君主专制集权也仅仅限于天武一朝,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天武一朝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日本君主正式使用“天皇”这样一个称号。在此之前,日本的君主称号是大王,全称为治天下大王,而天武天皇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正式使用天皇称号的国君,从此,日本天皇这个特定称呼正式登上了日本的历史舞台。
  日期:2019-01-26 15:47:12
  然而天皇这一词并非天武的独创,而是从中国学来的,因为最初开始使用天皇称号的是大唐高宗皇帝。《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咸亨五年改为上元元年,举行大赦。”
  高宗皇帝醉心于道教,道教中有天皇、地皇、人皇之说,他将道教中最高神格的天皇作为自称。由此可见,对于日本来说天皇其实是个舶来品。不过天皇的称号在中国,仅仅是唐高宗一代使用过,在日本却作为国家君王的称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据说天武天皇最喜欢和崇拜的历史人物是中国的汉高祖刘邦,而他又喜欢中国的典章制度,并且以《史记》、《易经》为座右铭来建设国家,模仿长安建造新都,制定律令,铸造钱币,编撰国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