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中后期 ——诸葛亮身后的战争与和平》
第46节

作者: 任誉任健
收藏本书TXT下载
  《魏氏春秋》里关于“脩欲刺禅而不得亲近…事辄不克,故杀祎焉”的记载如果确有其事,陈寿身在朝堂不会全然不知道,只是没有予以采信。如果把这段记载理解为蜀汉朝廷对事件的最终定性,那么所有问题就有了很好的解释:曹魏亡我之心不死,此事确为敌方所为。这样就为所有方面开脱了责任。姜维则于下一年“加督中外军事”,就是在担任卫将军、录尚书事的同时进一步获得加官,成为蜀汉事实上的最高辅政者、三军统帅。

  这种局面明显有背于常理之处在于后主与费祎先前具有的密切关系。费祎早年先后担任太子舍人、庶子,职责都是陪着太子读书、学习,修炼操行。他毫无疑问与太子之间保持着亲密友好的私人情份,因此在太子即位后即出任侍郎—后来又担任皇帝的近臣侍中。他们又是双重亲家:费祎把长女许配给太子刘璿为妃,他的二儿子费承则娶公主为妻。然而史料表明在“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之前,后主便通过权力调整对辅政者费祎予以侧面的提示、奉告。《姜维传》记载:“十年,(姜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十年即公元247年,为大司马蒋琬去世的第二年。此时蜀汉内部主战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后主在此背景下提升姜维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既明确无误地体现了皇帝在坚定主战和绥靖求和之间的态度。
  日期:2018-02-10 17:56:02
  《诸葛亮文集》里有一篇《出师》,毫无疑问是后主诏令诸葛亮出师征战的写意之作。类似的场景,后主与诸葛亮至少共同经历过两次,一次是公元225年的南征平叛,一次是公元227年的出师北伐。按照诸葛亮描述,将士在出征之前同样要斋戒三日,并在出师之日要进至太庙告祭列祖列宗。国君面南而站,将帅面北而立,天子接过由太师双手奉上的斧鉞,然后授予军事统帅说:“从现在开始,部队由您全权指挥。”然后还要一再交待:“作战时,见敌人势弱则进击,见敌人实力强固则以退为主。 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轻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意见独特而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不 可以凭借自己功绩显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质。部下还没有坐下来休息时,身为将帅 不能自己先坐下来休息,部下还没有吃饭时,身为将帅也不要首先进餐,应该与部下同 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做到了这一切,手下的将士必会竭尽全力,敌人也一 定会被打败”。认真聆听天子训命之后,统帅还要率领高级将士向天子宣誓效忠,然后亲自打开凶门,率军出征。天子还要携臣僚护送外出征战的军队将士送城。离别时,天子跪拜在统帅所乘马车的轮毂之前,再次交待:“将在外,不受君命。从现在起,军中一切行动完全由您来决策、指挥。”(诸葛亮《出师》原文:齐三日,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鉞于君。君持鉞柄以授将,曰:“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复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将受词,凿凶门,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曰:“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

  日期:2018-02-10 17:57:34
  《诸葛亮文集》里有一篇《出师》,毫无疑问是后主诏令诸葛亮出师征战的写实之作(上文笔误,遇到禁词了,不知道是哪个词被禁,只好一点点地过滤。感谢大家!)。类似的场景,后主与诸葛亮至少共同经历过两次,一次是公元225年的南征平叛,一次是公元227年的出师北伐。按照诸葛亮描述,将士在出征之前同样要斋戒三日,并在出师之日要进至太庙告祭列祖列宗。国君面南而站,将帅面北而立,天子接过由太师双手奉上的斧鉞,然后授予军事统帅说:“从现在开始,部队由您全权指挥。”然后还要一再交待:“作战时,见敌人势弱则进击,见敌人实力强固则以退为主。 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轻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意见独特而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不 可以凭借自己功绩显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质。部下还没有坐下来休息时,身为将帅 不能自己先坐下来休息,部下还没有吃饭时,身为将帅也不要首先进餐,应该与部下同 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做到了这一切,手下的将士必会竭尽全力,敌人也一 定会被打败”。认真聆听天子训命之后,统帅还要率领高级将士向天子宣誓效忠,然后亲自打开凶门,率军出征。天子还要携臣僚护送外出征战的军队将士送城。离别时,天子跪拜在统帅所乘马车的轮毂之前,再次交待:“将在外,不受君命。从现在起,军中一切行动完全由您来决策、指挥。”(诸葛亮《出师》原文:齐三日,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鉞于君。君持鉞柄以授将,曰:“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复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将受词,凿凶门,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曰:“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