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28节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次,局势将助自己说服曹操。大战之下,自己的实力将变成双方不能低估的需求,所以曹操一定需要自己。
  其三,这里还有对袁绍的三重利用。一、用袁绍自抬身价。当更大的公司抛来橄榄枝时,证明了自己有多么的抢手,曹操若不抢着要自己,那将是巨大的损失与威胁。所以跳槽是要讲筹码的,没有筹码必不受重视,乖乖送上门来的袁绍变成了贾诩讲价的筹码。二、利用坚决地断绝袁绍,向曹操表明自己投靠的心志是多么坚定,让曹操不疑。否则,以仇人身份投过去,终将受疑,影响日后的发展。三、利用批评袁绍而依附曹操,表明了曹操的吸引力,增加了曹操的名声,而帮曹操打击了袁绍的名声。

  天下第一高富帅、四世三公的袁绍就这么被利用了,这高富帅当的真失败。
  如此多的事实明摆着,你说曹操可能拒绝贾诩和张绣吗?待遇可能给的低吗?说服曾经的敌人,化深仇大恨为锦绣前程,贾诩表示很拿手。
  当然,还有另一条不得不说的理由,就是曹操对贾诩这个天下奇才的需求。贾诩一个人,足以顶许多支张绣的军队。
  一切正如贾诩的预料,曹操高规则地招揽了他们。
  曹操一看到贾诩,就高兴地握着他的手说:“使我的信誉被天下所看重的,就是你啊!”至于待遇嘛,光武帝年轻时曾经说过:“为官当为执金吾。”曹操给贾诩的起步待遇就是执金吾、封侯,此后更是火箭提升。
  至此,贾诩完成了自己系列跳槽的最后、最复杂的一跳。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弹跳轻盈,动作完美,姿态优美,入水水波不惊,堪称华丽一跳。
  日期:2018-09-25 10:54:46
  多年以后,孙权听到一个消息,笑着说:“贾诩这样的人也配做三公?”

  孙权的评价不胫而走,传到了魏国,自然也传进了贾诩的耳朵。但他只笑笑,不说话,只在心里说:以你这样的出身,自然想不到像我这样的人要跟你一张桌子喝茶,这一生得有多复杂,多努力。
  天凉好个秋,这茶真醇!
  日期:2018-09-26 11:27:17
  (五)智士暮年,深藏功与名
  一、一生最好的谋略

  出生边塞苦寒凉州,身老繁华中心京都。走过千里兵荒马乱,听惯多少金戈铁马,见过时代沧海桑田——由治而乱,又由乱入治,几度历经生死劫,最后安稳地坐于宏伟的太师府品茶,享受年轻后辈们的膜拜。
  以毒士之名起步,最后却美名满京华。这个世界虽凶险纷呈,能奈他何?
  外面流传着他一生的传奇。
  遗憾吗?拥有这样的人生后。
  也许你会说如此精彩,如此圆满,此生何憾?
  但我说,有。
  贾诩一生出过很多精妙的点子,令人惊为天人,但最好的谋略却未被重视,他由此失去了作为谋士最大的荣耀——帮君主一统天下。
  这就相当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果被埋葬于历史的长河中。
  日期:2018-09-26 11:28:42

  赤壁之战前,曹操问计。
  官渡之战时,贾诩曾出谋划策协助曹操打败袁绍,出的是一条胆大无比的计策。当时袁绍在官渡包围了曹操,曹操的军粮将要吃光,问贾诩能想出什么办法,贾诩说:“您明智胜过袁绍,勇敢胜过袁绍,用人胜过袁绍,当机立断胜过袁绍,有这四个胜过而半年之久不能平定袁绍的原因,在于只考虑万全之策。必须在关键时刻作出决断,那样片刻就可平定敌人。”曹操说:“好!”于是果断合兵出击,围攻袁绍长达三十多里的营垒,一举破袁(《三国志-贾诩传》)。

  怎样欺负一个体量庞大而反应不占优势的对手?贾诩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果断把握时机,不必顾忌万无一失。不跟对手比“耗”字,而比快速机动反应。
  贾诩用计谋赢得了曹操的尊重,所以收取天下的赤壁之战,贾诩的意见不得不征求。此时曹操之强早已今非昔比,贾诩却出了一条谨慎无比的计策:“明公您当初攻破袁氏,现今收复汉南,威名远扬,军事实力已经十分强大。如果利用过去楚国的富饶,来招揽贤才良士,安抚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那就可以不兴师动众而使江东地区俯首称臣。”
  这简直是老生常谈,腐儒之见。曹操此时已拿下荆州,将刘备逼往夏口,而东吴之主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自己手握雄兵二十余万(号称八十万),对方不过兵力五万,正好趁势收取天下。曹操俨然以胜利者自居,问的是这仗该怎么打,而贾诩的回答却是:不能打。
  不打我问你干什么?
  曹操听完贾诩的建议,不置可否。

  贾诩识趣而落寞地退了下去。
  日期:2018-09-26 11:31:56
  当一个胆大无比的人出的是一条谨慎无比的计策时,那他就是不胆怯、迂腐,而是清醒。
  而在人人看好的形势下,在一片进攻的声浪中提出截然相反的建议,并不是标新立异,显然是赌上自己的名誉。
  关于赤壁之战前的形势,我们来听听另外两个天才的分析。
  诸葛亮指出了曹军的三条弊病:远来疲弊;不习水战;荆州之民非心服。

  周瑜指出了曹军的四条弊病:北方未定;舍鞍马,仗舟楫;大寒时节,兵马无草料;水土不服,必生疾疫。
  除去“水战弱”重复的一条,总结出来共是六条弊病。请问这“曹六条”中有哪一条是夸大其词?没有。
  孙子兵法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谋算多,取胜机会才多;谋算少,取胜机会就减少。所以应增加谋算、筹备,减少自己的弊病而扩大自己的优势,从而大大增加胜率。
  分析都落在实处,而曹操并未去充分地筹备避免,所以曹操是带病决战。
  日期:2018-09-26 11:33:52
  曹操作为天下最聪明的人,与他的谋士、良将们看不到这些弊病吗?当然不可能,都是摆在台面上的东西。只是同样的事实摆在眼前,够不够清醒去认识而已。
  曹操和他的整个集团都有些不清醒。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刚刚打败了这个时代最强大的袁绍(其实只是庞大而已),又如探囊取物般获得了荆州,而且他们起事至今,几乎是一路胜利,除了被吕布偷袭的那次,但也完美地完成了逆转。所以曹操自信是最优秀的统帅,他的谋士和良将也自信战无不胜,这个集团的能力、谋略和骁勇都是经过上百战证明的。
  而对手是哪些?刘备已经被数次打败过,孙权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诸葛亮和周瑜还籍籍无名,有何可惧?
  这个时候说要稳,恐怕会笑掉几十万副大牙。
  纵然原本是聪明清醒的人,一路胜利下也只会夸大自己的优点,而无视自己的缺点。他们相信凭自己强大的兵力,地盘的优势,再加上这个百战百胜的军事集团的才华,哪怕带病决战,也能一举压垮对方,如灭蝼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