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
第4节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禅师们的回答,常常截断众流,让提问者茫然不知所措。
  禅,既高深玄妙,却又平易近人。
  有僧人问大珠慧海:“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大珠慧海回答说:“用功。”僧人接着问:“如何用功?”大珠慧海回答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龙潭崇信禅师在天皇道悟禅师那里参学三年,忽一日问云:“某甲自到来,不蒙和尚指示心要。”天皇道悟禅师云:“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示汝心要。”龙潭崇信禅师云:“甚处是指示某甲心要处?”天皇道悟禅师云:“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汝心要?”龙潭崇信禅师伫思。天皇道悟禅师云:“见即直下便见。拟思即差。”龙潭崇信禅师当下开悟。乃问云:如何保任。天皇道悟禅师云:“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禅,让禅师们在生死之交时,能无所恐惧,坦然面对。
  宋朝初期,大将军曹翰率领部队平定江南,渡江进入庐山寺,整个寺院的禅者都惊慌地逃走了,只有方丈圆通缘德禅师淡坐如平日。曹翰至,不起不揖,曹翰怒诃曰:“长老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圆通缘德禅师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邪?”曹翰不禁大为惊奇,且加敬信。
  贞观癸卯岁太宗非常欣赏道信大师道味,欲瞻风彩,诏赴京。道信上表逊谢,前后三返,竟以疾辞。第四度命使曰:“如果不起,即取首来。”使至山谕旨,祖乃引颈就刃,神色俨然。使异之,回以状闻。帝弥加钦慕,就赐珍缯,以遂其志。
  禅,让禅师们在面对荣华富贵、达官显贵时,能心平如镜,波澜不起。
  宋朝雪窦重显禅师,得法于智门光祚禅师。将游两浙,学士曾公谓曰:“灵隐天下胜处,珊禅师吾故人。”附书荐显。显至灵隐,陆沈众中三年,俄曾公奉使浙西访显,灵隐莫有知者。时僧千余,使吏检籍,乃得显。问向所附书,出诸袖中,封缄如故。曰:“公意勤,然行脚人于世无求,敢希荐达哉!”
  仁宗召大觉怀琏禅师对谈大悦。赐大觉禅师。至英宗尝赐手诏:天下寺院任性住持。琏不言。鲜有知者。及东坡制宸奎阁记。移书审之云:宸奎阁碑谨已撰成。衰朽废学不知堪上石否。见参寥说。禅师出京日。英庙赐手诏。其略曰:任性住持者。不知果是否。切请录示全文。欲入此一节。琏答云无。及寂乃得于书笥中。
  禅,让禅师们在面对金银珠宝时,能视若无物,弃如敝履。
  宋大觉怀琏禅师持律甚严,皇上尝遣使赐龙脑钵盂,大觉怀琏对使焚之曰:“吾法以坏色衣,以瓦钵食。此钵非法,宜无所用。”使回奏,上嘉叹久之。
  东京观音院岩俊禅师者,邢台廉氏子。初参祖席,遍历衡、庐、岷、蜀。尝经凤林深谷,欻睹珍宝发现,同侣相顾,意将取之。师曰:“古人鉏园,触黄金若瓦砾。待吾菅覆顶,须此供四方僧。”言讫舍去。
  禅,让禅师们的方法和智慧,常常让人匪夷所思而又叹为观止。
  国王曾经派遣使者向宋仁宗询问曹操所注《孙子兵法》上面的三处疑点,宋仁宗问遍满朝文武,竟不能回答,随即下诏询问被贬出京城至九江的欧阳修,欧阳修也不能回答,遂去请教圆通居讷禅师,圆通居讷回答说:“兵者,机密之事也,不可以示人。”欧阳修听后不禁大为叹服。连忙密奏皇上,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苏东坡闻玉泉承皓禅师机锋不可触。拟抑之。即微服求见。玉泉承皓禅师问:“尊官高姓。”苏东坡曰:“姓秤,乃秤天下长老底秤。”玉泉承皓禅师随即振声一喝曰:“且道这一喝重多少?”苏东坡无对。于是尊礼之。
  禅,让禅师们能勇敢的打破权威,破除迷信,发现自我。
  云门文偃上堂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门大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

  德山宣鉴禅师上堂说:德山老汉,见处即不然。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磨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
  禅,让禅师们的行为惊世骇俗,让人目瞪口呆。
  南泉东西两堂争猫儿。泉来堂内,提起猫儿云:“道得即不斩,道不得即斩却。”大众下语,皆不契泉意。当时即斩却猫儿了。
  玉泉承皓禅师,游方参北塔思广禅师发明心要,得大自在三昧。制犊鼻裈书历代祖师名字,乃曰唯有文殊普贤较些子,且书于带上。故丛林目为皓布裈。

  禅,让禅师们的修行功夫出神入化,惊为天人。
  大耳三藏得他心通。唐肃宗命南阳慧忠国师试验三藏,才见,慧忠国师云:“汝得他心通耶?”大耳三藏云:“不敢。”慧忠国师云:“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大耳三藏云:“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在西川看竞渡?”慧忠国师良久,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大耳三藏云:“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向天津桥上看弄猢狲?”慧忠国师良久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甚么处?”三藏良久罔知去处。慧忠国师叱云:“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大耳三藏无对。

  昔日神观禅师,因下山赴斋,路逢恶贼,贼欲剚刃,观云:“我不畏死,昨日辄许一檀越斋,不忍爽信,容我回来,受汝之杀。”贼然之,既回,就贼杀之。贼既去,观遂将所斩之头,却安项上,徐徐而归。鸣鼓升堂云:“汝等诸人,还闻无头人说法么。”良久头落众人方知被贼所害。
  禅,让禅师们在死亡来临时,能从容面对,且能自己做主。

  禾山德普禅师,元祐五年十二月廿五日谓左右曰:“诸方尊宿死,丛林必祭,吾以为徒虚设。吾若死,汝曹当先祭。”乃令从今办祭。众以其老又好戏语,复云:“和尚几时迁化?”禾山德普禅师曰:“汝辈祭绝即行。”于是帏寝堂坐。禾山德普禅师其中置祭读文跪揖上食。师饫餐自如,自门弟子下及庄力日次为之。至明年元日祭绝曰:“明日雪晴乃行。”至时晴忽雪,雪止,师安坐焚香而化。

  邓隐峰禅师将示灭。先问众云:“诸方迁化,坐去卧去吾赏见之,还有立化也无。”众云:“有。”邓隐峰禅师又问:“还有倒立而化者无?”众云未有。师乃倒立而化,亭亭然其衣顺体。时众议舁就茶毗,屹然不动。远近瞻视惊叹无已。
  禅,让禅师们启发后学时,能语出常情,让人耳目一新且发人深省。
  白云守端禅师上堂云:“释迦老子有四弘誓愿: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无上菩提誓愿成。法华亦有四弘誓愿: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要风吹。”
  江州刺史李渤问:“教中所言:须弥纳芥子,渤即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是妄谈否?”归宗智常禅师曰:“人传使君读万卷书籍,还是否?”李渤曰:“然。”归宗智常禅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书向何处著?”李渤俯首而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