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侧面——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第16节作者:
一阵疯818 而屈氏是楚武王儿子屈瑕的后人,封地在屈邑,所以,就以封地为氏,称屈氏,其后来的代表人物是屈原。
白氏则是楚国公室白公胜的后人,因封地在白邑,所以,也以地为氏,称白氏,在他们的后人里,代表人物是战神白起。
其他的芈姓分支,也出现过很多牛人,比如,项氏的代表人物是项羽;伍氏的代表人物是伍子胥;米氏的代表人物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米芾……
那么,氏这个东西除了“别婚姻”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作用可大了!实际上,相对于姓的主要作用是“别婚姻”,氏的主要作用则是——“明贵贱”。
所谓“明贵贱”,就是区别人们的身份和等级。
我们知道,在氏出现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阶级社会,私有制已经产生,贵族阶层也开始出现。特别是到了宗法制度里,“氏”已经不仅仅是族支的别称,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在夏商周时期,这种身份上的区分就更加明显。
日期:2018-09-09 20:19:41
《历史的侧面》(60)
一般说来,只有贵族才能称“氏”,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格称氏。氏是贵族的专利,普通人无福消受,也消费不起。
那么,普通人不称“氏”,称什么呢?
称姓啊!
在一个大家族里,普通的平民只能称姓,也就是那个最原始的姓。有的时候,连姓也懒得称,只须称名就行了,随便取个贱名阿猫阿狗那么叫着,反正也没有多少人认识你,也没多少人和你打交道。有时候为了图方便,就将他们的名字和职业连在一起称呼。
比如:
庖丁,就是名字叫丁的厨子;
弈秋,就是名字叫秋的棋手;
师旷,就是名字叫旷的乐师;
轮扁,就是名字叫扁的木匠(造车工人);
优孟,就是名字叫孟的演员;
……
尤其是这个“优”字。在古代,“优”是演员的意思,专指那些依靠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古时还称“伶”、“俳”),只是现在我们不这么叫了,现在直接称演员、戏子。但是在其他一些国家还这么叫。
比如日本。
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汉语里的很多词汇在日语里仍然还保存着原始的含义。比如说这个“优”字,在日语里还是演员的意思。例如,那些为了艺术而献身、专门从事爱情动作片表演事业的AV女优、男优,是多少男性同胞启蒙的老师啊!……哈哈……
好像有点跑题了。
日期:2018-09-10 09:19:40
《历史的侧面》(61)
言归正传。
贵族虽然称氏,但也不是所有的贵族都能称氏,比如,贵族里的妇女就不能称氏。
为什么呢?
因为在古人眼里,女人的地位非常低,只被看作是生儿育女的工具。既然只管生孩子,那么也就用不着称氏,只要能够做到“别婚姻”、“明血缘”就行了。所以,贵族妇女一般只称姓,不称氏。
另外,贵族妇女虽然可以称姓,但这个“姓”还不能放在名字前头,只能放在名字后头。
比如,一户姜姓贵族生了一个女儿叫做“翠花”,那么她就不能叫姜翠花,只能叫“翠花姜”。如果一个姓姬贵族生了一个女孩取名叫“美丽”,那么,她同样不能叫做姬美丽,而只能叫做“美丽姬”。这倒是很像外国人的名字哈。其实,人类各民族的发展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
因为古代人与现代人的习惯不同,所以,有些不明所以的人往往按照今天的习惯去揣度古代人,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些大笑话。
比如,夏朝时有一个很大的部族叫昆吾,它出自于“己”姓部落,后来,这个部落被商汤给灭了,举族搬迁,但“己”姓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商朝的臣属。这个己姓后来又分裂出来很多个氏,比如:苏、顾、温、豢龙、董等氏。
到了商纣王时,在“苏”这个氏里出现一个叫苏护的人(氏苏,名护),在纣王身边做小官。苏护生了个女儿,取名叫“妲”(读dá)。按照现代人的习惯,子随父姓,小妲女士应该叫“苏妲”才对,发音如同“苏达”,是个化学名。
但是,放在当时就不能这么叫了,女子只能称“姓”,不能称“氏”。所以,苏打女士,啊不!是小妲女士尽管她老爸氏苏,但她不能氏苏,只能延续家族里最原始的那个姓——“己”。而且,这个“己”还不能放在名字的前面,只能放在后面。于是乎,小妲女士就光荣成为《封神榜》里那个蛊惑纣王声色犬马最后导致身死国灭的红颜祸水——妲己。至于某些文学作品里将她直呼为“苏妲己”,那是典型的没文化、真可怕,只能说明这个编剧水平有点低,连最起码的姓氏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除了妲己之外,关于女子只能称姓、不能称氏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秦晋之好”中的两位公主一个叫作“伯姬”,一个叫作“怀嬴”。这是因为伯姬是晋国公主,晋国是姬姓,公主本名叫“伯”,所以叫伯姬。怀嬴是秦国公主,秦国是嬴姓,公主的本名叫“怀”,所以称怀嬴。
还有就是春秋时期的四大美女:息妫(陈国公主)、文姜(齐国公主)、夏姬(郑国公主)和西施。
除了西施是平民之外,其他三位都是贵族妇女,所以都必须遵守这个规定。只能称姓,不能称氏。而且这个姓不能放在前面,只能放在后面。由此可见,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连起码的姓名权都得不到保障,那就更不用说身份和地位了。
至于平民老百姓就更不用多说,不但没有氏,连称姓也没有称的必要,只能随便取个贱名阿猫阿狗那么叫着。至于我们今天人人都拥有的姓,那是到了战国末期、以及秦汉初期,由于大家族的解体、小家庭的出现,才使得“姓”与“氏”逐渐混为一谈。同时随着郡县制的形成,专制的皇帝为了收税方便,将老百姓编户齐民(也就是上户口),要求老百姓必须拥有自己的姓,“姓”与“氏”这才慢慢融为一体,并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姓”。关于这一点,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要求老百姓都给自己取姓是一样一样滴。
好了,说完“姓”与“氏”这个冷知识点,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说说“宗法制度”了,因为西周的封建制正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之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