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人民群众能满意吗?当然不满意。你不修河,我可能以后就过不下去了,但是你修河,我现在就过不下去了。
民工饿着肚子,当然不干了。
很快,修河的工地上就开始流传一句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随后,这童谣越传越广,整个的黄河大堤上都知道了这句话。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一群民工很巧合的从黄河故道里挖出了一具石人像,这石像只有一只眼,而他背后就是那句广为流传的童谣。
整个工地陷入了沉默,非常可怕的沉默,因为现在大家的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件事,而大家对这件事的意见高度一致,一致到大家都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达,彼此都心知肚明了。
不久就传来了大家期盼已久的消息。
宋徽宗第八代孙韩山童宣告起义,称为明王,并号召各地的群众积极响应。
到这个时候,黄河大堤上的民工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宋朝的后人在领导人民起事。
这一切都是韩山童和刘福通二人领导组织的。
韩山童和彭和尚一样,也是一个传教士,他传的教叫作弥勒教,主要工作也是反元。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的后代,但是他家什么时候把赵姓改成了韩姓却没有明确解释,基本可以判断他是在胡扯。
至于刘福通,自称是大宋名将刘光世的后人,也基本上可以判断他是在胡扯。
刘光世有没有后人呢?有后人,但绝不是刘福通,而是一个更有名的人,叫刘基,民间更喜欢称呼他为刘伯温。
原来啊这“寒流”组合一直都在做着传教反元的秘密工作。听到了朝廷征集15万民工修河的消息后,他们敏锐的感觉到机会来了。于是就派人四处去传播前面说的那句童谣。
同时为了配合舆论,寒流组合还找人雕刻了那座石像,悄悄的埋在了黄陵岗这个地方。等到修河的人挖到这个地方,一下子把石像挖了出来,看到了背面的字,加上之前的童谣,现场效果那是相当的好啊。
要起事总得有个领头的吧,选谁呢?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就选韩山童吧。谁让人家是宋朝的后人呢。于是大家推举韩山童为明王,也定好了起兵的时间。
之后,就派人四处下发通知,告诉大家我们准备动手了,你们也赶紧准备吧。对于想跟着一起干的人,那自然没话说,大家都是好兄弟,等以后发达了,大家一起喝酒吃肉。
对于不想跟着一起干的人,那就告诉你,今天不跟着我干,明天我混好了就回来揍你。
大家一想,反正元朝政府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就是不跟着干,也不敢保证政府不揍我们,索性就干了。于是呼呼啦啦就一支队伍就拉起来了。
拉起一支队伍来是好事。但很多时候好事也能变坏事。队伍里的人多了,难免有些管不住嘴的,不知道怎么的,起事的消息走漏了。
元朝的很多地方政府尽管经常糊弄事,但这种情况还是不敢不管的。于是永年县的县长亲自带着县里的丨警丨察包围了白鹿庄。
起义军这时候正在搞起义前的庆典活动,毫无防备,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可怜的韩山童刚当了几天的明王就被擒遇害了。
刘福通看到这个情况,一想也等不到预定起义的日子了,索性就开始干吧。他虽然不是真的将门之后,但也确实还是有些军事才能的。在他的带领下,队伍突出了重围,而且出其不意的占领了颍州、上蔡、霍山等地。
一下子有了声势。黄河河堤上的民工得了消息,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一合计,杀了监工的河官,也跟着造起反来了。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都知道该做的事情,大家都不出头,等到有一个人出头了,大家就跟着一窝蜂的上。有了韩山童和刘福通的榜样示范作用,各地起义的队伍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在颍州一带活动的刘福通就不用多说了。在徐州一带活动的是李二,绰号叫作“芝麻李”;在湖北一带的是徐寿辉,当然这个徐寿辉只是一个名义领导人,他背后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老朋友彭和尚;在湘水、汉水流域一带活动的是布王三和孟海马,名字都很有特点……
因为起事的农民军头上都裹着红布,因此被称为“红巾军”或者“红军”,也有叫作“香军”的。
在这里顺便补充一个知识点,很多的影视作品甚至一些书籍资料里面都把起义的红巾军称为“义军”或者“民军”,这是不对的。就元末的农民起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来说,称为“民兵”、“民军”、“义兵”、“义军”、“乡兵”的都是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地主阶级武装,与起义的红巾军是敌对关系,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这样,前后几个月的功夫,起义的红旗已将插遍了大江南北。
元朝政府很蒙圈,这都什么情况啊?昨天还在喝酒吃肉,今天怎么就要喝我的血,吃我的肉啊?
日期:2018-07-07 17:10:29
10.大家为什么要反元(1)
其实,元朝得到这样的结果,完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活该。
如果要总体上给元朝政府一个评价,我也想只能给他两个字:扯蛋。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国家,国家的根本是“三农”问题。
历史上无论哪朝哪代只要能解决好“三农”问题那基本上就不会出什么大事。而所谓解决好“三农”问题简单说无非也就是发展好农业,管理好农村,治理好农民。
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发展。其实中国的农民普遍都要求不高,只要是农业生产搞好了,人民群众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忍冻挨饿,也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前提是占最大数的农民有地可种。当然,我说的是有自己的地可种。
如果是租种地主家的土地,具体情况我在前面介绍朱重八的老爸朱五四的时候讲过了,那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因为地主对于租种土地的佃户的盘剥是非常严重的,佃户除了要交纳国家征收的土地税收以外,还要向地主交纳田租,等于是两份支出,其压力可想而知。租种土地为应付一时之难,偶尔为之,或无不可,但长久如此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保证国家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占国家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中的绝大多数人有自己的土地可种。
不幸的是,元朝与此正好相反。
元朝政府的建立者是蒙古族人,我们都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事。蒙古人搞得不是农业,他们主要搞得是畜牧业。虽然凭着军事上的优势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政权,但是对于如何统治这个国家他们是毫无准备,也没有虚心学习的。
于是,元朝自一建立就存在十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蒙古人灭掉金国以后,占领了中国北方大量的土地,这本来是恢复农业生产的好时机,但是他们居然把大片的土地变成了牧场;在灭宋以后,侵占的大量土地都赏赐给了王公贵族;一些有势力、有实力的旧地主也积极跟蒙古人合作,乘机大肆兼并土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