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刘裕拓跋珪卷)》
第3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什翼犍身材魁梧,相貌威猛,战争让他失去一只眼睛,看上去狰狞可怕。他是拓跋鲜卑人的硬汉子,一位声威显赫的国王,有着一颗宽容的心。鲜卑拓跋部在他手里达到无上的光荣。代国疆域东自秽貊(在今朝鲜江原道),西及破落那(中亚西亚草原上的部落国家),南距阴山,北尽沙漠,成为塞北草原强国。

  和草原民族征服者建立的国家一样,代国是部落联盟。鲜卑拓跋部的兴起,并非简单赶走当地牧民,夺取牧场。而是通过联姻和军事征服象滚雪球一样,以拓跋鲜卑人为核心,合并其它民族,组成联盟。代国联盟包括拓跋鲜卑人、乌桓人、匈奴铁弗人、匈奴独孤人、匈奴贺兰人等许多草原部落。
  拓跋鲜卑取代昔日大匈奴,成为草原和沙漠的主人近百年。他们纵马扬鞭驰骋塞上,漠然注视着长城内一个又一个王朝如昙花般盛开败落,他们的马蹄踏上过中原的土地,却不肯留下来。
  上天给过拓跋人机会,可他们没有珍惜。
  东晋十六国时代是英雄辈出的岁月,说遍地英雄决不为过。氐族前秦国崛起关中,天王苻坚在明相王猛辅佐下一统北方。
  命运不让拓跋珪平平静静当一个小王子。拓跋珪出生短短五年后,匈奴铁弗部叛离代国,引领前秦帝国甲兵出塞,一个强大的草原王国转瞬间土崩瓦解。拓跋珪亲眼目睹王国衰落,亲身经历国破家亡的苦痛。
  前秦帝国军队进入大草原,代国兵败如山倒。母亲贺氏带着年幼的儿子们从乱军之中夺路北逃,翻越阴山山脉,走过大沙漠,躲过蒙古高原野蛮人劫掠,历经重重磨难,来到漠北。
  前秦军队退回黄河南岸,母子们重返阴山,回到七介山。七介山在哪里呢?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境内。
  喘息未定的贺氏母子再次经历一场血雨腥风。前秦大军压境的危难关头,拓跋珪的叔叔拓跋实君发动政变,残忍杀死老代王什翼犍的五个儿子,只有小儿子拓跋窟咄和孙子辈的小孩们幸免于难。内乱给前秦军可趁之机,代国因此亡国。
  大草原由许多部落构成,代国不过是部落联盟罢了。代国瓦解,草原四分五裂,拓跋珪母子来到贺氏娘家部落贺兰部避难。后来,前秦帝国任命独孤匈奴人刘库仁主持原代国地区事务,因刘库仁是什翼犍女婿,贺氏带着儿子们由贺兰部辗转来到独孤部依附刘库仁。
  拓跋珪从尊贵的王子沦落为普通牧民,要和牧民那样忍受饥饿,忍受草原恶劣气候带来的种种困难。做为家中的长子,这个未来蒙古和华北的征服者不可避免的亲自带领同母异父的弟弟拓跋觚,还有继父留下的两个弟弟拓跋仪、拓跋烈,打猎、捕鱼维持生计。
  幼年颠沛流离、寄人蓠下的艰难生活给拓跋珪留下深深的烙印。应付生存所需要的智慧和毅力在他心中扎下了根,战争、苦难、血与火的经历养成果断、残忍、冷酷的性格。
  做为一名王子、高贵的拓跋鲜卑王族,少年拓跋珪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光复故国,恢复拓跋鲜卑的荣耀。但前秦大帝国是那样的强大,七年光阴平静渡过。拓跋珪12岁了,一场伟大的会战打破宁静的生活,让血液重新沸腾。
  草原已无大匈奴

