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毕竟是母子,血脉相连自己这样做有点过。但碍于当时把话说的太绝,拉不下脸面直接去见武姜,只能暗自伤神。
守备颍谷疆界的主官颍考叔听说这事后,准备为郑庄公出出主意。怕直言相谏,触发郑庄公的逆反心理,因此决定来个迂回救国。
颍考叔以进献物品为名前来觐见郑庄公。庄公招待他吃饭。席间,颍考叔把肉放在一边不吃,这个奇怪的举动引起了郑庄公的注意。
郑庄公讶异地问他为什么不吃?
颍考叔摇了摇头说:“小人的母亲,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国君所赐的肉羹(估计肉上有汤汁),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尝尝。”
这话直接勾起了郑庄公的心事,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最终化成一声叹息:“人人都有个母亲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
颍考叔装作听到了重大新闻,连忙问郑庄公:“您这是什么意思,夫人不是健在吗?”
找到了可以倾述之人的郑庄公,噼里啪啦的将黄泉之誓的惆怅和盘托出。
颍考叔趁机献计说:“您有什么担心的!您可掘地见泉,再挖条进入的隧道,然后与夫人在内相见。如此则既能解思母之情,亦未违背您当初的誓言。”
佩服!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郑庄公立刻让人依计而行。通过那条特意挖掘的隧道,郑庄公见到了他久违的母亲。母子重逢的那一刻《左传》中是这样描述的:“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郑伯克段于鄢”后面,《左传》有一段歌颂颍考叔孝道的内容。但要是郑庄公没这个心,颍考叔即使再能言善辩也没用。
在笔者看来,在郑庄公平定叔段的叛乱一事上,古籍之所以众口一词的数落他的不是,说他阴险狡诈,对亲弟弟大玩欲擒故纵的把戏,是个大白脸级的枭雄。真实缘由还在于郑庄公是进入王权衰弱的东周后,第一个站出来挑战王权的重量级人物,且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如此行为,不管是在传统史家眼中,还是在后世儒家眼中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物。因此需要大加鞭挞,以警示后来者。
日期:2018-06-27 07:22:05
四、郑伯克段 8
本章中郑武公之子、郑庄公之弟公子段,有公子段、京城太叔、共叔段等数种称呼,此外还有太叔段、叔段等称呼,而在一些史籍中又称他为姬段。
但其中的“姬段”这个称呼是一种错误的用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不了解的缘故。姓、氏是严格区分,是先秦时期的一大特色,两周男子称氏不称姓,“姬”为姓,不是氏,不可冠之于男子的名之前。同样的那位比赛举鼎而死的秦武王,称他为嬴荡,戏称为“**”也是一种错误的用法。
姓、氏有别,是造成先秦史籍中的那些人物名字对生活在当今这个姓氏混一的时代我们看来很奇怪、难以理清人物关系的原因之一。
对于两周人物的姓、氏,自古以来多有考证。北宋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有“凡诸侯无氏,以国爵为氏…… 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又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的顾炎武《原姓》“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次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
通过上述记载可以清楚,诸侯和公室成员是没有氏的,诸侯一般冠以国爵,如晋侯某、齐侯某、郑伯某等,公室成员以与直系国君的关系远近称公子(国君的儿子)、公孙(国君的孙子)。当诸侯及公室成员需要用到类似于氏称呼时,冠以本国国名,如《左传定公四年》:“晋文公为践土之盟,卫成公不在,夷叔,其母弟也,犹先蔡。其载书云: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这里的人物分别是晋文公、鲁僖公、卫公子武(卫成公弟)、蔡庄侯、郑文公、齐昭公、宋成公、莒兹丕公。国名当氏主要用于会盟、朝见周王以及外出朝聘,或者出仕他国——田齐的老祖陈国公子完出奔齐国为大夫之后,家族一直以陈为氏。
这个规则同样适用于周王以及周王室成员(王子、王孙),可因为周王室的特殊性,天子和天子家族几乎不用拿国号“周”当氏,但不代表不存在。另外周王畿内还有个周公旦的封国——周国,他家也可以拿“周”当氏用,因此周公旦在某些场合可称为周旦。
按照“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的标准,郑庄公为郑寤生、齐桓公为齐小白、晋文公为晋重耳、秦穆公为秦任好,楚庄王是楚熊侣。但这几位偏偏被后世称为姬寤生、姜小白(吕小白)、姬重耳、嬴任好,只有楚庄王逃过一劫被称为熊侣——虽如此也是对楚庄王的蔑视。
同理,战国之时七雄都当以国号冠各国国君名之前,但从太史公开始的史家偏不,秦、燕国君名前冠姓,三晋冠氏(三国国氏相同所冠正确),楚国继续冠“熊“氏,田齐冠以“田”氏(这在当时姓氏开始混乱的背景下可以接受)。这双重标准玩的非常溜,不是三个六,而是大排六,以至于余毒当下。
国君三世孙以下都会给自己取氏,冠于名前,以示自己脱离公室,成为普通贵族。“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先秦时期士大夫通过冠氏,以彰显自己的贵族身份,如祭足的“祭”就是氏。“氏一再传而可变”,贵族的氏是可以变的,如晋国名臣士会,其先出自畿内国杜国的公室,亡国后以杜为氏,后直系先祖奔晋出任师士转而以士为氏,本人因被封于随、范又别为随氏、范氏,而他奔秦时留下的一支别为刘氏。又同样的氏会有不同的出处,如孔子家族所在的鲁国子姓孔氏与出自郑国穆族的姬姓孔氏,出自士会后裔的祁姓刘氏和出自畿内刘国的姬姓刘氏。
日期:2018-06-27 09:11:01
四、郑伯克段 9
氏的来源有多种。其一,来自故国,如杜国、申国亡国后的杜氏、申氏;其二,源自官职,如士会家族的士氏,出自晋国荀氏的中行氏;其三,源于封地,如晋国的范氏、赵氏、魏氏、韩氏,楚国的屈氏;其四,出于先祖的字,郑国七穆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全得氏于郑穆公七个儿子的字;其五,出自先祖的名,伍子胥名员,其后为员氏;其六,源自先祖的排行,鲁国的三桓孟氏、叔氏、季氏就是;其七,以先祖的谥号为氏,楚国显族昭氏得氏于楚昭王的谥号,齐国景氏源自齐景公的谥号。
两周人物除以氏行外,还会以排行行名。如鲁国三桓的老祖宗,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在《左传》中常以仲庆父、叔牙、季友出现,吴国公子札被称为季札。关于排行常用的字为伯(嫡长)或孟(庶长)、仲、叔、季四字,要说明的是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季是老小,都属于专指,而叔有点特殊,自老三开始到倒数第二子都可以称叔,如周文王十个嫡子自老三管叔鲜至老九康叔封全都称“叔”——周公旦,也被称为叔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