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单亲COOL妈继续杂录》
第8节

作者: OHC_W
收藏本书TXT下载
  ++++++++++++

  请你永远相信: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却会为你打开无数的窗。
  得到这样的幼儿园老师,是我和妞妞的幸运。是她的鼓励和帮助,才有我们的现在。可是把话说回来,如果我当初没有与她坦诚相对,没有诚恳的寻求她的帮助,她可能只会把妞妞当成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而不会用心去想怎么帮助我们。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如果A得到B的信任,A就会努力去帮助B,从而也激发自身的成就感和奉献欲,甚至比B还努力地探求解决方案。当然,现在的幼儿师范教育也已经把单亲孩子教育列为课题,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的退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越来越多的单亲孩子。
  伸出我们的手,才会有另一只手握住它。
  另一个问题:幼儿恋物癖。
  在幼儿心理成长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幼儿都或多或少会对某种物品产生一定的依恋,这是幼儿心理成熟过程中比较正常的表现,处理得好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幼儿过度的恋物癖,往往表现在把他心爱的物品拿走后,他会不安、哭闹、有失落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交往、表情淡漠,最终导致社交恐怖症。我们真正要消除的是背后隐藏的不安全感。
  很多单亲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过多地注重子女智力潜能的开发,而忽略了与子女之间正常的亲情交往,过度重视幼儿认识多少字,有什么艺体特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些孩子在情感上往往是孤独而脆弱的,希望用自己喜爱的物品来排遣寂寞、无助和压力。这样的单亲家长,往往自身压力非常大,期望值非常高,总希望通过子女的成就证明自己的能力,希望这样的“优秀”能让离开的一方感受到“没你我也一样行”。然而,人生是一场长跑,赢在起跑线上,却未能跑完全场,输的更悲惨。

  日期:2018-04-22 12:23:55
  2011年6月26日:
  你到底吃不吃

  重新搬回市区住,第一件事是把幼儿园搞定,到底是应该找一个素质教育高的、还是师资力量高的?我最后决定:找一个伙食质量高的。到了新单位,逢人就打听附近哪个幼儿园吃得好,我得先让妞妞强壮起来,她太瘦了,四岁多了,体重还不到25斤。
  在原来的幼儿园,妞妞不吃饭,老师每天都告诉我她在幼儿园只吃了很少的东西,回家要再给吃点才行。身体差得要命,稍有风吹就生病,一场咳嗽能持续三个月,半夜里咳醒,自己会哭着说:“宝宝身体不好。”她出生的医院记录里,身体素质一栏写的是10分。所以,是那些日子心里太难过造成的,既然不是先天的,我就还有希望。可是我的做法却适得其反,每天追着喂,吃两口放下了,一会再喂,在家的时间就是在喂饭,她不吃,我心急,我心急就训她,她就哭,吃个饭搞得狼狈不堪。

  到了新幼儿园,最重要的就是让她吃饭,可是老师告诉我,她吃不了几口就会干呕。我决定带她去看中医,每隔三天就去抓一次药,足足四十二天,每次抓回来妈妈就一副一副的给她熬,看着妈妈太辛苦,我说还是让医院熬吧,妈妈坚持自己熬,说医院里熬不到家,药份子也大,每次她都把药耗成一小杯才给妞妞喝,让她能一口就喝下去,感觉不到苦味。
  妞妞喝药的时候,从来不用我们灌,我们告诉她,把药喝了身体就会强壮起来,多勇敢坚强的妞妞。喝药喝到我都烦心了,总不是个长事,夏天来了,游泳班开始招收学员,四岁半的妞妞就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个课外班。
  ++++++++++++
  看到孩子不肯吃饭,家长往往拿着碗追着喂,生怕饿到孩子,其实只要不是像我妞妞这样身体和心理的原因,小孩子饿一顿没有什么,限时限点吃饭,养成好习惯,多进行户外活动,活动量大了,吃的就会多了,身体素质也自然会提高,而且千万别在孩子吃饭的时候训斥孩子,这会使幼儿产生拒饭心理。有的孩子是两顿饭之间,零食加餐太多,把那些糖分高、油脂大的垃圾零食都断了,在两餐之间适量加些水果、坚果,既营养健康,又美味可口,兼得。

  有一少部分单亲家长,有时候由于心情不好或者不愿意与人接触,把自己和孩子封闭起来,每天就固步自封在家里,如井底蛤蟆,久而久之,只能愈发加重孩子和大人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身体,身体不好情绪就不好,情绪不好食欲就不好,恶性循环,影响整个人生。如果你是个负责的家长,是个爱孩子的家长,就努力让自己站在阳光下,阳光会晒黑我们的皮肤,也会增加我们的抵抗力并帮助我们吸收钙质。

  抛开一切包袱,让我们出去玩吧,让我们对着太阳晒牙齿。

  日期:2018-04-22 12:25:03
  2011年6月27日:
  Save Me From Myself
  ——自己拯救自己
  我暂时找不到能够帮助我的书和资料,于是我反其道行之:专门研究有问题的单亲孩子,看看他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总结如下:
  1.抚养方溺爱,总觉得对孩子有愧疚感,导致孩子有恋父或恋母情结。
  2.父母双方对孩子都非常冷漠,或关心不足,导致孩子仇视社会,不信任自己也不相信别人。
  3.抚养方心理调整不到位,导致孩子过度敏感、神经脆弱、好胜心超强,玻璃易碎心灵。
  4.抚养方过度要求孩子出色,以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导致孩子精神压力过大、心理失衡。
  5.由于单亲,孩子觉得丢人,甚至有的家长将离婚的原因归结到孩子不听话、不出色,导致孩子不自信或极度自负。
  6.抚养方过度放任,导致孩子性格极端,不是特别要强就是特别自暴自弃。
  7.过度渴望家庭温暖,在将来的婚姻中,有可能因为对方的小过失而否认对方,另一极端是因为渴望完整的家庭不断地委曲求全,丧失领地。
  8.别人的过度关心,或者说者无心的言辞,演变成听者有意,导致自己也看自己有问题,心理调整能力差。
  9.抚养方仇视所谓的过错方,不断复述对方的过错,否定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真实形象。
  10.由于害怕外在势力的议论,封闭自己,性格孤僻、人际交往受影响。
  就先列十条吧,差不多也比较全了,心惊肉跳。发生以上种种问题的,不都是单亲的孩子,也不是单亲的孩子都会发生以上种种问题。
  甚至我发现,很多单亲的孩子性格坚韧、宽容豁达,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强,积极向上、体贴别人,懂得自尊自爱、善于沟通……

  ++++++++++++
  综上:孩子的性格缺陷,不取决于他是否单亲,取决于教育他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心理素养。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单亲孩子健康快乐、豁达宽容,首先要先把我们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先别给自己戴上有色眼镜,一定要暗示自己:我们是平常人,有一颗平常心。还记得《士兵突击》里那个常常念着:平常心、平常心的吴哲吗?多可爱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