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55节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袁绍的主意是:既然何太后挡在十常侍前面,那么解决何太后不就行了吗?怎么解决何太后呢?各镇外兵怕何进,何进怕何太后,何太后怕什么呢?怕外兵进京。这是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袁绍提议发檄文调各镇外兵以除阉宦的名义进京,以此向何太后施压,不由得何太后不听从。
  袁绍剪刀石头布一定玩得很好,但他忘了,一旦脱离了某些特定环境,游戏规则便不再奏效。何进对各镇诸侯的制约力,是因为诸侯不能脱离地方。
  何进一拍大腿:“此计大妙!”
  再也没有人能挡在自己前面,太后也不行!
  这时明白人出来表示反对。并非一个两个,而是一大帮。
  陈琳说,何必掩目捕雀自欺欺人?你手握大权,想对付十常侍只要当机立断就行了。召外兵进京,他们各怀一心,将会天下大乱。

  何进嘲笑说:“懦夫之见!”他认为召外兵进京,稳得很。自己是大将军,天下军马皆归自己统领,谁敢不听号令?一个连十个没胡子的男人都搞不定的人,偏偏对搞定那些带刀的军阀充满自信,想想真是可笑。
  曹操指出,宦官其实危害并不大,对付他们只要诛除首恶,再驾驭其他,一个狱卒就够了。
  何进怒斥:“你是怀有私心吗?”
  结合陈琳和曹操两个人的意见,表明即便何进在和十常侍的勾心斗角中笨头笨脑地走到今天这地步,对付十常侍还是很容易的。
  凭什么说对付十常侍容易呢?陈琳和曹操都是资深官场人士,肚子里有九曲十八弯,明白官僚体系是个充满诀窍、杀伤力巨大的体系。手握官僚体系,只要谙熟个中诀窍,就有层出不穷的应用,尤其以何进的地位而言,何太后也挡不了。陈琳说的是“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曹操更直接,说“但付一狱卒足矣”。
  但何进偏偏开不了窍。说到底,他以前只是个杀猪的。杀个猪还可以,怎么可以用杀猪的思维搞政治?杀猪的思维是见血,却不知搞政治的思维往往是不见血的。手握大权,居然连几个宦官都摆不平,就是因为思维错位,仍当自己手握杀猪刀。人若不能切换思维,将永远跳不出自己的出身。这是出身决定视野的极佳范例,何进缺乏基本的政治视角。当然,袁绍出身那么高,也不懂。
  何进固执地走到一条召外兵进京,使天下大乱的路子上来。
  除了陈琳曹操外,许多大臣也纷纷表示反对。可是一个愚蠢的人会显示出某种超乎常人的毅力—不把愚蠢进行到底绝不罢休。一人犯了浑,百人也劝不回。既然劝不成,那就走吧!难道陪葬不成?
  朝廷大臣,去者大半。
  根本而言,何进犯下这样的错误,在于他的思维与性格缺陷。
  思维缺陷在于缺乏驾驭能力。权力的本质之一是驾驭与平衡。他没有选择去驾驭这个历史悠久、根深蒂固的宦官集团,和各方势力产生平衡,说明驾驭对他而言,正是那类最头疼最束手无策的事。所以为了十个让自己头疼的太监,他决定铲除整个宦官集团,一味消灭,一劳永逸。却不知这正是犯了政治大忌,打破各方政治势力的平衡,会让何太后等政治势力产生不安,导致极大阻力。看似把问题简单化,实则把问题复杂化。驾驭尚且不能,何谈铲除宦官集团这种大动作?这是缺乏政治头脑的人会选择的方向,想简简单单不费脑子就把事情办了,殊不知没有这样的方向。那种复杂的方案他一想起来就头疼,那么只好选个不头疼的方案,这是他的行为逻辑。

  性格缺陷在于缺乏担当。当机立断诛除十常侍,需要有担当有魄力,能顶住来自何太后的反对压力。这是从政必须有的担当。而何进一受阻就退缩,最后引外兵进京欺何太后,自己站到后面,让别人帮自己来承受压力,自己一丝压力也不愿承受。没魄力没担当又想达成目标的人,哪怕所有大权,仍会作出这种可笑的抉择。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既没头脑又没魄力担当的人,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下,作了最糟糕的抉择。
  于是董卓在何进的召唤下,顺利拿到了进京指标,率军队浩浩荡荡地奔赴京城。接下来的事还重要吗?不重要了。自董卓拿到进京指标的那一刻,天下大乱的局势已经注定,无法更改。
  可是,以何进的愚蠢还捱不到看见董卓洗劫长安、天下大乱的那一刻。一个犯错能力超强的人,虽犯下一连串大错,但根本等不到每个错误的后果都砸到自己头上。
  十常侍这关他就过不去。
  外兵进京的事情泄漏,十常侍知道大祸临头,决定殊死一搏。于是第三次摆下鸿门宴,骗何太后召何进来讲和。
  一个招数都用了三次了,何进还会上当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次没有司马潘隐给他报信。
  一心送死的人你拦不住。陈琳说,这是十常侍的阴谋。曹操说,先召十常侍出来,然后可以进宫。何进说,我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把我怎么样?
  你都要杀别人了,别人还不敢把你怎么样吗?
  于是何进顶着自己的人头送进去,然后被十常侍斩下抛出来。终于还是死在了鸿门宴上。
  这说明一个愚蠢的人,总是会倒在同样的错误上。哪怕前面别人提醒过他,侥幸逃过一劫,但只要他的愚蠢未变,仍会有二劫、三劫…再劫难逃。即使拥有再好的运气,也讲究事不过三的。
  至于十常侍的结局,也没什么好说的,网破鱼死而已。
  还有何进一家子的结局,也没什么好说的,算是求仁得仁。
  日期:2018-10-19 19:29:04
  为什么两个出身相同的屠户,表现却云泥之别?一个能完成惊险逆转,一个却在大好形势下葬送了自己?或者在于樊哙毕竟是一刀一枪战场拼杀累积军功上位的,而何进,只是一个吃软饭的。

  何进虽然死了,但他的幽灵还在。后来,他的孙子何晏又继承了他的遗志,出大力帮曹爽坑了魏国一把,实质上灭亡了魏国。以一己之力灭亡两个朝代,第一坑神的荣誉,属于何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