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无名——讲述封神背后的故事》
第29节

作者: _六铃使者_
收藏本书TXT下载
  应该说,就当时的军政形势而言,关于这个西伯侯姬昌的处置问题,当真是教人难以决断。
  首先,杀不得。
  就政治方面而言,姬昌刚刚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天命解释权,风头正劲,如果纣王一意孤行,必欲除之而后快,那么他极可能会因这明目张胆的逆天之举而招致众叛亲离的下场。
  就军事方面而言,杀掉姬昌,就意味着纣王将不得不面对四面受敌的困境。
  其次,放不得。
  费仲说得不错!东南之乱,已是箭在弦上,倘赦姬昌回国,即如放虎归山,必成大患,且他口衔天命,一旦起事,必为天下诸侯之首,又岂会善罢甘休?如此一来,纣王还是不得不面对四面受敌的困境。
  杀是四面受敌,放也是四面受敌,难道纣王当真就无法摆脱这四面受敌的命运了?

  姬伯量大,有百杯之饮,正所谓知己到来言不尽,彼此更觉绸缪,一时便不能舍。正欢饮之间,只见费仲、尤浑乘马而来,自具酒席,也来与姬伯饯别。
  看来,为纣王逆天改命,费仲从不敢轻言放弃。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姬昌有百杯之饮,其酒量之大,其实远在不胜酒力的纣王之上。所以,姬昌与纣王,这二人之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好色贪杯之徒?不言自明。
  费仲曰:“请问贤侯,仲常闻贤侯能演先天数,其应果否无差?”姬昌答曰:“阴阳之理,自有定数,岂得无准?但人能反此以作,善趋避之,亦能逃越。”
  杀也好,放也好,对付姬昌,关键就在于要破解掉他身上的天命解释权,唯有如此,纵然是四面受敌,至少在天道人心上,纣王依旧是万世一系的商天子。但是,欲破姬昌之天命解释权,就必先解开他演先天之数的奥秘。于是,费仲与尤浑便借饯行之机,来探神算子姬昌的虚实。

  仲又问曰:“其数应在何年?”姬伯曰:“不过四七年间,戊午岁中甲子而已。”
  费仲先问天子休咎,得到的答案是,国家气数已尽,天子不得善终。紧接着,费仲又问亡国之期,于是姬昌便说出了这个四七之数。
  然而,就在听完姬昌的这个说法之后,费仲与尤浑的反应,却是十分地耐人寻味。
  费、尤二人俱咨嗟长叹,复以酒酬西伯。
  这咨嗟长叹后的以酒相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失魂落魄之际的掩人耳目,还是无可奈何之后的借酒浇愁?都不是。

  实际上,费仲与尤浑的这个反应,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喜悦之情。
  为什么是喜悦之情?还不是为了那四七之数!
  这四七之数又有什么可喜之处?想来杜太师家照壁上的那首二十四字谶诗早已是满城风雨了,其中的戊午岁中甲子之预言,更是尽人皆知,所谓四七之数,又何须你姬昌来装神弄鬼!
  所以,费仲与尤浑见他竟演出这么个尽人皆知的先天之数来,忍不住就心头一喜:原来你姬昌就是这么蛊惑人心的!
  但这四七之说,到底是事属该然,还是他投机取巧?费仲不敢肯定。

  于是,万全起见,这二人又试探了姬昌一次。
  日期:2018-09-28 22:34:00
  少顷,二人又问曰:“不才二人,亦求贤侯一数,看我等终身何如?”姬伯原是贤人君子,那知虚伪,即袖演一数,便沉吟良久,曰:“此数甚奇甚怪!”费、尤二人笑问曰:“如何?不才二人数内有甚奇怪?”昌曰:“人之死生,虽有定数,或瘫痨鼓膈,百般杂症,或五刑水火,绳缢跌扑,非命而已。不似二位大夫,死得蹊蹊跷跷,古古怪怪。”费、尤二人笑问曰:“毕竟如何?死于何地?”昌曰:“将来不知何故,被雪水淹身,冻在冰内而死。”

