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觞之玉之炼》
第22节

作者: 宣娇20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16 21:11:23
  关于友谊,历史上最有名的非管仲和鲍叔牙莫属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鲍之交已成为流传千年的友谊典范,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春秋时期又一对堪称真心互助的朋友,百里奚和骞叔。
  百里奚,我在小说中也描写过一段,为春秋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
  百里奚当上秦国大夫已经七十多岁了,之前他一直在为实现心中抱负四处奔走,过着穷困潦倒、郁闷不得志的生活。用现代的流行语来讲,百里奚一直到七十多,还是一个“穷屌丝”。
  百里奚前半生穷困潦倒,曾在诸侯列国间游走,却始终得不到人赏识,在百里奚陷入极度困境,流落宋国沿街乞讨的时候,蹇叔出现了。蹇叔感佩百里奚才华,起了怜爱之心,将他收留到自己家中,好吃好喝接待。

  百里奚住在蹇叔家的日子里,俩人常常宏论崇议,惺惺相惜,最终结为了知己。
  这时候百里奚听闻齐国的公子无知杀了襄公自立为君,悬榜招贤纳士,他想去投奔。
  蹇叔劝阻他说:“襄公之子出亡在外,无知名位不正,终将不能成事。”
  于是百里奚打消了应召的念头。后来齐无知做了几个月国君后,果真被人杀死,百里奚由于听从了蹇叔的劝告,免去了这次灾难。
  不久,百里奚听说周厉王的弟弟王子颓喜欢斗牛,凡给他养牛的人都能得到优厚待遇和丰厚报酬,就准备到国都洛邑,想通过养牛来接近和投靠他。

  临行时,蹇叔告诫他说:“投奔于人,十分要紧。投错了主人,离开他是不忠;跟他共患难是不智。你这次一定要谨慎行事。”
  后来王子颓发现了百里奚的才干,(主要是擅长养牛)决定重用他。
  恰好蹇叔到了洛邑,见过王子颓,回到住处后,蹇叔对百里奚说:“王子颓志大才疏,他信任和使用的人,都是态度卑贱、善于讨好之人,这样的人不可靠,不如趁早离开。”
  百里奚于是离开了王子颓。后来王子颓造反,失败被杀,百里奚又免于一难。
  百里奚因离开家很多年了,想回虞国。蹇叔有个叫宫之奇的旧友,当时正在虞国做官,于是和百里奚一起到了虞国。
  蹇叔向宫之奇盛赞百里奚的贤能,在宫之奇的引荐下,他们见到了虞公。
  回来后蹇叔对百里奚说:“我看虞公爱贪小便宜,也不是个有为的君主。”百里奚因长久贫困,急于谋生,这次没有听蹇叔的话,留在虞国做了中大夫。
  蹇叔的担心不久就变成了现实,晋献公假途灭虢,回师时又趁机灭掉了虞国,百里奚成了俘虏,甚至沦为奴隶,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后来时来运转,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百里奚,还把国政交给他打理。这时候的百里奚,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朋友蹇叔,正所谓“苟富贵,不相忘”,而且他也明白,要想成就一番功业,没有这位知交朋友的帮助和时刻提醒,是很难实现的。于是向秦穆公推荐了蹇叔。
  而这个蹇叔呢,偏偏淡薄名利,秦穆公派去的人三请四请,他就是不去秦国当官。
  做为朋友的百里奚,当然清楚蹇叔的性情,他事先就交待好了秦人。
  那秦人就和蹇叔说:“百里奚大人说了,您不去秦国陪着他,他就辞官回来陪您隐居了。您就可怜可怜百里奚大人吧,他一身的才学与抱负,到七十多岁才找到了施展的平台,您想就这样断送他的前程吗?您也可怜可怜我们秦国人吧,好不容易盼来了百里奚大人这样有才能,又执政为民的好大人,都盼望着能就此国家强盛,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您这样做,会让秦国上下希望落空的。”
  蹇叔实在没了办法,只好去秦国做官。

  人们入仕做官,有的是为了成名获利,有的是为了光祖耀祖,又的是为了建功立业,可是为了朋友去当官的,蹇叔当数第一人。此时的蹇叔,也是八十来岁的老人了。
  百里奚和蹇叔最终成了秦穆公的左膀右臂,两人共同掌管朝政,互为补充,辅助秦穆公教化民众,安施变革,兴利除害,使秦国一天天地强大起来,成就了一番霸业。
  百里奚穷困之时,蹇叔与他相交,可见不是出于功利;百里奚三次入仕,蹇叔给予中肯的意见,可见对朋友负责;百里奚举荐蹇叔,蹇叔为朋友入仕,可见对朋友了解很深;俩人共掌一国,富贵不变心,相辅相成,可见真情难移。
  虽然春秋时代的故事很精彩,但本人的小说主要描写的是重耳,无法面面俱到,但后文会有重耳和齐无知的大段对手戏,欢迎朋友们继续关注本人的小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