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卫子夫---维基揭密之汉武谜团》
第35节

作者: 南方有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12 22:26:48
  第六章 刘据七年后被封太子的秘密
  《汉书 武五子传》:戾太子据,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年七岁矣。
  因为卫子夫失了宠,可怜的刘据刚出生就被认为有太子命,可他从1岁就开始等,一直等到了7岁仍然只是一个皇长子。没办法,因为刘彻的宠妃王夫人也生了一个儿子刘闳,这男人么,总是喜欢自己所爱的女人生的孩子。但是,就在刘据7岁那年,刘彻忽然下诏,立刘据为大汉帝国真正的皇太子。
  为什么?
  日期:2018-01-12 22:27:40
  第二十一节 卫青送礼与刘彻和稀泥
  随着陈阿娇的被废和卫子夫的失宠,刘彻“数岁无子”的帽子摘得那叫一个彻底,刘据很快就多了3个弟弟,他们分别是王夫人生的儿子刘闳,李姬生的刘旦和刘胥。

  刘彻有四个儿子了,却7年没再提封太子的事了。
  刘彻为什么会无限期拖延立太子的事情呢?
  很简单,有了4个儿子了,不像只有1个儿子时,没得选。为什么要选,不是说以前讲究的是立长立嫡么,刘据既是长子又是嫡子啊。
  没办法,刘彻现在不喜欢卫子夫啊,他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史书上称她为王夫人。王夫人很争气,她也生了一个儿子刘闳,而男人总是会更喜欢自己喜欢的女人生的孩子。
  这个王夫人,史书上对她的直接描写比较少,唯一的一次正面出场就是重病时毫不客气地向刘彻为自己儿子讨要雒阳(洛阳),可见其野心。
  话说公元前117年,在多方压力之下,刘彻准备封自己刚刚能胜衣的三个儿子去外地当王,这三个儿子中包括王夫人生的刘闳。
  刘彻最宠的就是王夫人,因此对刘闳也是与众不同,对刘闳的前程,他觉得有必要征求一下王夫人的意见。
  刘彻亲自来到王夫人的病床前,问她:“我准备立你的儿子为王,你看放到哪个侯国比较合适呢?”

  王夫人一开始还装着客气一下,说:“有陛下您在,哪有我说话的份呢?”
  刘彻说:“话是这样说,你还是说说你的想法吧。”
  王夫人立马打蛇随棍上,丝毫不知道旁敲侧击,不客气地表示自己想要把雒阳(洛阳)作为儿子的封地。
  雒阳是什么地方?是刘彻必须要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地方,因为那儿有武库有粮仓,一旦地方诸侯占领了雒阳,那造起反来是很方便的,王夫人可还真敢狮子大开口。
  刘彻表示很为难,说:“自从开国之来,没有哪个王子能够在雒阳当王的,除了这个地方,其它的地方都可以。”
  王夫人被拒绝了之后,很不高兴,虽然没敢当面就反驳,但她竟然敢甩下脸子,不理睬巴巴结结在她床前讨好她的皇帝刘彻了。
  对此,刘彻并没有生气,反而安抚她说:“还是去齐国吧,关东之国没有比齐更大的,也没有比齐国更富裕的了。”
  王夫人也还是很识相的,齐国是什么地方?汉朝最重要的一个诸侯国啊。
  当年韩信破齐后,立即就自封自己为齐王,派使者告诉当时的汉王刘邦这事儿。刘邦一听之后,气得一蹦三丈高,破口大骂,这时候陈平踩了他一脚,刘邦被这一脚踩醒了,又或者是被张良给劝醒了,想起来还得靠韩信来打仗呢,这时候不能得罪人。刘邦只能装大度,派张良去封已经自立为王的韩信为齐王。
  拥有齐地的韩信实力到了什么程度呢?齐国人蒯彻在韩信当了齐王之后,认为韩信拥有了逐鹿天下的权利,利用相术来劝韩信不要屈于任何人之下,完全可以当王。然而韩信却不忍背叛刘邦,认为当个齐王就够了,没必要和刘邦争王。

  韩信看中齐地,问题是,刘邦也很看重齐地,他自始自终都不放心把齐国给韩信。后来高低把韩信从齐王徙为楚王,后来又把韩信给杀了。
  为了确保齐地的安全,刘邦后来将自己的大儿子刘肥封在齐国。
  齐国比起洛阳,一点都不差啊。
  王夫人听到刘彻这话,因为病着,无法献上她的膝盖,所以就以手击头:“能去齐国真是大幸。”
  (《史记.三王世家:王夫人病甚.武帝亲临问她,说:“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说:“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武帝说:“虽然,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说:“愿置之雒阳.”武帝说:“雒阳有武库敖仓,天下嚰□,汉国之大都也.先帝以来,无子王于雒阳者.去雒阳,余尽可.”王夫人不应.武帝说:“关东之国无大于齐者.齐东负海而城郭大,古时独临菑中十万户,天下膏腴地莫盛于齐者矣.”王夫人以手击头,谢道:“幸甚.”)

  这王夫人讨要雒阳的时候,是公元前117年,刘据当太子已经5年了,没有一点被废的迹象。王夫人这是退而求其次,想要一个仅次于太子位的地位。
  那么,在太子还没有确定之前,难道王夫人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凭她在刘彻心目中的地位,她完全可以不是撒娇就是撒泼,反正要让刘彻听她的。 
  刘彻呢,自己就是老九上位,规矩之类的,他不太在意。因此,他很有可能想看看形势再说,凡事多等等总归是没错的。
  日期:2018-01-14 12:52:28
  要说皇帝的心思只要稍微有一点波动,下面的人就能揣摸得清清楚楚。
  公元前123年,有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和《史记.滑稽列传》都提到过,可见当时影响很大。

  事情是这样,在卫氏家族已经在朝廷中到了一家独大的时候,某次卫青打仗回来,皇帝赏赐给他一千金。当时,王夫人正受皇上宠爱。有一个叫宁乘的人就劝说卫青说:“将军您之所以功劳并不是很多,却享有万户的侯位,三个儿子也被封作侯爷,那是因为你有姐姐做皇后。现在王夫人很受宠,但她的宗族却没有富贵,希望将军您将皇帝赐给您的千鑫转送给王夫人为她祝寿。”大将军卫青听了这话,竟然真的从一千金中拿了一半出来送给王夫人为她祝寿。(是时王夫人方幸于上,宁乘说大将军曰:“将军所以功未甚多,身食万户,三子皆为侯者,徒以皇后故也。今王夫人幸而宗族未富贵,愿将军奉所赐千金为王夫人亲寿。”大将军乃以五百金为寿。《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卫青是什么人?当今皇后卫子夫的亲弟弟,是大将军,刚刚从战场上下来,虽然这一场战争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取得完全的胜利,折了赵信和苏建,但总体来看,仍是一场大胜仗。从刘彻赐金来看,他对这场战争还是认可的。而且,这一场战争中,霍去病脱颖而出,卫家如虎添翼。
  在这个时候,卫家仍然处于上升期,在这个时候劝卫家低头向一个宠妃送礼的人叫宁乘。
  宁乘是什么人?根据《史记.滑稽列传》中的补充,宁乘即齐人东郭先生,不过是一个在公车府侯差的方士,长期饥寒交迫,衣服破烂,穷到连好鞋子都穿不起,大冬天还拖着一双没有底的鞋赤脚踩雪地,可见窘迫程度。(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史记.滑稽列传》)
  让人跌破下巴的是,卫青认为这样的一个人说的有道理,他还真送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