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信步话春秋》
第20节

作者: 钱越20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另外作为对某些人物的尊敬,会在氏或排行后加“子”字。如孔丘之为孔子,孟轲之为孟子;吴公子札称为季子,加上封地连称为延陵季子。
  还有一种民国及以前通用的称呼——称字。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及冠后,为表示对其尊重,平时称呼时便不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如楚国的斗谷于菟字子文,成得臣字子玉,郑国公孙侨字子产,孔子字仲尼,在史籍中常以子文、子玉、仲尼出现。
  读《左传》时人物的字是最头痛的。先秦人物在取字时,前一个字多为助词“子”或代表排“孟”、“伯”等,后一个字,才是与本名的涵义相关。而《左传》等先秦史料,为视对这些人物的尊重,通常在记载时用他们的字,于是这个“子”、那个“子”一大堆的“子”,没有注解会让人发疯。
  同时很多人物的字相同,如郑国公子归生和鲁国公孙归父都字子家,郑国的公孙夏、楚国的斗宜生和公子申同为子西。
  另先秦有将字冠名前,形成字+名的用法,如:孔父嘉、华父督、孟明视、叔梁纥等。
  当贵族男子去世后,一般会得到谥号,此后又会以谥行。以谥号相称时,谥前为家族之氏,谥后会加上作为敬称的“子”字或排行。加排行的如晋国曲沃封君公子成师谥桓,后称曲沃桓叔,公孙鳝谥庄,称曲沃庄伯;又如鲁公子友谥成,称成季;晏子谥平,称晏平仲。加“子”字的如齐国的国佐谥武,号国武子;赵氏孤儿的主角赵武谥文,史称赵文子。
  再有就是以官职行世的。促成第二次弭兵会盟的关键人物——向戌,曾任宋国任左师,食邑在合,世称合左师。这又引申出晚清以前,官场上以姓+官职或官职别称、雅称,称呼对方的这一不算潜规则的潜规则。顺便说下,清以前官场上是不流行称呼上司或同僚为“大人”的,“大人”两字是对父亲的敬称,只是满清时期有官员拍上司马屁称对方为“大人”,其后才开始流行。因此讲诉清代以前的历史剧中出现“大人”的称呼,只能说编剧是历史小白。

  先秦男子的称谓以士会为例作总结:士会、范会、随会、士武子、范武子、随武子、士季、范季、随季、范子、武季。
  日期:2018-06-27 11:38:16
  四、郑伯克段 10
  与氏相对,姓在先秦时期为女子专用。《通志氏族略》“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也就是所谓的“姓别婚姻,同姓不婚”。
  见于史籍的先秦女子称谓通常为两字(也有多字的但不多),如文姜、哀姜、庄姜、穆姬、王姬、赵姬、文嬴、成风、声子、褒姒、江芈等。乍见这么多姜、这么多姬,第一反应就是古人真是重男轻女,给女儿取名这么不讲究,全是同名的。第二反应则是这后一个字不会是这女子的姓吧。事实上这就是姓,先秦女子不管是如上面所举“文姜”等两字称谓的,还是因在外交场合嘲笑郤克而引发齐晋大战的“萧叔同子”这样多字称谓的,其最后一个字都是姓。先秦姓氏严格区分,常见的姓有:姬、姜、嬴、姒、芈、子、姞、妫等。

  通过姓我们可以大致知道这女子来自哪国:
  姬:周王室、晋、郑、卫、鲁、蔡、吴等国,属于周王室同宗,诸侯国最多。
  姜:齐、申、吕、许、纪等。
  嬴:秦、徐、黄、江、梁等。
  姒:褒、越、杞等。

  芈:楚国。
  子:宋、萧。
  姞:南燕。
  妫:陈。
  当然先秦女子的这种称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称呼。

  古代女子也有名,只是这名被称为“闺名”。闺名古已有之,《左传僖公十七年》载:当初,晋惠公逃亡在梁国时,梁国国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晋惠公,生下一男一女。在孩子出生前请人占卜,结果卦象显示男孩将为人臣,女孩将为人妾,所以把男孩取名叫圉,女孩取名叫妾。这个“妾”字就是晋惠公女儿的闺名。
  但闺名只有家中的父母长辈及出嫁后的丈夫可以称呼,其余则不足为外人道,因此只相当于小名。
  在出嫁前一般会以姐妹中的排行来称呼:如秦穆公夫人秦穆姬被称为伯姬,鲁惠公夫人称为孟子,齐昭公的夫人称为叔姬等。当然这一称呼在出嫁后也可以继续使用,孟子这一称呼就用到了其终老。
  由于按照伯仲叔季这样来排只有四个,若是女儿超过四个就很难如此安排——特别是叔字,到时姐妹中一堆叔姬什么的就难以理清了——所以会否如秦汉至明代时期那样用数字排行加个“娘”字来进行称呼,如唐代的剑术大家公孙大娘,《警世通言》里的杜十娘,《水浒传》里的扈三娘、孙二娘等,由于缺乏资料不得而知。
  《礼记内则》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礼记曲礼上》有:“女子许嫁,笄而字。”

  也就是说古代女子十五岁时就要举行成年礼——“笄礼”:将头发盘起,用簪子束紧,以示成年,可以出嫁。
  在举行笄礼后到出嫁前的这段时间称之为“待字闺中”,也就是等待夫婿来给自己一个官方的正式称呼。
  所以若是在出嫁前就过世了,就只能以某某的第几女的形式留名,这一点即使是贵为公主的不例外,如《明史公主列传》中,明 的十六个女儿就有两个以“十公主”、“十三公主”的形式被记载的。这还是可以被追赠爵位的公主,至于其他女子可想而知。
  一但女子出嫁就会有官方承认的正式称呼,先秦时期这种称呼有好几种方式:

  一是依旧依照其排行加姓的形式:,鲁惠公夫人称为孟子就是这一情况;
  二是使用母国国名加姓的形式:如秦嬴(楚昭王夫人)、蔡姬(齐桓公夫人)、燕姞(郑文公妾,郑穆公之母)等,以及来自周王室的王姬;
  三是在姓前冠以夫氏:如赵姬(赵朔之妻)、栾祁(栾黡之妻)、夏姬(夏御叔之妻)、棠姜(棠公之妻,后嫁崔柕)等;
  四是姓前冠以夫国国名:如息妫(末代息侯及楚文王夫人),楚嬴(楚昭王夫人,也就是秦嬴,亦称伯嬴)、江芈(江国夫人,楚成王之妹)。

  这其中在姓前冠夫氏的称呼方式,从先秦一直流传到民国,乃至现在的香港还在使用。看明清民国影视剧时,时常会有,张王氏、李赵氏、王杨氏之类的女性出现,其中前一个字是夫氏,后一个字是父氏。
  而待其去世后,可能又会有另外的称呼:
  若是丈夫的正室夫人,而丈夫死在其前面,且有谥号,则极可能被冠以夫谥:如宣姜(卫宣公夫人)、庄姜(卫庄公夫人)、文嬴(晋文公夫人)、穆姬(秦穆公夫人)等;
  其次是拥有自己的谥号:如成风(鲁庄公妾,鲁僖公生母)、文姜(鲁桓公夫人)等、辰嬴(晋怀公夫人、晋文公媵妾,因此也称怀嬴)等。
  总之,古代女子的称呼时多变的,但再怎么变也绝对不会出现如《康熙王朝》中,孝庄自称“我孝庄”这种自我诈尸的情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