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轶事第二部:千古女皇》
第2节

作者: 小六如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于武则天的到来,萧淑妃确实失宠了,王皇后认为她达到了目的,于是在李治面前说武则天的好话。不过王皇后很快就知道慌了,武则天不仅压倒了萧淑妃,甚至有压倒皇后的势头,为什么呢?武则天被拜为昭仪!而且没多久就成了昭仪(未几大幸,拜为昭仪)!王皇后有失宠之势!
  本来王皇后是想借助武则天来打倒萧淑妃这个竞争对手。王皇后起初没怎么把武则天放在眼里,她认为武则天不过是感业寺的尼姑,还是先帝的才人,出身商户家庭(武士彠曾经为木材商人),按理说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足以与自己抗衡,陛下新鲜劲过后,中心自然会转向皇后。可是王皇后没想到,这个先帝的“武才人”一下子变成了皇上的“武昭仪”!
  武则天成了武昭仪,王皇后和萧淑妃都被冷落了。后宫和战场一样,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两个同样失宠的人就联合起来,共同挤兑武则天。王皇后既然行动了,武则天不可能不采取手段,同样也是向李治进谗言,排挤王皇后。
  武则天没有刚入宫那样讨好皇后了,现在我是武昭仪!武则天倾心结交皇后不喜欢的人,而且她刚入宫广结善缘,人都觉得此人不错,于是很多人为她提供王皇后的动向。
  王皇后既然出身名门望族,背后也是有人撑腰的,毕竟皇上要行废立皇后的事,肯定有一大堆人不同意!这一个监视王皇后的一举一动,那一个行为规规矩矩。双方有打持久战的趋势。打拉锯战,王皇后一定不怕,名正言顺的皇后,大家闺秀的性格,只要不犯大错,不可能轻易被废!拉锯战——王皇后占优势。
  武昭仪!来吧!
  皇后暂时失宠,但绝不会让你轻易打败!

  日期:2018-07-21 14:16:17
  第二章 谁扼公主?
  打拉锯战,武则天绝对不是王皇后的对手,武则天也很明白这个,不过能有什么办法扳倒王皇后呢?武则天虽然有情报网,宫女们时不时给武则天汇报,王皇后今天做了什么,可是王皇后做的事虽然无聊,却怎么也没有错误,真是个守规矩的大家闺秀!
  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一女,李治视为掌上明珠。武则天脑子里有着一个很可怕的想法。也正是这个动机,让武则天成就了千古帝业,当然也背上了骂名!我想我就不卖关子了,大家肯定也想到了,武则天扼杀了小公主,自己的女儿!
  武则天生了个女儿,皇后作为六宫之主,自然会去看望,显示出母仪天下的大度。不过皇后没多大兴趣,她与武昭仪正处于斗争时期,怎么会对武昭仪的女儿有什么好感,没多久就离开了。武则天狠下心来,进入小公主房间,将她活活扼杀!果然成就大业要有非常人的残忍!

  李治工作回来,就要去看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武昭仪见皇上来了,装作欢笑相迎。可是当她揭开小公主的被子一看,不得了!公主已经没了呼吸!武昭仪开始很惊慌,惊慌之余还不忘记问刚才谁来过。宫女们都知道,公主死了,自己难逃干系,刚才来过的人除了武昭仪就是王皇后,小公主是武昭仪的亲生女儿,武昭仪不可能会杀了她,所以呢,宫女们都回答刚才王皇后来过。
  武昭仪痛哭流涕,悲不自胜。皇上李治呢,也是一头雾水,顿时懵圈了,不过马上就怒了,大怒!盛怒之下,自己姓什么都能忘还会去分析小公主怎么死的吗,唐高宗李治大怒道:“后杀吾女!”皇后的地位在李治心目中可以说是一落千丈了,由是有废立之志,但是废立皇后可不是容易的事,最怕的就是大臣不同意。
  其实李治冷静分析一下,王皇后又怎么会杀了小公主呢?不过当时武昭仪和王皇后斗的不可开交,王皇后见到武昭仪的孩子,心生恶念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很容易将矛头指向王皇后,武昭仪的嫁祸王皇后可以说是非常成功。
  但是,李治如果仔细想一下,王皇后做事从来都是规规矩矩,怎么可能突然会有杀人的胆子,就算有,王皇后也不会想不到,小公主死了,嫌疑最大的不就是自己吗?
  其实关于小公主如何死的也有不同的记载,有的书上记载小公主属于自然死亡,只不过武则天利用了小公主的死。还有记载是前面提到的武则天扼杀了小公主,个人认为后面一种比较可信。
  废立皇后
  武昭仪成功的诬陷了王皇后,李治就生出了废立的念头,如果皇后连朕的女儿都能杀,怎么母仪天下!李治怕大臣不同意,先去拜访他的舅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托孤重臣,又是李治的舅舅,位高权重,连皇上都要让他三分,只要说服了长孙无忌,其他大小官员不愁不同意。于是李治就和武昭仪出发了,去长孙无忌家里。
  李治和长孙无忌把酒言谈,长孙无忌多精明,一看皇上和武昭仪都到自己家里,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皇上一定有事!不过长孙无忌不动声色,继续和李治闲聊。李治喝酒喝到兴处,觉得时候差不多了,该抛出话题了,不过李治先不说废立皇后的事,首先给长孙无忌的儿子封官,封为朝散大夫。这是个从五品官员,绝对不小的官。按照唐朝的官吏制度,五品官员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五品以下的官员只能自己领到俸禄,不能封妻荫子,而五品以上官员不仅能拿俸禄,还可以封妻荫子。唐太宗曾经下令:五品以上官员穿红色衣服,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衣服。如今有个成语“大红大紫”,恐怕就是由此而来。长孙无忌更加确定李治有事要帮忙,不然怎会凭空给我好处!别急,李治的好处还没完,李治拖来十车金银珠宝赐给长孙无忌!当然李治知道,长孙无忌家里有钱,这么点金银入不了他的法眼,主要是给他儿子封官!

  好处摆出来之后,李治觉得有底气了,对长孙无忌说:“舅舅,您看皇后没有子嗣,不如……”不用完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长孙无忌猜也猜到了,不过长孙无忌还是不动声色,扯开话题,和李治说别的,这摆明是不同意!只不过没有明说,长孙无忌在政坛混的时候,李治还穿开裆裤呢,怎么可能是这老油条的对手!李治数度想开口说这事,都被长孙无忌给扯开了。
  皇上和武昭仪碰了一鼻子灰,长孙无忌架子在那端着,李治心里很不爽。武昭仪仍然不死心,又让她的母亲杨氏去跟长孙无忌说,长孙无忌仍然不许。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去劝说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甚至破口大骂!

  武则天知道现在要长孙无忌低头太难,于是准备继续向王皇后发难。武则天诬陷王皇后和她母亲柳氏在宫中行“厌胜”。所谓“厌胜”,就是一个人偶上写着谁的名字,然后用针去扎,就是诅咒这个人。在宫里,这些事是绝对禁止的!结果呢,皇后的地位又下降了,而且李治下令皇后的母亲不能再入宫。
  那么,所有官员都不会支持武则天吗?也不是。当时有个官员叫李义府,李义府这个人经常脸上笑嘻嘻的但是背后又给人使绊,“笑里藏刀”是对他最好的称呼。时人管他叫“李猫”。李义府得罪了长孙无忌,皇宫是待不下去了,被贬为壁州司马。皇上圣旨还没下来,就有人对他说:“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犹豫不决的原因就是宰相班子不同意。如果你能支持武昭仪,定能转祸为福”李义府深以为然,于是上疏请废王皇后立武昭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