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30节

作者: 格林强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史书中第一次出现这个名字,是在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中。这是一个迁徙到洛阳附近的西北游牧民族,曾经跟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牛人过招,而洛阳的陆浑山、陆浑关、陆浑水库,以及湖北的安陆,都是他们留下的印记。
  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实实在在的出土了春秋陆浑戎墓群。
  陆浑戎也用六马拉车——天子驾六礼仪。
  我们再远看一下陆浑水库
  猜测的楚伐陆浑戎,观兵周疆,问鼎中原的路线

  釐( lí)山——天池山
  2003年10月在伏牛山腹地的栾川县陶湾镇发现古代采玉矿,因与伊河源闷顿岭东西相望,得名伊源玉(闷顿岭-中次二经蔓渠之山,已经说过,不展开。)
  2004年9月21日,由河南省旅游局、洛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在洛阳会展中心开幕,栾川县展出的“伊源玉”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据悉,在洛阳栾川发现的出产“伊源玉”的大型玉矿,不但酷似和田玉,而且储量惊人,保守估计达到2000万吨以上。伴随着该玉矿的发现,结束了中原地区无白玉的历史。
  熊耳之山——是卢氏县的熊耳岭

  箕尾山 ——柄山——白边山在厘山到熊耳山之间。
  柄山我放在了熊耳山系最高峰——全宝山上,暂定于此,因为李学勤老专家考证《楚居》认为柄山可能是方山,所以还有不确定因素。这一段山系我最喜欢的历史故事就是仓颉造字了。
  仓颉造字,在战国时就已广为流传。全宝山所在洛宁县兴化乡有一传说:
  据说他是黄帝的史官,双目四瞳,很有圣德。一次,他“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见神龟“丹甲青文”而出。龟背上的清晰纹理使仓颉很受启发,他想到自己每天结绳记事,常常力不从心,倒不如创造一些符号来记事。
  于是,仓颉在阳虚山上一处平地住下,与随从、家人一起开始了造字的宏伟工程。他每天观察万物,苦思冥想,多年后“见鸟兽蹄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时,初造书契”——中国第一批古汉字终于产生了!
  《河图玉版》载文说:“仓颉为帝南巡,蹬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仓颉造字台位于洛宁县兴华镇杨峪河村对面的半山坡上,跨过窄窄的阳峪河,对面右边那个小山包上就是仓颉造字台。
  说道4次经不得我啰嗦一下熊耳山——四次经的很多山都是现熊耳山脉中的山。
  熊耳山秦岭东段规模较大的山脉之一,位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岭,西起卢氏县,向东北绵延至伊川县折而向东,南接伏牛山系,北邻崤山,主峰全宝山(在洛宁县境内)海拔2103.2米,花果山(在宜阳县境内)海拔1831.8米,鹰嘴山(在嵩县境内)海拔 1859.6米。熊耳山处于暖温带南部,亦受北亚热带气候影响,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良好。《水经注》记载熊耳山“双峰竞秀,望井铭耳”,《尚书禹贡》上有“导洛自熊耳”敞而得名熊耳山。自古为道教圣地,中原名山。

  讙(huān)举之山 ,雒(音洛)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与玄扈之山夹着雒水。
  洛河,古称雒水,黄河右岸重要支流。因河南境内的伊河为重要支流,亦称伊洛河,即上古时期河洛地区的洛水。南洛河为洛河在水文上的名称。源出陕西省洛南县洛源镇黑章村。
  这是洛河第一潭——龙潭,龙潭只是洛河的源头,景区应该叫洛河源头,那里有水、有山、有峡谷、有奇花异草、有怪石嶙峋。
  怀疑黑章村 黑章台山是(言雚)举之山 ,我甚至猜测(言雚)举之山 可能是“灌兜”的异体,又驩兜(huān dōu),又作欢兜或驩头
  牡山在熊耳山与讙(huān)山之间,我思考再三暂时可以放在徐家湾附近。
  中次四经有重大遗漏——原文说“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但实际介绍的九座山中没有玄扈之山,错排进来哪座山呢?玄扈之山又在哪呢?

  等灯登灯灯等~等灯登灯灯等~等灯灯登等~灯登等~灯登等灯~
  动物世界来了,讲神兽啦!
  1、 扶猪之山上如貉而人目的上鹿下言"{鹿言}( yín )"兽——麂的一种,河麂
  河麂和麝两种动物是鹿类动物中不长角的!他们却都长獠牙,以獠牙相搏斗!
  有的地区也把它叫牙獐
  2、有兽焉,名曰犭颉( jié),其状如獳(nòu )犬而有鳞,其毛如彘(zhì)鬣(liè)。
  有的说这是凶悍的——蜜獾
  我觉得蜜獾的“表哥”,我国有分布的——狼獾,也很像啊!
  蜜獾和狼獾这两个家伙同属鼬科动物。但是,略有不同的是蜜獾是鼬科下蜜獾属里唯一的一种动物,而狼獾为鼬科下貂熊属里唯一的一种动物。因此,狼獾又称作貂熊,它和著名的”平头哥“蜜獾在生物属上有着近亲关系。(大概相当于人类的表亲)。貂熊在身体外形上介于貂与熊之间,身体和四肢粗壮像熊,但有一条长尾则象貂,它体型粗壮,连头带尾长约80~100厘米,尾长18厘米左右,体重达8~25千克。生性十分的凶猛、好斗。

  3、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不多说
  4、芫、茇-落叶灌木。果实白色。花蕾可供药用,有毒。茎皮纤维是造纸原料
  5、葶苎(tíng zhù)——醉鱼草

  醉鱼草是马钱科、醉鱼草属灌木,4-10月开花,8月至翌年4月结果。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生海拔200-2700米山地路旁、河边灌木丛中或林缘。马来西亚、日本、美洲及非洲均有栽培。
  醉鱼草全株有小毒,捣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鱼麻丨醉丨,便于捕捉,故有“醉鱼草”之称。花和叶含、醉鱼草甙,柳穿鱼甙;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花、叶及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散瘀之功效。兽医用枝叶治牛泻血。全株可用作农药,专杀小麦吸浆虫、螟虫及灭孑孓等。花芳香而美丽,为公园常见优良观赏植物。
  6、樗(chū)——臭椿树
  好了重复一下小结,中次四经记载的基本就是南洛河流域和伊河之间的山系。
  日期:2019-03-07 12:46:05
  当解完四经,五经脉络也明朗起来。
  《中次五经》——
  五经核心坐标——阳虚之山。古人的“阳虚”和现在的阳虚一样吗?
  《河图玉版》载文说:“仓颉为帝南巡,蹬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前面说过仓颉造字台在洛宁县兴华镇杨峪河村对面,与杨峪河村隔窄窄的阳峪河。看看阳虚、阳峪、杨峪是不是很音近啊。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河南三·永宁县》中有明确记载:“阳虚山,在县西五十里,一名阳峪。黄帝时仓颉随帝南巡,登阳虚之山是也。有元扈水出焉,流而注于洛。”“民国初年改永宁县为洛宁县,长水乡西长水村曾长期是永宁县治所在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