  这一次,费仲与尤浑所提之事,便是他二人的归着问题。
  真是天可怜见!姬昌哪里会什么演先天之数的神技?但他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装模作样地推演了一番,又煞有介事地支吾了一阵,就胡诌了一个冰冻而死的批语。他这么胡诌乱批不要紧,可就难为坏了后来应验的姜子牙。想那冰冻岐山之役,着实是大费周章。
  对于这么个荒诞不经的归着,费仲与尤浑不过是一笑了之,并未上心。但话到说到这个份上,这二人很自然地就带出了姬昌本人的归着问题。
  费、尤二人乃乘机诱之曰:“不知贤侯平日可曾演得自己?究竟如何?”昌曰:“这平昔我也曾演过。”费仲曰:“贤侯祸福何如?”昌曰:“不才还讨得个善终正寝。”
  一提到自家的归着问题,这姬昌倒也毫不含糊:寿终正寝。当然,这个结论究竟是怎么来的?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费仲与尤浑问罢了三方归着,便急匆匆地,就告辞回宫去了。
  可问题在于,费仲与尤浑不就是来探姬昌虚实的吗?为什么不继续试探下去?莫不是已然得手了?
  二臣奏曰:“姬昌怨忿,乱言辱君,罪在大不敬!”
  难道这就是费仲口中所说的虚实?非也!这是杀人的罪名,但绝不是姬昌的虚实。
  费仲曰:“臣二人也问他,他道善终正寝。大抵姬昌乃利口妄言,惑人耳目,即他之死生出于陛下,尚然不知,还自己说善终。这不是自家哄自家?即臣二人叫他演数,他言臣二人冻死冰中。只臣莫说托陛下福荫,即系小民,也无冻死冰中之理。即此皆系荒唐之说,虚谬之言,惑世诬民,莫此为甚。陛下速赐施行!”
  此处可知,费仲口中的所谓虚实,其实是指推演神技之真假,而不是忠君爱国之有无。
  仔细分析一下那三场有关个人归着的试探,就不难明白,费仲的确是自以为探到了姬昌的虚实。
  实际上,关于纣王、费仲及尤浑三人的归着问题,或有投机取巧之嫌,或有荒诞不经且无从验证之弊,但唯独对于姬昌本人的归着问题,纣王是握有主动权的,所以姬昌说自己会寿终正寝,在费仲与尤浑看来,这简直就无异于痴人说梦。只要纣王一声令下,你姬昌就一命呜呼了,还谈什么寿终正寝!也正因为如此,在费仲的眼里,神算子姬昌不过就是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罢了。
  王曰:“传朕旨:命晁田赶去拿来,即时枭首,号令都城,以戒妖言!”
  勘破了神算子姬昌的故弄玄虚,纣王这是要对他痛下杀手了吗?错!这个时候,纣王还当真就不敢轻易地与西周政权彻底决裂。
  王怒曰:“你还在此巧言强辩!你演甚么先天数,辱骂朕躬,罪在不赦!”昌奏曰:“先天神农、伏羲演成八卦,定人事之吉凶休咎,非臣故捏。臣不过据数而言,岂敢妄议是非?”
  姬昌再次回朝之后,纣王就直指他借推演之名行欺君之实,是罪在不赦。纣王此举,其意甚明,就是要破解掉那所谓的天命解释权。但姬昌也毫不示弱!他自称推演神技,乃三皇帝主所传,名正言顺,并非虚有其事,妄议是非。

  日期:2018-09-29 23:12:13
  纣王急视,见黄飞虎、微子等七位大臣进殿俯伏,奏曰:“陛下天赦姬昌还国,臣民仰德如山。且昌先天数乃是伏羲先圣所演,非姬昌捏造。若是不准,亦是据数推详;若是果准,姬昌亦是直言君子,不是狡诈小人,陛下亦可赦其小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