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10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唐高宗李治竟然也同意了,马上让上官仪起草废皇后的诏书。这个时候,武则天的情报网发挥了作用,安排在唐高宗左右的眼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告诉武则天第一手消息(左右奔告于后)。
  “什么!皇上要废除本宫?”武则天心里想道,“那还得了!”武则天风风火火的跑去找唐高宗,而唐高宗李治这边,诏书刚刚写好,墨水都没有干,就看到怒气冲冲的皇后跑来了。李治心里有点紧张。武则天一看桌子上的诏书,才知道情报不假,皇上动真格的了。深知唐高宗性格的武则天恩威并施,先是一哭二闹,陛下,妾那里做的不好,陛下指出来,妾改正就行,怎么动不动就要废了妾,天理何在。然后又质问皇上:我到底犯了什么错!

  被皇后这么一扰乱,李治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废掉她了,看到皇后这副不给出理由不罢休的架势,一下子就怂了,说道:“朕没有想废除你,是上官仪出的主意。”上官仪真的是没处说理了,陛下,还没过河就拆桥了,这…
  按照武则天一贯的做派,上官仪这回是在劫难逃了。武则天派许敬宗查办上官仪,然后查出了上官仪和王伏胜串通李忠谋反!谋反罪名一出,上官仪和他儿子上官庭芝还有王伏胜一律处以极刑。但是武则天却放过了上官家的一个才女,更是把她培养成了自己人,这个后面会提到,那个被武则天放过的才女便是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
  日期:2018-07-24 19:16:53
  第九章 泰山上,风头出

  唐高宗废除武则天的念头打消后,武则天就找唐高宗李治谈话。
  “陛下,您一直是个好皇帝,大唐在您的统治下,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英国公李勣对您说过:‘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只不过您耳根子软,容易被别人误导,幸亏妾及时打听到了消息,不然妾已经被陛下打入冷宫了。”武则天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是哽咽的,还流下了“真诚”的泪水。唐高宗确实耳根子软,听不得这种矫情的话,一时间全忘了武则天的过错,很快就原谅了他。
  良久,李治将武则天拥入怀中,说道:“朕糊涂,以后不会了。”这个时候的李治被武则天一番话说的无地自容,找不到台阶下。
  既然你找不到,那武则天帮你搭个台阶。武则天推开李治,严肃的说:“陛下,不如让妾跟您一块儿上朝,万事咱们一起参详。”

  李治思索了一会儿,为难地说道:“好…好的吧。”
  就这样,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
  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武则天垂帘听政之后,大事小事都自己裁决。天下大权都在武则天手里,生杀、迁黜都要经过武则天同意才能形成正式文件。咱们的唐高宗李治只有频频点头称是的份儿了(上拱手而已)!当时的人称皇上皇后为“二圣”,看来在他们眼里,皇后已经和皇上平起平坐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李治是没有想到的,作为大唐的正统国君,一直以来都是发号施令,没想到这回被老婆看的死死的。李治心里那个憋屈呀,可是又拿武则天没办法,李治甚觉这个皇帝当得越来越没意思。
  有意思的事情来了,武则天垂帘听政大概一年时间,突然想再出一把风头,那就是封禅泰山。我们知道,封禅是一个非常隆重的礼仪,相当于天子告诉上天,我没有辜负上天的期望,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当年,文武百官劝李世民封禅,后来由于一场天灾,封禅之事不了了之。现在,咱们的武则天上表劝李治封禅。
  李治暗道:“当年父皇没有封禅,朕何不遂了父皇的心愿,也让父皇知道,朕比他厉害。”李世民在李治眼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认为处处不如父皇李世民,这回能达到李世民没有达到的成就,怎么会不高兴?好,那就封禅!
  仅仅同意封禅可不行,您还得同意让皇后参加封禅大典呀,不然我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本来封禅没有皇后的事,祭祀皇天由皇上配享,祭祀后土由太后配享,皇上首先献上祭品,这是初献,然后公卿大臣献上祭品,这是亚献。武则天不愿意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封禅大典,于是对李治说:“陛下,本来祭祀后土由太后配享,可是长孙太后英年早逝,而且亚献由公卿献祭,这恐怕不合适吧。妾作为长孙太后的儿媳妇,没有尽到孝道,不如让妾主持亚献,也好弥补妾不曾孝敬长孙太后的遗憾。”场面话说得不错,不过除了李治谁相信。

  李治可没管那么多,见老婆说的有理有据,就答应了,并且下诏让皇后主持亚献!
  道具组(祭品)就位,群众演员(各国使臣)就位,服装就位,主角(唐高宗和武则天)就位,开始!
  麟德二年,十月。一切都就位之后,李治亲自率领大队人马前往泰山。根据史料记载,这次的群众演员队伍十分庞大,连绵数百里(当然有夸张的成分),车驾、道具等数不胜数,以至于给全国交通造成严重堵塞(填咽道路)。大队人马足足两个多月才到泰山脚下。
  李治站在前面,接受着百官的跪拜,各国使节的朝贺,真是感觉非常有面子。
  第二年,也就是乾封元年(666年),是不是感觉李治很六,这个年份选的。正月初一,全国人民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李治和他的文武百官没有放假,正在泰山上举行这一盛大的礼仪。

  正月初三,李治初献完成,接下来,女主角武则天登场。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封禅典礼(闹剧)。女主人公武则天一改封禅大典的严肃,安排后宫的人载歌载舞,花团锦簇地拥着武则天到封禅台。
  文武百官看到这个皇后把隆重严肃的封禅大典搞的跟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又好气,又好笑。个个瞪大眼睛看着皇后在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下上了封禅台。
  武则天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她这次封禅,她在乎的是给当官的确切的好处。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武则天要给足这些官员好处,这样他们才会拥戴。于是,武则天鼓吹李治给在场的文武百官加官进爵。李治正高兴着呢,自然是说什么都答应。
  一道圣旨下来,在座各位三品以上的进爵,四品以下的加官。这可高兴坏了随行的大小官员,出来泰山走一趟就官升一阶,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砸在了头上,赶紧谢恩呀,是不是突然加官进爵高兴地都忘了谢恩了。
  一大片官员跪倒在地,口称:“谢主隆恩!”武则天理所当然的接受了所有人的跪拜,你们好好看看,是谁给你们切实的好处,是你们的武皇后!
  这次封禅回来以后,满朝都是穿红色官服的人…
  封禅大典之后大赦天下,改元乾封。虽然是大赦天下,流放的人却没有被赦免,当然包括前面行为猖獗而被流放的李义府了。
  听说皇上和皇后在泰山进行了封禅大典,要大赦天下了。流放在外的李义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满怀期待,终于有翻身之日了。可是,不管他怎么等待,一直没有等到赦免他的圣旨下来,李义府觉得非常奇怪,莫非是圣旨还在路上?

  “你们还不知道吗?皇上赦免了很多犯人,唯独咱们这些流放的人不能回去(唯长流人不听还)!”李义府知道这个事情后,愤愤不平,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长安城再找李治理论一番。
  李义府被流放以后,百官虽然觉得出了一口恶气,但是还对李义府非常忌惮。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万一李义府这老贼朝廷还有人,背后给人一刀,总会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次皇上大赦天下没有赦免李义府,百官都是心里高兴,嘴上只字不提。
  咱们的李大人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整天忧心忡忡,忧愤难平,终于是忧虑成疾,病死在了外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