  公元383年,决定南北两大帝国命运的淝水战争爆发。前秦天王苻坚征调北方百万大军向江淮挺进,意图一战征服江南,统一天下。
  战争的结果令所有人大跌眼镜,足以投鞭断流的北方数十万铁骑惨败淝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前秦军千里大溃败。
  东晋军队出师北伐,氐人统治下的丁零人、乞伏鲜卑人、慕容鲜卑人、羌人趁机起兵,各自建立王国,北中国分崩离析。
  消息传到塞外,代国的遗臣、鲜卑拓跋部的贵族们欢欣鼓舞,因为他们看到重新成为主人的希望,更为鼓动人心的消息是前秦任命的草原统领者刘库仁之死。
  刘库仁本名叫做独孤没根,非鲜卑人,而是匈奴人,属匈奴独孤部,原代国的南部大人。代亡后,投降前秦。
  独孤部是匈奴的一支,匈奴男人和鲜卑女人通婚繁衍起来的部落。部落姓氏为独孤,北魏孝文帝汉化改姓,独孤依匈奴人的习惯改姓刘。隋文帝杨坚和唐代宗李豫的皇后以及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均出自这一部族。

  蒙古高原有大大小小许多部落,较大的有鲜卑拓跋部、匈奴独孤部、匈奴贺兰部、匈奴铁弗部、柔然、乌桓、高车诸族。前秦帝国打败拓跋鲜卑人,把草原一分为二,交还给匈奴人打理。
  塞北重新成为匈奴人的天下,蒙古高原为两大匈奴部族首领控制,一个是匈奴独孤部刘库仁,另一个是匈奴铁弗部刘卫辰。他们以黄河为界,分为东西两方,平分大漠草原。刘库仁做为秦国的振威将军、关内侯,受命管理前代国黄河以东的领土,负责监督拓跋人。他是代国老臣,匈奴独孤部有一定的势力,加上强大的前秦帝国支持,拓跋人对他甚为忌惮。

  淝水战后,慕容鲜卑的贵族慕容垂在河北复兴燕国,刘库仁征发塞上兵马出雁门关攻打慕容垂。草原牧民不乐远征,部下的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汉人在慕容鲜卑人阴谋策动下,发动叛乱,杀死刘库仁。
  蒙古高原的部落之所以在刘库仁手下规规矩矩,无非害怕前秦帝国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今秦国瓦解,刘库仁死掉,谁还会守规矩?塞北大乱。
  拓跋人想复国,必须找到正宗的代王继承人,这样才有号召力,人们把目光投向遗腹王子拓跋珪身上。
  代国王位继承人没有定,拓跋实君发动叛乱,老代王什翼犍的儿子们几乎死绝。苻坚以大逆不道罪车裂拓跋实君,只余下幸免于难的小儿子拓跋窟咄,被前秦军押送长安。什翼犍的孙子辈留在草原上,拓跋珪年长,当仁不让成为第一继承人。
  遗腹王子拓跋珪从小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刘库仁很看重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告诫儿子们说:“此儿有高天下之志,必能恢隆祖业,你们一定要尊重恭敬。”刘库仁的话意味深长,长久以来,拓跋部一直统治蒙古高原,势力很大。这句话意在安抚拓跋贵族暂时别闹事,等拓跋珪长大,我把权力归还你们。拓跋珪复兴代国之前刘库仁先死了,话的真伪也只有天知道。

  刘库仁死后,弟弟刘眷当上部落首领,草原马上经历一次战乱。匈奴贺兰部和匈奴铁弗部相继向独孤部发起进攻。战争吹响匈奴人争霸草原的号角,三部匈奴混战,孤独部实力明显高出一筹,两战两胜。
  外部敌人打败,内部却同室操戈。刘眷儿子刘罗辰先看出来,对父亲说:“近来征战所向无敌,然而对于心腹之患,要及早除掉!”刘眷问:“谁是心腹之患?”刘罗辰说:“堂兄刘显是残酷无情的人,早晚必将作乱。”刘眷不听,你瞎说,我是他叔叔。
  刘显是刘库仁的儿子,刘罗辰没看错,人们争权夺利真不管你是叔叔还是大爷。刘显杀掉毫无防备的刘眷,自立为匈奴独孤部的首领。
  如今的草原可以说,三分天下。匈奴铁弗部控制西部草原;匈奴独孤部控制中部草原;匈奴贺兰部控制东部草原。很多匈奴人天真地认为属于大匈奴的时代又回来了,只有刘显保持着清醒头脑。刘显比叔叔强,是块材料。他知道,如果想恢复匈奴人在草原的霸业,必须压制住拓跋鲜卑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