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你听到了吗?》
第53节

作者: 颖怡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也看到了定国公府那个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小儿子,人头高悬于城门之上,挂了整整三个月!
  李永基叹了口气,一抬头就看到次子李冠中走了进来。
  “父亲,您找我?”李冠中问道。
  李永基屏退了跟着李冠中进来的小厮们,摊开手,手掌上有一枚玉佩。
  猛虎下山的玉佩。
  “父亲,这是......”虽然在路上时李冠中已经知道了,可是却没想到,父亲居然一直在握着这枚玉佩。

  今天来的那个人,对父亲的触动很大吧。
  “这个是你大哥,还有一个嘛......”李永基顿了顿,嘴角微微抖动,好一会儿才说道,“......是萧长敦。”
  “萧......定国公?”李冠中愕然。
  大哥和现任定国公萧长敦是结拜兄弟?
  为何这么多年了,他都不知道?甚至没有蛛丝马迹?
  按理,即使大哥李冠英不在人世了,做为结拜兄弟,又同在京城,逢年过节也会登门问候的。
  不过,这个人是萧长敦,也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了。
  一个连同胞兄弟都能杀死的人,又有什么薄情寡义的事情做不出来呢。
  “对,就是定国公,今天来的那个人是他的门下,名叫商轩。”李永基轻声说道。
  “父亲,您一直都知道,大哥的结拜兄弟当中有萧长敦的吧?”李冠中问道。

  “知道又如何?萧家自己不提,难道我还要主动去找老定国公说,我儿子和你儿子是把兄弟吗?”李永基悻悻。
  是啊,定国公是什么身份?他永昌侯又是什么身份,虽然同为霄云二十四将,可是世人都知道,那是差得远了。
  哪怕是在当年战乱之时,李冠英能与萧长敦称兄道弟,也是高攀了。
  “父亲,那现在萧长敦为何又重提此事,难道......”萧长敦虽然比父亲年轻,可是也像父亲一样,称病不上朝许多年了。
  “你啊,是越发不长进了!”李永基斥道。
  李冠英脸上一热,他也是当祖父的人了。
  父亲的脾气,几十年没有变过。
  早早离开朝堂,对父亲而言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父亲,儿子愚钝,还请父亲点拨。”李冠中躬身道.

  “唉,还不是秦王世子死了的那件事啊!”李永基不悦地说道。
  秦王世子?
  李冠中一怔!
  太祖驾崩后,朝中秘而不宣,直到新帝登基后,才诏诸王携子进京。
  且,要在距京城二百里之外撤去护卫,只留仪仗,由飞鱼卫和御林军护送进京。
  说是护送,其实就是押解。
  太和二十七年冬,远道而来的几位王爷、世子和皇孙们,满脸风尘,迎着风雪,踏入京城。
  就在城楼之上,萧长厚的人头依然高高悬挂,一个小皇孙不经意地抬起头来,吓得哇的哭了出来。
  一个哭了,其他的孩子也跟着哭了,长长的仪仗里哭声震天。
  他们害怕,他们是含着金镶玉出生的皇孙,他们从未见过死人,何况还是高悬多日的人头。
  李冠中时任飞鱼卫镇抚,就是现在戚树豪的位子。他记得很清楚,带头哭出来的孩子,是秦王第三子周铮。
  他还记得,周铮只哭了一声,就被人捂住了嘴。
  那时秦王也只有二十五岁,他有三位嫡子,奉诏全部进京。
  而秦王离开京城的时候,却只带走了三子周铮。
  世子周镇、次子周钧都被小皇帝留在了京城。
  小皇帝刚刚失去了祖父和父亲,堂兄弟们要多陪陪他。

  于是小皇帝下了圣旨,除了膝下尚无子嗣的桂王,豫王、燕王、秦王,各将儿子留在京城。
  五岁的小皇帝当然还不会下圣旨,这圣旨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崇文元年八月,有人密奏豫王周栎图谋不轨,朝廷派老护国公的侄儿杨勤率兵突袭豫王府,周栎被贬为庶人,与两个儿子一起在离京途中暴毙而亡;
  桂王周梓性情暴燥,崇文二年三月,有人在京城击鼓鸣冤,控诉周梓残害百姓。四月,周梓在广西被贬为庶人,八日后,周梓自尽;
  燕王周棹战功赫赫,手下更有一支号称虎狼之师的鞑子军,崇文五年十月,年仅三十二岁的燕王在指挥作战时死于冷箭之下,同年,在京城为质的燕王世子死于风寒,只有六岁的次子袭爵,改封燕北郡王。

  一年后,朝廷以燕北郡王年幼,无力统领燕北军为由,封杨勤为燕北大都督,原燕王所辖军队除王府留用的一千府兵以外,全数归杨勤统率。
  安昌侯李永基早就不上朝了,但却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连逢年过节的宫宴也不去的。
  太祖皇帝的几个儿子中,除了他看着长大的太子,就属燕王和他最熟。
  燕王十七岁第一次上战场,就是跟着他的。
  李永基至今也还记得太祖皇帝对他说的话:“给朕看着老三,带他活着回来见朕。”
  那次他把三皇子带回来了,后来三皇子成了燕王,威风凛凛所向披靡的燕王。
  可是他却再也没有看到燕王活着回来,燕王死了,死得不明不白。
  冷箭?笑话!
  燕王世子,一个小牛犊子似的壮实小子,只是小小的风寒,不到三天就死了,谁信!

  豫王和桂王这两个只会吃喝玩乐的,死了就死了吧,燕王可是令胡虏闻风丧胆的英雄啊,也死了,下一个就是秦王了吧。
  秦王周桓......太祖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所出,拥有前朝皇室血统,传闻太祖皇帝批阅奏章时也要把年幼的周桓抱在膝上。
  秦王镇守西北多年,他的兵力甚至比燕王还要多,太皇太后和杨家用了五年的时间才敢对付燕王,李永基估摸着,差不多还要五年,他们才能像对付燕王那样,扳倒秦王。
  可是这也才三年,他们就动手了。
  “父亲,您和商轩是怎么说的?”李冠中问道。

  “我说?我说秦王世子薨了啊,这都好几年了,我哪里记得啊。”李永基自嘲地说道。
  李冠中苦笑,老父亲这装糊涂的本事倒是不小。
  几年前去世的,是秦王的次子周钧。
  秦王正妃病重,不久人世,秦王上书奏请,请圣上开恩,让次子周钧回西北侍疾,以尽孝道。
  说白了,就是想让秦王妃临死前见儿子一面。
  世子是肯定不能回来的,而次子要回来,影响不大。
  太皇太后当时就准了,让周钧即日离京。

  周钧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他离京的第三天突然心口疼,他急着要去见母亲,不肯停下就医,随行的人只好让他改坐马车,刚刚走出百余里,马车里便传出贴身内侍的惊呼,待到其他人赶过去,周钧大口喘着粗气,瞳孔已经散了,不到片刻就咽气了。
  日期:2019-06-13 07:2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