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恩仇录——见证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第20节

作者: 折冲万里
收藏本书TXT下载

  辽东半岛的划拨,即体现出唐朝对渤海国的莫大信任,又能看出唐朝确实将渤海国视为治下地方,起码与其它藩镇无异。在唐朝看来,辽东半岛从卢龙镇划给忽汗州(渤海国),不过是从右手,传给了左手,自身并无损失。至于,韩国学者所宣扬,渤海国是凭武力,从唐朝手中侵夺辽东半岛之说,更是经不起推敲。如若是真,为何唐朝、渤海国的文献资料中,从未见到双方交战的记载。战事若起,在长安充作人质的渤海质子必然遭殃,为何不见唐朝处罚入侍渤海质子的记录。反倒是,唐朝与渤海国继续友好往来的记载不绝于史册。由此可见,渤海国武力强夺辽东之说,实属无稽之谈,不过是韩国学者们的又一次集体意淫罢了。

  日期:2019-08-05 22:07:04
  五、

  唐朝可以通过调整辽东半岛的划归,来制衡不肯听命朝廷的藩镇,甚至缓解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压力。但却无法扭转,内忧外患下,国势的日益衰落。长期的干旱少雨,连年的谷物歉收,严重动摇了社会的稳定。若能碰上唐太宗当政,通过明君贤臣的高效运作,或可缓解社会矛盾,将民变的风险降至最低。可惜,越发腐朽败落的唐朝,已无法重现贞观、永徽、开元时的朝势。各种社会危机不断积累,只等着临界时刻的到来,集中喷发。在气候已至最冷的九世纪末,临界时刻终于来了。因天灾不断,朝廷又无力赈灾,各地民众只能用草籽、树叶充饥、糊口,饥寒而死者无数。无以为生的百姓揭竿而起,最终演变成震撼全国的黄巢大起义。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终被平定,但积重难返的唐朝亦名存实亡。

  多年的密切联系,渤海国早与唐朝形成了休戚与共、利害相同的命运共同体。当唐朝开始步入衰亡时,渤海国的国运也同样走向没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渤海国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汉化、封建化有效促进了渤海社会的发展,但也加速了统治阶级的腐化。大氏王族及其贵族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营造城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广大农民、牧民、渔民和手工业者,在阶级压迫下,饱受盘剥,还要为权贵们所驱使。统治阶级可以肆意挥霍无度,社会底层民众却只能过着“居竖穴,用瓦器,衣兽皮”的贫寒生活,终日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严重的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让底层百姓怨声载道,阶级矛盾随之迅速激化。与此同时,渤海国统治阶级内部也泛起萧墙之祸,各派势力互相激烈倾轧。以至渤海国灭亡前,因内部动荡不安,大批渤海贵族率众出逃。据《高丽史》记载,“渤海将军申德等五百人来投”。是月,“庚子,渤海礼部卿大和钧、均老,司政大元钧,工部卿大富、左右卫将军大审理等率民一百户来附”。渤海国统治集团的严重内讧,严重动摇了政权的稳定。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因彼(渤海国)离心,乘衅而动,故不战而克”。

  再有,渤海国的社会经济严重依赖着唐朝。换言之,渤海国能否保持繁荣、昌盛,很大程度取决于唐朝社会的状况。而唐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恰好打断了渤海国赖以为生的对唐经贸联系。渤海国内,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缺乏维系全国统一的经济基础。部分地区的政治隶属关系,又非常松散。像渤海国对黑水诸部的管控,就非常不稳定。一旦社会经济大幅衰退,很多原本被掩盖起来的政治矛盾、民族矛盾,就会集中涌现,威胁社会稳定。

  最后,唐朝的存在,是渤海国的重要安全保障。而唐朝的衰败灭亡,使得渤海国失去了政治和军事上的保护。中唐以后,渤海国最大的外部威胁,是契丹、奚。安史之乱前,契丹、奚两蕃曾遭安禄山重创。此后,为在夹缝中求生存,两蕃同时蛰伏于回鹘汗国和唐卢龙节度使(幽州节度使)的管制之下。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所破,国都失陷,曾经称雄漠北的回鹘汗国开始瓦解。为避敌锋芒,回鹘乌介可汗率三十万部众南下,请求内附唐朝。不想,唐朝丝毫不念回鹘曾协助平定安史之乱的旧情,反倒落井下石。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唐朝无情剿灭了南下回鹘,乌介可汗为部下所杀,回鹘汗国正式灭亡。为清剿回鹘残余势力,唐卢龙节度使张仲武进兵契丹、奚族两番,尽杀回鹘监使八百余。随着回鹘监使的人头落地,唐朝恢复了对契丹、奚两番的管辖。事实证明,只要唐朝能稳定存在,契丹、奚就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也威胁不了渤海国。仅凭卢龙镇,便足以震慑两蕃。

  但黄巢之乱后,唐朝名存实亡,天下更加大乱。包括卢龙节度使在内的各路诸侯,忙于逐鹿中原,根本无暇顾及北方诸胡。契丹趁机摆脱了来幽州方向的束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至耶律阿保机继任契丹夷离堇时,契丹已能集结40万大军,横扫伐河东代北,攻掠九郡,迫使枭雄李克用求与阿保机结为兄弟。同时,契丹也成为渤海国外部的最大威胁。其实,早在阿保机掌权之前,契丹就已对渤海国治下的辽东,觊觎许久了。虽经激烈交手,实力尚且不济的契丹,未能从渤海国手中拿下辽东。待至耶律阿保机时,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已经腐朽没落的渤海国,哪能是新兴崛起的契丹对手。虽然学术界有很大争议,但笔者认为,大约在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前后,耶律阿保机几经征战,终于如愿以偿地,攻取了辽东半岛。

  自掌权伊始,野心勃勃的耶律阿保机,就不甘满足于,只当个部族首领。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弑杀唐哀宗。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唐朝,就此轰然灭亡。同年,阿保机被推为可汗,执掌了契丹部族联盟的军政大权,而后,逐步统一了契丹诸部。公元916年,阿保机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向来,阿保机毫不掩饰其问鼎中原的野心,为此,公然宣传自己“上承天命,下统群生”。然而,阿保机欲南下进取中原,就必先解除后顾之忧,否则,契丹难以与五代时期,割据中原的群雄争锋。阿保机深喑此理,早在称汗继位前,就积极用兵北方,连败北室韦和于厥,并降服嫩江、松花江流域的大小黄室韦。辽太祖二年(公元908年),阿保机进讨黑车子室韦,历经七次讨伐,终使黑车子室韦降服。辽太祖五年(公元911年),阿保机灭奚,尽得其地。神册四年(公元919年),阿保机派皇子率军征服乌古、敌烈两部。统一了北自外兴安岭,南至西拉沐沦河的诸胡各部。

  随着阿保机逐步统一北方,很快,渤海国便成了契丹必欲吞并的对象。但因最令阿保机心驰神往的中原大地,正值梁晋争霸,屡生事变,多次显露出可乘之隙。不愿坐失良机的阿保机,为打开日后进取中原的门户。转而,统军南下,大举进攻幽州。受此影响,渤海国侥幸多苟活了数年。然而,神册二年(公元917年)、神册七年(公元922年),阿保机两次进攻幽州,均损兵折将,大败而回。无奈之下,阿保机只好放眼长远,继续统一北方。天赞三年(公元924年),阿保机起兵西征吐谷浑、党项、阻卜等部。亦年,基本上征服了西北诸部。取得西征大捷后,不久,做好准备的阿保机,便将下个统一目标,指向了渤海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