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话故事,还原真实历史——先古时期话沧桑》
第12节

作者: 东越陆孟明20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伏羲在迁居到盘古山后,进行了大伏羲部落以来的第二次分封。

  封凤族于汝阳统领中州。其族人居于汝水与娲水之间。召百姓官长,分判天下,重新分封职官和土地。弇兹氏于磁山,雷祖氏于兖州,华胥氏于华山华阳;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沁阳,下相柏皇氏于王屋柏香,地官共工氏于太行共山治水,史官朱襄氏与襄城仍造书契,历官昊英氏于伊水鸣皋仍修甲历,栗陆氏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仍导水泉滋草木。骊连氏于骊山,葛天氏于长葛,阴康氏于太康仍主治田里;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主化俗,乌明氏于东明主建福,视默氏于犬丘主灾恶,中官‘土正’纪通氏于王屋主中表,仲起氏于屿番主海陆,阳侯氏于阳谷主江湖,宿沙氏于东平主海盐;春官‘木正’重于青丘,夏官‘火正’祝融于陈留,‘金正’秋官该于秦岭太白山,冬官‘水正’修熙于龟蒙山;尊卢氏于鸿卢水,混沌氏于昆吾屯留,大庭氏于具茨山,有巢氏于朝城,无怀氏于裴城,燧人氏于遂平……诸君各守疆土,分理海内,政化大治。

  在这次分封,凤灵希所在的凤族实际已经掌握了中央部落的大权;而弇兹、雷祖、华胥三部落作为伏羲一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三个部落被封在中央部落附近;而上一次的上相共工氏则被冠以地官,被放逐到太行一带治水,从而远离了政治中心。而如有巢氏、无怀氏以及燧人氏等在伏羲前曾经成为统领氏族的,则被放逐到远处。
  这次分封与其说是伏羲在为身后事作安排,不如说是凤族联合中央氏和柏皇氏作了一次政治洗牌,从而攫取了大伏羲部族治政大权。因此伏羲在看到这种情势后,选择了迁移,从而想摆脱这样的权力既成事实。
  与此同时,伏羲认为因为后来遭遇洪水,原来的观测系统受到破坏。命四子去四个不同方位测天,各自提出自己的数据来制定历法。伏羲氏族离开昆仑山,命四子后裔重新校正,已经偏移的天道运行系统。重新在新迁地区建立天地之中,确立五方五行的新观测中心。
  伏羲看似为四个儿子进行了分封,并要四个儿子出去拓展大伏羲氏领地,但实际是将儿子们以这种名义远离政治旋涡,如果大伏羲氏终有一日为凤族所取代,则要求儿子们“建立天地之中,确立五方五行的新观测中心”。即重新建立大伏羲氏政治中心,对于凤族的行为不予在政治上认可。
  但我们仍然从这次分封和对儿子们的处理中看到了一个正在形成的大伏羲王国。社会正从原始部落凝合成为一个有中央治理的王国时代。
  罗奉十八年(甲午,前7707)伏羲病逝于桐柏鸡公山终年68岁,他的遗体安葬在盘古山。
  伏羲在去世前接受了他已无力改变的政治现状和格局,遗命自己的妻子凤灵希即部落首领位。
  伏羲是怎样去世的?王文考(延寿)在其《鲁灵光殿》中记:“伏羲鳞身”王嘉《拾遗记?卷一》中记:“春皇春,庖牺王别号……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发垂委地。”
  我们就此合是猜测:伏羲晚年患上了令人极其痛苦的身上长有类似鳞甲的鱼鳞病,或者说恶化到了皮肤癌。并且因为这样的疾病,令伏羲的头部拉长,面部拉宽,从而有些扭曲。因为长时间的不打理,所以发展委地,并且希望发展委地能掩盖在背部的病痛。结论是伏羲是第一个有记载的死于癌症的病患。

  伏羲去世后,凤灵希受遗命继位,称女娲。改元女皇,即以明年为女皇元年。建都汝阳。
  日期:2017-11-29 20:42:47
  十四、共工之乱
  俗语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凤灵希即位后称女娲,那么在记述时也用女娲相称呼了。女皇元年,女娲即位后对执政的一些官员进行了部分调整。封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流域,居沁阳(今河南焦作市西南)。封下相柏皇氏于王屋,居柏香(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命共工氏为地官,居太行山,主管制造。命朱襄氏为史官,居柘城(今河南商丘市柘城县),主造书契。命昊英氏为历官,居伊水鸣皋(今河南洛阳市嵩县东北),主修甲历。命栗陆氏居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负责水利建设。命骊连氏于骊山(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葛天氏于长葛(今河南许昌长葛市)、阴康氏于太康(今河南周口市太康县),共同主管农业生产。命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今河南南阳市桐柏县),主管化俗。命乌明氏于东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主管建福。命视默氏于犬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主管灾恶。命纪通氏、仲起氏、阳侯氏、宿沙氏四族为中官土正。纪通氏居王屋(今河南济源市西),主管中表;仲起氏居嵎番(今山东日照市),主管海陆;阳侯氏居阳谷(今山东聊城市南),主管江湖;宿沙氏居东平(今山东泰安市西),主管海盐。命春官羲仲为木正,居青丘(今河北沧州市青县)。夏官羲叔为火正,居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秋官和仲为金正,居秦岭太白山(今陕西宝鸡市太白县东南);冬官和叔为水正,居龟蒙山(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东)。另外封尊卢氏于鸿卢水(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混沌氏于昆吾屯留(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大庭氏于具茨山(今河南新郑市);有巢氏于朝城(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无怀氏于裴城(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

  相比伏羲晚年,发生的变化并不大,女娲自己所在的凤氏氏族自不必说,其中没有了华胥氏、弇兹氏和雷祖氏,并且将共工的治水工作改成了主管制造业。并且没有了燧人氏。女娲在即位之初即削减了或者说拆分了伏羲视为有恩的四个老部族,并且其中两个还是伏羲的父、母氏族,做得实实有些操之过急。而将共工氏从擅长的治水改为主管制造,实际是又将共工氏从氏族最重要的政治官员团体中剥离了出去。并以四个儿子作为春夏秋冬四个正官的首领。

  共工氏族自然是不服,但是在凤族、中央氏和柏皇氏联合强力地压迫下,共工氏还是接受了分封,并开始监督营造,只不过,除了营造部落所需之外,还在秘密打造战争所要准备的武器等。
  女皇二年,共工觉得准备充足,时机也到了,于是联合燧人、华胥、雷祖等部落中的“残民”一起举旗反叛,打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战争。《管子·揆度篇》曰:“共工氏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共工氏夹黄河而居,活动在豫西和晋南地区,这一段黄河又有不少的支流,正好符合“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的地理特征。在今河南新安、济源和山西芮城一带,正好处于河洛腹地的黄河两岸。

  我们认为,共工在战争伊始,势头很盛,按记载来看,共工氏率领族人和军队沿黄河水陆并进,目标直指伏羲晚年所新建的“凤城”。女娲见共工的大军来者不善,看也不能息事宁人,于是只能派员出战。女娲遣调了原夏官火正祝融氏出征平叛。实际军队的统领我们认为应是女娲的二儿子羲叔。我们合理地猜测:羲叔在平时应是多学武功,身体比较强壮,并且有一定的治国理军的思考,很受母亲女娲的喜爱,很有可能是女娲当时心中有所心动的,摸定的继承人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