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47节

作者: 格林强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3-14 16:08:42
  翻看前文,发现一些遗漏,本想全文写完再慢慢补述,不过今天还是安耐不住补述一条:
  南次二经—成山—我定在良渚的一个重要的理由
  成山-成鸠氏之山
  有一种意见认为,良渚古城对应的良渚古国,很可能就是先秦古籍《鹖冠子》讲的"成鸠氏之国"。按照宋代著名学者陆佃的注释,"成鸠氏"就是天皇氏。《鹖冠子》讲的"成鸠氏之国",位于楚国的领土上,而吴越之地,在战国晚期已经是楚国领土的一部分。《鹖冠子》讲到"成鸠氏"手握"王鈇"。"王鈇"就是斧钺。而良渚古城内的反山墓地12号大墓主人左手边确实有一件举世无双的玉钺。《鹖冠子》还提到成鸠氏之族"兵强,世不可夺"。而田野考古学结果显示,从公元前3000年到2500年这500年里,良渚文化集团进行了"北征",即大规模对黄河下游地区用兵。另据《说文解字》介绍,吴越之地的古代民族以蛇为族属标志。《路史》记载天皇氏"鳞身"。"鳞身"就是蛇身。可见,古文献里的天皇氏从族属标志来看,应该是吴越之地的人氏。从天文考古学角度看,吴越之地是木星十二次之首"星纪"对应的土地,而星纪之次乃木星12年一周天巡天之旅的起程之地。文献记述说"天皇氏以木德王天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三人…乘风雨,夹日月以行。"从引文我们看到,前面讲到日月五星,包括木星,都启程于牵牛星宿,后面讲到木德之人天皇和他的诸多兄弟"夹日月以行",那么这段引文实际上告诉我们天皇氏是从牵牛星(也就是"星纪之次")对应的吴越之地启程,开始治理国家的。所以说,良渚古城很可能就是成鸠氏之国,天皇氏之都。

  我也认为成鸠氏的都城很有可能就是良渚!不过成鸠和伏羲啊什么天皇氏啊我觉得应该是牵强附会。成鸠就是成鸠之国。,
  日期:2019-03-14 16:28:21
  关于什么飞鱼啦、飞鼠啦、鱿鱼啦、屎壳郎啦,那些神兽网上太多考证我也不多说了。下一篇我想借《山海经》聊一聊中国汉字的起源,中国的考古专业专家们特别的勤奋和努力,发掘出大量的古代先民遗物,上面都有刻画符号!很多人都想考证为文字!说真的很多字看起来真的很像甲骨文,不过考古学界的专家们我认为还是很有职业底线的,并不像我们这样的民俗研究者或者历史研究者,轻易的去编撰故事,而是谨慎的考证。至今为止,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汉字要远远早于甲骨文,但是却一致专业宣称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文字是甲骨文。这是学术的严谨。

  下面我要引用的一些古代刻画符号*(不能说是文字)其实专家更想证明是文字,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这里面不包括山东某大学某教授的骨刻文,我认为“骨刻文”就是学术造假,虽然百度上有骨刻文,但是并不被学术界所认可!我认为造假比没有更可怕!
  日期:2019-03-15 11:14:47
  中国表意文字,不单单是象形文字,还包括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形式,也不单单只有汉字,还有水书、东巴文、彝文等古老文字。
  当然,还有蒙古、满语、哈尼语、俄罗斯、维吾尔等表音文字!我们的考古学专家,和现在很多学科一样,要积累多学科的知识,
  除了前文我们已经分享过的水书和古彝文,以外历史上我们的先民必然有很多的语言和文字形式,现在已经失传,这种失传虽然对社会进步没有太大影响,不过对考证历史有时候却有不小的影响。
  在探究古代文字的时候,我们先看看我们国家现在还流行的语言和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傣、俄罗斯、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彝、僳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等民族已有了文字。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有蒙古文(2种)、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2种)、景颇文、僳僳文、啦祜文、俄罗斯文、苗文,共13个民族15种文字。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在各自民族中广泛使用。俄罗斯文、塔塔尔文和乌孜别克文使用人口较少,近年来已基本上不再使用,这部分人已分别使用了维吾尔文或汉文。 历史上的景颇文、僳僳文、拉祜文、滇东北苗文、佤族的撒喇文,分别是20世纪上半叶之前由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宗教而创制的文字,文字很不完备,使用人数很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先后帮助11个民族创制15种拼音文字,中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曾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改革了文字,又帮助傣族、拉祜族、景颇族改进了文字。到20世纪80年代,拉丁文的彝文被废止,被经整理和规范的传统彝文所代替。改革和改进的文字,除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恢复老文字而停止使用外,德宏傣文、拉祜文、景颇文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而言,不会更深的探究民族文字的更多的知识,另外,我觉得新创制的拼音文字(包括晚于汉代的蒙古文、藏文、满文等文字)与古文字的关系不大,所以也不说了。我先发一些我国现代使用中的文字的图片,大家看看!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女书—女书是湖南江永女书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女书作品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做“三朝书”、“歌扇”、“帕书”、“纸文”。有的绣在帕子上,叫“绣字”。这里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有学者在研究人类学对认识中国江永女书提出: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特为女人存在的文字,它诞生在汉朝,却在影响着汉字的结构,它同时又是汉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将又多了一个新的窗口。
  有学者在与日本著名中国文化学家户奇泽然探讨日本片假名时,认为日本片假名就有中国女书的影子。
  日期:2019-03-15 12:00:01
  接下来我们开始梳理一下,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刻画符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