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卫子夫---维基揭密之汉武谜团》
第37节

作者: 南方有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21 13:08:03
  刘安的第三次谋逆机会很快到来了,这一次是步步惊心,一触即发。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淮安国太子刘迁学习用剑,自己以为剑术高明,无人能比,听说郎中(官名)雷被用剑很巧,就召集他来与自己比试。雷被不想得罪刘迁,再三辞让,没想到刀剑不长眼啊,一不小心,还是刺中了刘迁。本来以为自己天下无敌的刘迁非常生气,雷被很是害怕。恰好这时候,京城贴出了召兵令,很多想要从军的人都去了京师,雷被也想借机离开,哪怕拼上一条命去打匈奴也不想在这儿呆了。没想到刘迁不想放过他,多次在刘安面前中伤雷被,刘安就让雷被的领导郎中令斥责他并免去了他的郎中职务,希望以此作为警示,保证以后没人再学雷被。

  这是不给人活路啊,雷被就逃到了长安,向朝廷上书自我辩护,说明情况。刘彻下诏让廷尉、河南郡共同审理此事。河南郡也牛呢,下令抓淮南王太子来问讯。淮南王、王后打算不把太子交出去,就想发兵谋反。
  这反就反吧,刘安又犹犹豫豫的,过了十多天都没有定下来。
  这时,刘彻又下了诏书,立即审讯淮南国太子。
  正当此时,淮南封国丞相发现了朝廷送来的逮捕太子令,以为是寿春县丞扣下来的,就弹劾他犯了“不敬”之罪。刘安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就请求封国丞相不要再管这事了,没想到人家不听。刘安很没面子,说起来封国丞相是他的下属嘛,所以他就派人下书向刘彻告状,当然是告丞相不听话,这事又被交到了廷尉的手上。这个廷尉就是先前和河南郡一起审理淮南国太子事的那个,感觉对淮南国很有意见啊,查来查去的,查到了一些对淮南王不利的线索。淮南王刘安很担心,再派人暗中跟踪朝廷公卿大臣,没想到发现朝臣向皇帝提议抓捕淮南国来治他的罪。刘安担心是事情暴露了,坑爹的刘迁给他出主意说:“朝廷派人来抓您时,你可以派人穿卫士衣服,持长枪立在庭院之中,您身边一旦发生什么不对的事情,立即就刺杀来人。我就派人刺杀淮南淮南中尉,一举起兵,这不算晚。”

  要说刘彻对这个长辈还真是挺够意思的,都这样子了,还是没有批准朝臣抓捕淮南王的提议,只派了中尉殷宏去淮南国查询一下情况。
  刘安听说朝廷使者来了,就按太子的计策做了准备。
  殷宏是个老狐狸,觉得情况不对,对刘安那叫一个客气,刘安看他的态度温和,只问他斥骂雷被的事情,自己揣测不会有什么意外,就没有动手。
  殷宏回去后,把在淮南国所见所闻上告了皇帝,替刘安脱罪。
  原先要求逮捕刘安的公卿大臣就不高兴了,说:“淮南王刘安堵塞雷被替朝廷效命奋击匈奴等行为,这是让天子诏书在淮南国无法执行,应该判处淮南王弃市”。
  刘彻下诏说不可以这样。这大臣又请求废了刘安,不让他当王。刘彻再下诏说不可以。大臣最后又退了一步,说不行的话,就那就削刘安五个县,以示惩诫。刘彻这次听了,说也不要削五个县了,削两个吧。

  既然要削淮南国的两个县,总得要有人去颁布诏令啊,倒霉催的殷宏又被派去淮南国。
  殷宏知道这一次比前一次还要危险,所以一进了淮南国的地界,就宣布说皇帝赦免了淮南王。
  淮南王起初听说朝廷大臣请求诛杀他,但不知道要削地,听到又有使臣来,担心是来抓捕自己的,所以又与太子商量按先前的布置来刺杀他。殷宏一到,立即就大声祝贺刘安,刘安再次放弃了动手的想法。但事后他还是很伤心,说:“我做的都是仁义之事,却被削地,真是太耻辱了。”这样一来,淮南王在削地之后,加快了造反阴谋的策划。
  (元朔五年,太子学用剑,自以为人莫及,闻郎中雷被巧,乃召与戏。被一再辞让,误中太子。太子怒,被恐。此时有欲从军者辄诣京师,被即愿奋击匈奴。太子迁数恶被于王,王使郎中令斥免,欲以禁后,被遂亡至长安,上书自明。诏下其事廷尉、河南。河南治,逮淮南太子,王、王后计欲无遣太子,遂发兵反,计犹豫,十余日未定。会有诏,即讯太子。当是时,淮南相怒寿春丞留太子逮不遣,劾不敬。王以请相,相弗听。王使人上书告相,事下廷尉治。踪迹连王,王使人候伺汉公卿,公卿请逮捕治王。王恐事发,太子迁谋曰:“汉使即逮王,王令人衣卫士衣,持戟居庭中,王旁有非是,则刺杀之,臣亦使人刺杀淮南中尉,乃举兵,未晚 。”是时上不许公卿请,而遣汉中尉宏即讯验王。王闻汉使来,即如太子谋计。汉中尉至,王视其颜色和,讯王以斥雷被事耳,王自度无何,不发。中尉还,以闻。公卿治者曰:“淮南王安拥阏奋击匈奴者雷被等,废格明诏,当弃市。”诏弗许。公卿请废勿王,诏弗许。公卿请削五县,诏削二县。使中尉宏赦淮南王罪,罚以削地。中尉入淮南界,宣言赦王。王初闻汉公卿请诛之,未知得削地,闻汉使来,恐其捕之,乃与太子谋刺之如前计。及中尉至,即贺王,王以故不发。其後自伤曰:“吾行仁义见削,甚耻之。”然淮南王削地之後,其为反谋益甚。《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