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鬼谷子》
第5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评论: 道德经是总论,鬼谷子算是实际操作之术了吧。虽然现代哲学是矛盾论,不过,古代的阴阳观也是值得思考的。
  我们知道,系统和个体,是一类基本矛盾。所以,鬼谷子说,无论你观察什么层级的矛盾,方法都是一样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在任何层次上都是一样的。不过古代是用阴阳代替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概念似乎没有说。

  日期:2019-01-25 17:45:18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
  注释:守司其门户:口为心之门户。守司:意指控制住,不乱说话。无为:不刻意追求某些东西。牧:掌控。
  译文:所以,圣人要始终控制住自己的谈吐说话,审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至于贤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勇敢和怯懦,仁和义,不同的人都是有区别的。所有这些因素,可以开口深入,也可以闭嘴不谈;可能进一步升华,也可以打压;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要靠无为而无不为来掌握这些。考察他们对以上那些因素的有无与虚实,通过对他们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的志向和意愿。适当贬抑对方所说的话,当他们说出心里话以后再反复考察,以便探察实情,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宗旨。

  评论:鬼谷子这段,讲的是说客谈话的技巧。不过,这些技巧应该建立在利益分析的基础上,你要知道对方追求的是什么。目的也就是动其心。我们要知道,这些技巧都是说客和君王级别人物沟通交流的,所以嘛,谨慎一点可以理解的。有一点,就是不要过分拘泥于什么原则,而是灵活机变,无为以牧之。这一点,不是所有人能够做到的。
  日期:2019-01-26 21:53:35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注释:
  译文:开放和封闭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是游说活动的一种形态。人们必须首先慎重地考察万物变化,事物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系于此。口是心灵的门面和窗户,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因此,用开放和封闭来的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出入。所谓“捭之”,就是开放、发言、公开;所谓“阖之”,就是封闭、缄默、隐匿。阴阳两方相谐调,开放与封闭才以有节度,才能善始善终。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属于“阳”的一类事物,叫做“开始”。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弃、损伤、失意、灾害、刑戳、诛罚等,属于“阴”的一类事物,叫作“终止”。凡是那些遵循“阳”的一派,都可以称为‘始’,他们以谈论“善”来开始游说;凡是那此遵循“阴”的一派,都可以称为“终”,他们以谈论“恶”来终止施展计谋。

  评论:我们发现,鬼谷子刚一开始,作者说就要抛弃仁义,勇怯,智愚,贤不肖等等的观念。所以,鬼谷子说是先秦的成功学,也不为过。所以历来儒家攻击他,也就可以理解了。
  捭,阖,可以理解为说客的谈话说服的技巧,也可以理解为情报战,信息战,心理战。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达到目标才是根本。
  所谓始,不过是以利益动其心,所谓终,不过是以危害断其谋。
  日期:2019-01-27 16:41:23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注释:苞;茂盛,或者通包,怀抱。两个解释都可以吧。
  译文: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阴阳两方面来看。因此,给从阳的方面来游说的人,要以崇高的理想打动人,而给从阴的方面来游说的人,要以卑微求全来考虑。用卑下的来求微小的目标,以崇高来求博大的目标。由此看来,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没有什么办不到的。用这个道理,可以说服人,可以说服家,可以说服国,可以说服天下。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有疆界。所有的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纳,背叛和归附等等行为,都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实行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进;阴的方面,静止、隐藏。阳的方面,活动显出;阴的方面,随行潜入。阳的方面,最终还是终结于阴;阴的方面,到了极点就反而产生阳了。凡是凭阳气行动的人,德就与之相生;凡是凭阴气而静止的人,发展的形势就形成了,道与之产生了。以阳求阴,阳要靠德的发扬光大来包容阴;以阴结阳,阴要用外在力量来约束阳。阴阳之气相追求,是依据开启和关闭的原则,这是天地阴阳之道理,又是说服人的方法,是各种事物的发端开始,是天地的门户。

  评论:古代阴阳,是观察世界一个很重要的视角。阴阳是世界发展变动影响的两类因素,阳以德,阴以道。捭,阖,说的是开拓和保守,其实也就是阳和阴,这些认识论,方法论,不经过仔细思考,很难形成自己的东西。阴阳虽然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是对立统一,互相转换的。我们把矛盾论的观点列一下:
  1)矛盾法则,是对立统一法则。这个和太极图是一样的。
  2)矛盾的普遍性:阴阳也是无处不在。

  3)矛盾的特殊性:以阳求阴或者以阴结阳
  4)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阳还终阴,阴极反阳。
  6)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
  不过,阴阳和现在的矛盾还不是完全一回事。阴阳学说,应该还包括了实践论,也就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内容。具体可以楼主也一下说不出太多的东西,还得仔细学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