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29节

作者: 格林强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
  中国芦荟

  也称油葱,象鼻草,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蔑草、龙蔑草、龙角、乌七。学术界称之为中国芦荟或华芦荟。
  植株全高约80cm。叶近2列簇生,线状披针形,有黄斑,肉质多汁。长15-35cm。边缘有刺状小齿。花葶高达70cm总状花序有花数10朵,花黄绿色,有红斑,花期夏秋。华南地区常见栽培,也有野化。用吸芽繁殖,越冬气温需15℃以上,适宜盆栽和温室种植。 是理想的食用芦荟种。已载入中国药典。叶汁治烫火伤,咳嗽及利尿,也可美容。
  和山——
  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我觉得就是小浪底水库附近的山脉

  基本以小浪底水库为分界线,进入黄河下游地区,黄河下游从周代开始,成为灾害频发的地区,黄河多次改道。此暂时不多展开。
  吉神泰逢——后羿之臣,伯因。其山神化之后,我觉得可能是转化成一种中型猫科动物——云豹
  看看云豹的体型在猫科动物中的地位——
  其狩猎方式与非洲丛林花豹类似。
  凡萯之首,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里。其祠:泰逢、熏池、武罗皆一牡羊副(pì),婴用吉玉。其二神用一雄鸡 瘗[yì]之。糈( xǔ)用稌(tú)。
  瘗[yì]——埋
  糈( xǔ)——精米
  稌(tú)——糯稻

  糈( xǔ)用稌(tú)——用糯米的精米。
  副(pì)——裂开、刨开
  让我们看看中次三经的大致位置——
  说道中次三经不能不说仰韶遗址吧——不过我不多赘述了。我只是在猜想墠(shàn)渚是不是指的是仰韶呢?
  仰韶文化美丽的彩陶——
  再看一神兽——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我觉得可能就是鹿科动物神格化,尤其是沼泽栖息的白化麋鹿,发大水的时候,沼泽地带被水淹没,麋鹿上岸。
  大家还可参考的查一下塞内加白鹿!
  青要山附近还有一处方山——是否是《楚居》中记载的方山呢?留下猜想吧!
  总结:此山系 在黄河南岸,洛河北部平原北侧,高耸壮观。是华夏文化核心区。
  日期:2019-03-07 12:19:48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和媳妇都要通过武力划定自己的枕头在床上的位置,以枕头中缝为界作为睡觉势力范围,鉴于本人真打不过她,一直都是紧贴床边成1字型笔直而睡,可是昨晚,就在昨晚,鄙人竟然豪气冲天,膂力惊人,将枕头全部放到了床上,正沾沾自喜,我媳妇拿起手机就给我丈母爹打电话——“爸,格林强夫把我摁地上pia~pia~打啊”,我吓得一高蹦起来,把枕头扔一边,一晚上腿支在椅子上,只有半个身子睡在床上。今早一醒,我若无其事的问媳妇“你爸昨天咋回复你的?”“我爸说,他正在摁地上揍我妈,没时间!”

  过程,很多时候不管重不重要都要经历,但是结果却验证,你的经过值不值得!各位观众看我考证的《山海经》时,看不看原文,我觉得暂时不重要,只要您接下来觉得我的对比和解读的思路有道理就行。——来,我们接着考据一下中次四经,看看这又是哪?
  《中次四经》——当然各位看官可以略过,直接到有图处开始看!
  中次四经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下,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汵(ɡàn)石。
  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其上多礝(ruǎn)石。有兽焉,其状如貉而人目,其名曰{鹿言}( yín )。虢(guō )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礝石。
  又西一百二十里,曰釐( lí)山,其阳多玉,其阴多( sōu)。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有兽焉,名曰犭颉( jié),其状如獳(nòu )犬而有鳞,其毛如彘(zhì)鬣(liè)。
  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多楮,多涂石,其上多雩琈之玉。

  又西二百里,曰柄,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状如樗(chū),其叶如桐而荚实,其名曰芫( yuán),可以毒鱼。
  又西二百里,曰白边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
  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苎(tíng zhù),可以毒鱼。
  又西三百里,曰牡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竹{媚},其兽多㸲(zuò)牛、羬羊,鸟多赤鷩( bì)。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囗讙(huān)举之山。雒(luò)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 hù )之水,其中多马肠之物。此二山者,洛间也。
  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里七十里。其神状皆人面兽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以采衣之。
  这次我直接说结果——中次四经就是南洛河从源头到与伊河交汇处全流域的一列山系!
  鹿蹄之山——古今同名
  鹿蹄山又叫厘山、纵山、半壁山、半坡山等,属熊耳山余脉,位于宜阳县南部白杨镇与樊村镇交界地带,是宜阳南部的一个制高点。
  甘水之源的鹿蹄山被认为是甘姓的发源地。有古甘国。
  甘水引出一个历史大事件:甘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夏军在甘(今陕西户县境,一说河南今郑州西,或说今洛阳西南)与有扈氏军的一次交战。
  《尚书·甘誓》,全文为:“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甘之战是不是在鹿蹄山的甘水呢?资料实在太少了,有待专家去考据了。
  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小乙六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学于甘盘。”说得是商武丁曾为太子时,求学于一个叫甘盘的老师。这个甘盘后来在商武丁继位后出任商朝丞相,辅佐商武丁开疆拓土,使商朝大治,成为商朝的一代贤相。甘盘即是夏朝时遗留下来的甘国后人,而不少姓氏典籍都尊甘盘为甘姓始祖。
  到了周代,夏、商的甘国都被灭了,周封了个姬姓甘国,当然和很多东周国家一样,也是礼崩乐坏,纲常沦丧,最终在周王子朝之乱时被灭国。
  王子朝之乱,很多熟悉《山海经》、老子传说的人一定熟悉,不过暂时也不说,大家先忍忍,我们先不跑题,还是说中次四经—— 鹿蹄山
  这鹿蹄之山附近在周代生活一个彪悍的非周族人势力邦国部落,“陆浑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