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的战歌——维京海盗传奇》
第2节

作者: 执着的尘埃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1-17 19:57:40

  第一章:通往瓦尔哈拉之路
  无论是好命运还是坏命运,
  我系上绳索,将歌声唱起。
  我曾将系在树枝上的绳索编织,
  树木高大,枝繁叶茂,
  生长在树林里。
  树林的阴影下流淌着潺潺流水,
  溪水泛起明澈的涟漪
  姐妹,我将绳索给你,
  你可知该如何编制?
  他向瓦尔哈拉的英雄们呼吁
  将干枯的树枝,
  同那大树一道伐去。
  大树被砍去,

  溪水将永远干涸流尽!
  今天我在这里,
  将绳索系向岩石
  姐妹。我将绳索交给你,

  你可知该如何将绳索编制起?
  ————引自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指环第四幕:诸神的黄昏》
  美丽的北欧极光
  日期:2019-01-17 20:13:03
  关于“维京人”这个称呼的来源,分为两种看法:
  一个认为其本意是“港湾或者峡湾”。古代的北欧人聚居在空间狭小的峡湾之中,贫瘠的土地不足以供养不断繁衍的人口,于是没有足够土地的年轻人变成了驾船远航异域的商人和劫掠者。
  北欧峡湾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维京”一词原指“桨手轮班”。因为最早期的维京船只是没有后来那种显眼的大帆的,仅仅依靠桨手的轮番划桨来推动。
  两种意见中,第一种自然更加为人所认同。但似乎第二个说法也有其语源学上的依据。
  不论怎样,当古罗马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第一次向世人提到这些“野蛮人”时,他已经知道了他们所居住的大概位置,只是错误的将那里当做只是一个大的岛屿而非半岛。普林尼将这个“岛屿”起名为“斯堪尼亚”——也就是现在的“斯堪的纳维亚”的来源。
  而与老普林尼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则成这些人为“瑞尼人”——也就是“瑞典”的来源。

  在罗马人的眼里,这些“瑞尼人”“是出色的水手,武装到了牙齿、贪婪的获取财富;他们的船怪模怪样,而且两端都是船头……。”
  维京长船模型
  日期:2019-01-17 20:47:26
  对于那些已经生活在基督教时代的欧洲人来说,这些一头金发、浑身满是如尼文纹身、无论男女都佩戴着大量配饰(十世纪早期的阿拉伯学者伊本. 吕斯塔在其百科全书中写道:(维京人)的衣着总是干净的,男人们带着黄金手镯),并且身材高大(据考古分析,当时北欧人男子平均身高在1.77M,女子则在1.55M左右)——相对于当时欧洲和中东其他的人种而言——在水里尽显神通,确不擅长马上作战(早期维京人没有骑兵)的异教徒一定是十分怪异的存在。以至于很多神甫认为之所以遭到这些人的不断袭击是上帝对基督徒们不虔诚的惩罚。

  但实际上,这些异教徒与生活在英格兰和法兰克的日耳曼后裔都来自于今天的日德兰半岛(即丹麦)一带。
  日德兰半岛地图
  在罗马帝国的末代,一波接一波的日耳曼部落从日德兰半岛出发,向着高卢、不列颠、色雷斯、意大利和伊比利亚前进。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号:哥特人、法兰克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当他们离开困顿寒冷的家乡,开始分食罗马帝国庞大而颓败的身体时,他们日渐空旷的家乡日德兰半岛则为新的来客所占据——不同于靠着双脚徒步艰苦跋涉征服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这些新来客更喜欢乘坐快船驰骋于海上——他们就是后来的维京人。

  到八世纪时,这些维京人已经占据了欧洲最为苦寒之地:从日德兰半岛一直延伸至北极圈内的克尼夫谢洛登角,全长约1986公里。今天的挪威、瑞典和丹麦,以及格陵兰和冰岛,都是维京人的家园。依据冰岛史诗的记载,西元1000年左右,冰岛开拓者很可能已经发现了北美,并曾经在那里定居过一段时间。
  日期:2019-01-17 21:15:34
  维京人所定居的这些地方,是以往的文明之火从未到达之所。这里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为积雪所覆盖。
  相对而言,在流经日德兰半岛海域的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作用下,丹麦是当时维京人所占据的最适合生存的土地。每到夏天,这里芳草萋萋,林木苍翠。不仅如此 ,日德兰半岛与今天德国的西海岸相接,这样,半岛的西侧更成为了勇敢者积极向外探索的通路。
  维京长船的独特构造使其吃水很浅,可以轻快的驶入内河航道而不至于搁浅,这对于当时欧洲的其他民族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欧洲的基督徒们经常对突然出现在内河岸边袭击他们的维京人大吃一惊
  土地的贫瘠,耕地的狭小,天气苦寒,维京人从早期开始就习惯于不依赖于土地,而是依靠海洋为生。北欧高大繁盛的原始森林不仅在夏季提供了丰富的猎物,而且有着取之不尽的木材资源——这正是造船的好材料。维京人战船之所以可以在水面行动迅速,是因为他们造船不用铆钉和支架,也不采用罗马式的多层甲板结构。维京长船往往由取自当地所产的橡树板叠接而成。维京人中间没有专门的造船技工,但是他们似乎人人都是造船的行家里手。他们总是凭经验选择最好的原木,从不用那些已经风干了的木材。因为在海洋中航行之时,原木制成的板材韧性要高于干燥后的木料,可以随着风浪适当的弯曲,而不会折断。

  现代人复原的维京船,部分采用了当时的木板叠接技术制造
  8世纪时,维京人就发明了龙骨——这就使得船身强固稳定,哪怕跋涉重样也无所畏惧。而且有了龙骨,船体上就有了安放固定桅杆的基座。维京人开始安装巨大的风帆——帆布一般是由条纹布做成的,人们将其染成蓝色、紫色或者红色。为了赐福于自己的船或者船上的勇士,船头往往刻有北欧如尼文写成的咒语。
  复原的维京长船:可见高耸的船头和矗立着的主桅杆
  日期:2019-01-17 23:41:28
  正如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热爱他们的战马,维京人也热爱他们的战船。

  事实上,当时的维京吟游诗人确实将维京长船称之为“海上的骏马”。但事实上,它们更像是海上的群狼——这这好也是那些维京人入侵的受害者们给这些北方人起的绰号。在北欧神话中,海狼是生活在人类和神族住所之外,总是伺机侵夺的黑暗力量。
  陈列在博物馆中的维京长船复原物
  在维京人时代,远航的船只主要分为商船和战船。战船雕刻有龙头,被称作“长船”。一般维京长船最多可以装载100个携带武器的人,但其实只需要区区15个人,就可以自由的驾驶长船纵横海上。
  在不满员的情况下,长船上的空间很是富裕,容得下维京人四处劫掠的所得。船体是有层层叠加的船板密接而成,丝毫无惧于大西洋的惊涛骇浪。
  但是由于维京长船一般没有船舱,所以水手和战士们全部暴露于风雨之中,海上天气恶劣之时更是苦不堪言。但是自幼生长于苦寒之地的维京战士有着刚劲铁骨和被贪婪驱使着的火热雄心,足以战胜一切艰难困苦,所向无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