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之择——一个关于湘西放蛊的恩怨情仇的故事》
第51节

作者: ahad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4-29 08:47:29
  “阿妈帮忙?怎么帮?”
  “阿妈是仙娘,能和阴间打交道,不管有没有这回事,我们要她走阴去问一问总没错,我听说阿妈走阴问得很准的”。
  这又是一出呀。后面我和春梅开玩笑说:
  “你们家真是卧虎藏龙,才出了一个草鬼婆,现在又出来一个仙娘”。
  在苗疆生活了这么久,仙娘我倒知道。如果说草鬼婆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魔鬼(害人)的话,仙娘可是苗疆人堂堂正正的女神,她总在帮人消灾去难。
  在苗区,人们崇巫信鬼,能够与鬼神打交道的人主要有“巴岱”和“仙娘”。一般来说,先由仙娘卜问祸福吉凶、查出事情原由;再由巴岱行巫做法、驱鬼攘灾。

  日期:2019-04-29 19:14:10
  通俗地说吧,这里的人相信人世间的灾难病痛都是阴间的“鬼”造成的,到那里问问缘由,再由巴岱做法,灾难病痛就解决了。
  仙娘的“走阴”与“照水碗”仪式,成为消灾解难的起点。
  苗民称为“仙娘”,客家称之为“杠香婆”。做这种法事的,专门负责到神域鬼界打探情况,了解人鬼之间的纠葛,或通过巫事,探问神灵作祟的理由,需要以何种法事解厄消灾。
  “跳仙”可以作为仙娘仪式的总称,“跳”是对仙娘仪式展演中身体姿态的形容,她们端坐于竹椅之上,双脚跳动模拟骑马行走,而行走的空间则是凡人无法看到的无形世界。跳仙”当地客民又称 “走阴”。顾名思义,此仪式可被理解成阴间之旅,
  日期:2019-04-30 09:00:02
  虽然叫“跳仙”,但不同的“跳仙”仪式却有不同的目的,因此仙娘行走的“道路”与“目的地”也不尽相同。
  “跳仙”最常见的目的为“问事”,当家中有多事不顺或家人久病不愈,就会延请仙娘前往天上看看是何鬼作祟或事出何因。另一种“杠仙”也称作“为亡人送饭”,当地人认为,新亡人到了祖先居所,所有的吃穿都要靠后人从阳间带去,尤其是食物,由于仙娘可以行走祖先居所,因此主家差遣仙娘带着饭食为亡人送饭,同时也可询问亡人对儿孙操办的身后事是否满意或还有什么未了心愿。第三种“跳仙”较为特殊,又被称为“切七姐妹”,是带有娱乐性质的仪式。参加这一仪式的都是年轻的男女,届时仙娘将请祖师前来,在那里与各种居住在天上的祖先和亡魂一起打鼓、唱歌、打秋千进行娱乐。

  日期:2019-04-30 20:33:03
  请仙娘的人家多半是家里有了不顺利的事情,民间就有“穷拜佛、富烧香,背时倒霉请仙娘”之说。“在当地人看来,家里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疾病或祸患,阳间没有明显征兆表明是什么鬼神导致,就要前往祖先们居住的地方询问自己祖先原因,或者看个究竟。
  “阿妈看事准不准?”
  “准呀,米良、三拱桥、筸子坪这些远地方的都是请我阿妈跳仙。

  由于有仙娘看得“准不准”,是不是“神”这个标准,仙娘必须对主家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仙娘不为本寨人服务是当地不成文的规定。主家延请仙娘执事,无非希望获得来自无形世界的信息,但面对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如何判断仙娘所传达信息的准确性?解决之道便是,考验仙娘是否能准确描述那些曾经真实存在的人、事、物。
  日期:2019-05-01 09:11:02
  “但是仙娘都不在本寨子跳仙呀”,我问道。
  “这个不难,不在本寨子跳仙,那是事主怕仙娘知道情况,“神”是假的,我们不问事,只是给晓月送衣服送饭,这就没关系了。”
  好吧,虽然我对仙娘跳仙这事也将信将疑,但是现在也没什么办法,万一跳仙能跳出什么消息来,那岂不是好。
  日期:2019-05-01 18:42:40
  我们首先给阿妈说了,想请她到阴间给晓月送点饭送点衣裳,但没告诉我们请她跳仙的真正原因,阿妈看着晓月春梅一起长大的,也说晓月去得早了,也不知道在那边怎么样,我答应你们到那边去看看。
  春梅和嫂嫂到晓月家,把这个意思说了,晓月去阴间有一段时间了,想给晓月送点衣服和食物,恰好晓月家里也有这个意思,也就顺着春梅的意思请阿妈去做一场法事。
  第二天晚上,“跳仙”都在个晓月家火堂边举行,这一仪式是对全寨人开放的,来的大多是妇女,这很正常,那些没有重要家事的妇女们只要听说谁家“跳仙”就会赶来参与,她们认为,在给晓月送饭的路上也可能遭遇自家去世的人,妇女们借此机会可以得到自家的信息。我是在现场不多的几个男人,因为都知道我和晓月是“老庚(朋友)”,也没人觉得奇怪。这天“跳仙”仪式的现场很噪杂,妇女们三五成群的围坐在火堂周围,来晚的人则坐在地上,门槛上,甚至站在一边。

  日期:2019-05-02 09:00:34
  晓月家将火堂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挂一门帘挡住火堂左方进入内室的门,将摆在屋内的桌椅板凳都擦拭一遍。之后,阿妈进入屋中换上干净的衣服以及鞋袜,把头上的青黑色苗帕解开,然后用苗帕再缠了一次头。这叫打扮行头,表示仪式的庄重和对主家的尊敬。
  苗帕缠好后,开始设供,首先在火堂上方摆上供桌,方形小桌长宽约为一米,用斗盛满米,米中央插一块银元,三灶香。桌子中央铺一块长条形蓝布,蓝布上覆盖方形烧纸,中间横向五叠,上方横向三叠,下方三叠,分别撒上米,米斗压住纸钱中心。另将供桌四角分别用纸钱垫衬,仙娘所坐靠背椅四角也用纸钱垫衬。供桌下方,火堂旁边摆上一碗水一个空碗。水碗里据说盛着师父和仙娘的灵魂。另有柑橘,面包若干,但没有摆在供桌上,而是直接放在火堂旁的地上。一切准备齐整后,阿妈叫嫂嫂充当助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