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56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16 20:22:38
  编外的知识补充:聊聊隋朝的户籍制度
  隋朝初年,杨坚沿袭北朝的旧制,在京城设置四个地方管理组织:里、保、闾、族,一把手分别是里正、保长、闾正、族长,大致的编制是五里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在京城以外,地方管理组织分为里、保、党三个级别,一把手分别是里正、保长、党长。
  里正,最早的管辖范围大概是一里地,在一里地之内居住多少户人家,他就管辖多少村民,很像城市里的街道办主任,或者村里的生产队长。因为每个朝代的人口数量都不一样,人口密度也不一样,因此里正管辖的户口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少的有几十户,多的也有上百户,没有一个准数。

  保长,手下管着五里地,有五个里正向他汇报工作,放到我们现在来看,很像是农村的村长,权力已经很大了。
  闾正或者党长,管着25里地,很像是地方的乡长或镇长,绝对是当地最有权威的存在,只要是县令大人不愿意过问的事情,党长说了算!
  城乡分割制度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来朝廷做出了新的规定: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律采取乡里制度,一百家为里,由里长(村长)管辖,五百家为乡,由乡正(乡长)管辖,再往上就是县令大人。
  里长、乡正肩负着几项重要的任务:1.协助朝廷统计户籍,包括户主,家中的人口数量,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等等;2.按照户籍信息征收赋税,征调徭役;3.如果民间有什么利益纠纷,由他们出面摆平,能不麻烦官老爷的,尽量别麻烦!

  在古代,户籍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朝廷的税收,战争的兵源都得靠它!
  隋文帝杨坚从北周皇族接管了政权,当时北周登记在册的户口只有360万户,900万人,再加上尚未统计在册的北齐户口330万户,2000万人。
  也就是说,北周朝廷看得见的户口是690万,人口2900万左右。
  杨坚表示,这并不是准确的数字,尤其是北周的户籍,水分很大。
  第一,豪门贵族只有一个户口,可户口下面却挂着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家庭,这些人都不用向朝廷缴纳税赋,明显不太合适,杨坚也不接受!
  第二,一般的农业家庭,女子基本上没有上户口,而成年的男丁结婚之后,也没有正式分家,大家都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从社会伦理来看,这样看起来很和睦,但是对朝廷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儿!
  585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索貌阅”。
  所谓的大索,就是清点户口,登记百姓的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
  所谓的貌阅,就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
  说白了,就是如今的全国人口大普查!
  什么搞法呢?
  由州县政府牵头,里长、乡正等基层领导拿着朝廷的户籍档案,一家家地调研访谈,摸清楚家庭的人口数量,男女数量,年龄,身体状况(缺胳膊少腿,残疾等等),没记录在册的,重新录入,已经死亡的,移除户籍信息!
  害怕里长、乡正和有钱人家互相勾结,搞权钱交易是不是?
  没问题,所有人都可以监督举报。
  比如,张三家的人口全部统计在册,朝廷要钱要人,他必须足额的满足。然而,李四家却偷偷向里长、乡正行贿,瞒报人口信息,逃税漏税。这个时候,张三同学完全可以向官府举报,如果情况属实,先流放里正再说!

  那挂靠户口怎么办?
  当时,三十家,五十家一户是常有的事儿,北朝东魏赵郡大户李元忠的家里,一度挂靠了几千个家庭!这对朝廷来说,百分百损失了一大笔收入。
  杨坚说了,家里成年的兄弟们分居过日子,别凑在一个屋檐下,不是还有一批堂兄弟、表兄弟嘛,全部都赶出去,自己立门户过日子,绝对不允许挂靠户籍。
  仅此两招,隋文帝就增加了164万人口,44万成年男丁。
  除此之外,隋文帝还采纳了高颖的建议,在全国实行“输籍之法”。
  由中央朝廷制定当年的户籍标准,比如家里几口人,几个男丁,拥有多少财产算上等户,全部量化处理。

  每年正月初五,由地方官员拿着朝廷的制表去核对每村每户的情况,确定当年需要征收的税赋,这样一来,基层领导和朝廷的富户合伙偷吃朝廷的钱粮,难度大大增加,再加上小老百姓在一旁虎视眈眈,基本上没什么灰色的操作空间。
  隋朝的农民需要承担租、调和力役三种义务。
  租:一对成年的夫妇(算一户)每年向国家交三石粟。
  调:种桑养蚕的地方,每年交绢一匹(相当于四丈长),绵三两;种麻的地区,交布一端(相当于五丈),麻三斤。
  力役:成丁的男子每年要服役一个月。
  当时,朝廷的征税标准比豪强要低不少,而且对劳动力的使用也减轻了很多,因此大部分的百姓都自愿投入到官府的怀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豪强贵族对经济的控制力,帮助隋朝统治者强化了中央集权。

  咱们可以算的出来,隋朝从北周和北齐接管了690户,2900万人,灭了陈朝之后,又得了60万户,240万人(也有学者说是1500万),再加上全国人口大普查,得了164万人(估算是30万户左右),因此开皇初年全国就有780万户,3300万人左右,剩下的人,基本上是正常的人口生育,自然增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