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鬼谷子》
第2节

作者: hz_lj99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二)利益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必然导致利益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司马迁也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管子·牧民》也指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这些话语准确无误地反映了利益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古代如此,现代和将来也是如此。“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大”,这不仅表现在商品选择上,还表现在职业选择,生产行业、生产品种的选择,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选择以及方针路线政策的选择,国家制度的选择以及战略的选择上,而客观对象的命运如何,是否受到欢迎,则取决于客观对象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新的事物(包括产品、产业、工艺和方法)之所以取代旧事物,就在于它更适合人类的需要,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和更高的程度上满足人类的需要。

  利益支配人们的行为,自然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言论。北京大学的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活动时,之所以打着“小平您好!”的横幅,我国的干部群众在新历史时期之所以一再赞扬党的政策好,其根本原因是***带头制定和推行的我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言论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即把真实的意图和利益目的掩盖起来,搞骗人把戏。在二战中,德国军队在突然袭击苏联之前,希特勒一再给斯大林发去和平的电波,麻痹苏联的领导层。所有这些都是根源于利益。“兵不厌诈”,在军事斗争中如此,在经济生活中也是如此,在政治生活中也是如此。

  利益也支配着由人们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对于阶级而言就是这样,在阶级斗争中,某一个阶级的领袖牺牲了,但那个阶级所进行的斗争是不会停止的,这是由他们的利益所决定的,除非社会条件得到了改造。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国家领导人的更替一般不影响其对外政策的性续性,这是由国家的利益决定了的。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就明确指出:“我国内外政策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统治价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决定的,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注:《列宁全集》第27卷,第339页。)

  既然社会由人及其活动组成,而利益对于人的思想和言行具有支配性和根源性,由此自然引出利益分析的方法论。
  (三)利益分析方法是在社会领域彻底贯彻唯物论的必然要求。
  恩格斯指出:“旧唯物论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粮神的动力是最终的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蔽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4页。)这个原因其实就是物质利益。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研究物质利益问题,才把唯物主义彻底贯彻于社会,创立了唯物史观。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对这一点作了概述。他说:“对莱茵议会辩论的批评,迫使马克思着手研究有关物质利益问题,在这方面获得了一些无论法学和哲学都不曾提供的新观点。马克思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应当到黑格尔蔑视的‘市民社会’去寻找”。(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409页。)还指出:“我在曼彻斯特异常清晰地观察到,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微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个决定性的力量,这些经济事实形成了现代阶级产生的基础;这些阶级对立在它们因大工业而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里,因而特别是在英国又是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因而是全部政治的基础……。当我们1854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再次见面时,马克思已从上述原理出发,大致完成了发挥性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工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47页。)恩格斯在这里清楚不过地说明,深入研究社会的物质利益问题是他们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契机,也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彻底贯彻唯物论的必然要求。

  利益分析方法的内容
  编辑
  (一)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
  利益问题既是重大社会事件的导火线,又是它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除了了解事件形成和发展经过的事实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利益根源,这样才能不被它的假像所迷惑,把握到其本质、动因和发展的趋势。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凭借其实力对亚洲国家实行殖民统治,因而出兵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但却打着“东南亚共荣”的口号。西方某些势力不愿看到中国社会稳步前进,日趋强大,想把中国政局和中国社会搞乱,但却打着关心中国人民的人权和民主权利的口号。所以通过社会事件把握其利益根源,就能揭示其动机、目的,揭示事件的本质。

  (二)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是它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一切重大社会事件都可以归结到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那么,其利益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其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的。任何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当时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非是完全均等的,一般而言取得政治统治的阶级和社会集团获得的利益最大。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的基本态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力量出现了分化,形成了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是反对世界霸权的主力呢?***同志对此作了精辟的分析:因为霸权主义的“直接受害的还是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这就决定了有切身利益的第三世界是真正维护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力。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第三世界所处的地位和切身利害关系决定的。”(注:《***文选》第2卷,第416页。)***同志分析得很透彻,他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

  (三)分析利益格局是制定战略的依据。
  既然重大的社会事件的产生根源于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它的利益是由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分析社会关系即整个利益格局是制定整个战略的依据。
  在30年代后期,由于抗日斗争的需要,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然而1941年发生了皖南事变,国民党部队枪杀新四军七千多人,许多人士都断言,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就此完结。然而此时,中国***人冷静地分析当时国际国内的利益格局,认为蒋介石这种做法不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必将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同时它也不符合美、英在华和在亚洲的利益,因而也受到美英的反对和制约,因此据理进行斗争,就有可能使事情向着有利于中国人民利益的方向转化。事实证明,中国***人的判断是正确的,皖南事变后,由于中国***的努力,有效地压制了国民党的反共气焰,维护了抗日统一战线,从而维护了抗日大局,逐步实现了**对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前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