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17节

作者: 格林强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前489年迁都:会稽(绍兴越城)
  战国时期:
  (称霸) 前468年迁都:琅邪(山东诸城)
  越王 鹿郢 前465.11—前459
  越王 不寿 前459—前449
  越王 朱勾 前449—前412
  越王 翳 前412—前376.7(被杀)前379年迁都:姑苏(江苏苏州)
  越王 诸咎 前376.7—10(被杀)
  越王 错枝 前376.10—前375(被杀)

  越王 之侯 前375—前363(平定)
  越王 无颛 前363—前355
  越王 无强 前355—前333(战败)
  闽越王 玉 前333—前 (南退闽江)
  瓯越王 宰勋 前333—前 (南退瓯江)

  南次二经四个神兽
  1、狸力——柜山,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2、滑褢——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滑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狸力——我觉得很有可能是狗獾或者猪獾,有不少朋友说是土豚,不过土豚生活环境是稀树草原。猪獾目前在东南亚还有广泛分布。我觉得猪獾更适合狸力。
  放土豚和猪獾的图片。
  土豚
  猪獾
  貌似土豚更像狸力,也许当年有类似的动物生活在我国东南一代。

  至于滑褢-无论从发音还是描述上,都非常像獾,不过是那种獾?我订为狗獾
  至于冬季蛰伏?首先不知道那个年代 江南有没有冬天?其次,貌似獾类不冬眠,但是在冷的时候会蜗居在洞穴中一段时间
  狗獾(学名:Meles meles(Linnaeus,1758),是鼬科、狗獾属的一种动物。狗獾在鼬科中体形较大,肥壮,颈部粗短,四肢短健,尾短,体背褐色与白色或乳黄色混杂,四肢内侧黑棕色或淡棕色。狗獾一般在春、秋两季活动,性情凶猛,冬眠,挖洞而居,杂食性,每年繁殖一次,每胎2-5仔,栖息环境比较广泛,如森林、灌丛、田野、湖泊等各种生境,分布于亚欧大陆大多数地区。
  中国从内蒙、东北、华北直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陕西、贵州和甘肃等省均有分布。
  3、神兽——鴸
  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我认为就是广泛分布在我国的——红脚鸮
  红角鸮(学名:Otus scops):全长约20厘米。上体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虫蠹状细纹。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头顶至背和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飞羽大部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丨体丨大部红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和黑褐色羽干纹。嘴暗绿色,先端近黄色。爪灰褐色。栖息于山地林间。以昆虫、鼠类、小鸟为食。筑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多为4枚,白色。羽干纹似树皮。在大陆分布较广,为留鸟;台湾为旅鸟。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据说,今海南省儋州人,把猫头鹰称“鹘鴸 ”,还认为“鹘鴸”是不吉祥的鸟,它半夜叫啼时凶多吉少。
  看看上图的鹰爪是不是象人手呢?
  4、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如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 【羊患】。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芘蠃。
  我觉得这个洵山是不是后人误排到南山经里的?暂且还是把它按照南山经的一座山研究吧。

  有人说【羊患】是高鼻羚羊
  确实很象没有嘴的样子,不过高鼻羚羊是群居性的动物,一般生活在中亚草原,不会在热带、亚热带的山林里出现。
  这里我想在介绍一种小动物,是不是也可能是一种思路呢?
  角蝉——长角的知了。
  下图是中华高冠角蝉

  角蝉(treehopper)同翅目角蝉科(Membracidae)昆虫,近2,600种。颜面垂直,前胸背板畸形扩展,越过头部向前形成一个棘,并向後盖过腹端。绿、蓝或古铜色,常有斑纹。角蝉是半翅目、蝉亚目、角蝉科的通称。小型至中型。单眼2个,位于复眼间。触角鬃状。前胸背极度发育,有各种畸形和突起,常盖住中胸或腹部。已知约有2500种,中国约有 150种。多为害木本植物,著名的有中华高冠角蝉。角蝉多具拟态,似植物的刺或突起。多数褐色或黑色,也有黄色或绿色的种类。有时有白色或红色的斑纹。

  知了的口器进化为管状,似乎也可以解释为无口。
  不可杀?解释为太多了杀不干净?哈哈哈。
  日期:2019-03-01 12:52:05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到了枯燥时刻了!
  本导游现在给大家上个小课。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云:“《山海经》今所传本十八卷,记海内外山川神祗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而造者亦未是;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然秦汉人亦有增益。”
  今年来考古文物的大量出土和海外散失文物的陆续回归,随着一些出土先秦文献研究的深入,山海经作为一种研究历史的佐证功能越来越显著了。
  学术界前些年对海外流回的清华简真伪有过争论的争论,不过现在慢慢平息,其史料价值重大,但随着研究很多内容竟在山海经中有神似的记载,接下来我们一起戴上眼睛啃一啃战国早期楚国历史文献——《楚居》
  《楚居》是2008年7月入藏清华大学战国竹简(又称“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 63篇书中的一篇。其是公元前370年后的楚国史官所写,详细记载两千三百多年以前从楚祖到楚肃王之间,历代楚君楚王郢都的迁徙路线及楚国国名来源的一部楚国史书。
  我在网上找了一个比较好的清华简《楚居》简体字加标点版本:
  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律相,詈游四方,季连闻其有娉,从,及之盘,爰生盈伯、远仲,毓徜徉,先处于京宗。
  穴酓迟徙于京宗,爰得妣湛,逆流哉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行,溃自胁出,妣湛宾于天,巫并赅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至酓狂亦居京宗。
  至酓绎与屈紃,使鄀嗌卜徙于夷屯,为楩室,室既成,无以内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惧其主,夜而内尸,抵今曰夕,夕必夜。至酓支、酓旦、酓樊、及酓赐、酓渠尽居夷屯,酓渠徙居发渐。至酓艾、酓挚居发渐,酓挚徙居旁屽,至酓延自旁屽徙居乔多,至酓勇、及酓严、酓霜、及酓雪、及酓训、酓咢、及若敖酓义皆居乔多,若敖酓义徙居鄀,至焚冒酓帅自鄀徙居焚,至宵敖酓鹿自焚徙居宵。

  至武王酓彻自宵徙居免,焉始称王,祭祀致福,众不容于免,乃溃疆浧之陂而宇人,焉抵今曰郢。
  至文王自疆郢徙居湫郢,湫郢徙居樊郢,樊郢徙居为郢,为郢复徙居免郢,焉改名之曰福丘。至堵敖自福丘徙袭鄀郢,至成王自鄀郢徙袭湫郢,湫郢徙袭为郢,为郢徙居睽郢。至穆王自睽郢徙袭为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