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55节作者:
皮唐先生 日期:2018-01-04 12:16:28
[122]
柏壁之战
十一月十四日,迎着漫天纷飞的大雪,李世民带着唐军将士渡过结冰的黄河,进驻到汾水南岸的柏壁(山西新绛)。
与此同时,汾水北岸的唐军也在绛州固守。
两军成掎角之势,与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相持。
宋金刚是刘武周最倚重的大将,没有之一。早在他投奔刘武周之前,就因为善于打仗而名气很大。因此归顺之后,刘武周对他十分倚重,除了让他主持日常军事工作,加封“宋王”称号,联姻(许以胞妹)等常规的笼络手段以外,刘武周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直接分了一半家产给他。这实在太慷慨大方了,他们的关系哪里像是君臣,简直就是兄弟,亲兄弟都没有这么亲的。
遇到这样的明主,宋金刚感动的无以复加,恨不得把自己心窝子掏出来给刘武周瞧瞧,更不用说其他的了。很快,他就把原配老婆踹走,迎娶了刘武周的妹妹,和主公结成了亲戚。同时,他还给主公(大舅哥)献上了这个南下进攻李渊的计策。
这个计策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一旦成功,刘武周就有机会夺取长安,进占关中,而一旦占领关中,就有有希望图谋霸业,君临天下。至少至少,他也不需要窝在那个小小的定襄,看突厥人的脸色行事了。
因此,这番前来,他志在必得。
李世民深知宋金刚的厉害,宋金刚不仅深谙兵法、身经百战,还带来了刘武周的全部精锐。手下有更尉迟敬德这样不世出的猛将,背后还有突厥人撑腰。而且眼下连战连胜,士气正旺,岂是一时半会可以打败的?
对待这样厉害的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相持,叫个暂停,你先把势头给我刹住了,我也好静下心来想想对策。
这一相持就过去了三个月。时间有点长,整整一个季度。
但是在相持过程中,李世民可没有闲着。
因为我们说的相持并不是一味的深沟壁垒、坚壁不出,那不叫相持,那叫缩头乌龟。真正的相持是在两军对阵的时候,用主力看住对方的主力。但机动部队要在外围扫荡、侦查,随时捕捉战机,争夺野外的控制权,从而扫清敌人的外围势力,确保能在决战中取胜。如果我们给它下个定义的话,相持其实就是高度浓缩的一系列辅助战斗的总和。
所以,在相持期间李世民发起了多次外线作战,以此压缩宋金刚的战略空间。
日期:2018-01-04 12:17:22
[123]
我们简要介绍其中的一次—美良川之战。
如果说后来与宋金刚决战的打仗算是这次盛宴的主菜的话,美良川之可以算是一道开胃前菜,这道前菜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性价比高、分量足,童叟无欺、老少咸宜。
因为战斗双方是两个大家都熟知的人物—秦叔宝、尉迟敬德。两大门神在这里进行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激情对决。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关公和秦琼谁厉害我们不知道,但秦琼和尉迟敬德谁厉害我们还是能猜个差不多的。
当时,为了策应李世民主力的战略相持,李渊命永安王李孝基(李渊族侄,和李孝利没有任何关系)、唐俭等在夏县发起了一次进攻。
但不幸的是,他们非常轻易的就被宋金刚的两大悍将—寻相、尉迟敬德击败,并当了俘虏。
寻相是一个姓名和身世都很神秘的人,史书记载他是刘武周的部将,而且看起来地位不逊于尉迟敬德。刘武周失败后,他投降了唐朝,但可能是投降后还心念旧主,后来在跟随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就趁机逃跑了,从此我们再也无从知道他的消息。
尉迟敬德这位光芒四射的门神爷就出名多了。
他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生于山西朔州,祖上是来自西域的于阗人,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尉迟敬德生的面如锅底,肤色黢黑,人送外号“大老黑”。不过,考虑到他年少时曾以打铁为业,要说是被火熏黑的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了,要是说两者兼而有之,天生黑质再加上后天努力,这说法就更令人信服了。
自古以来,打铁出身的武将很多,远的据传有关羽,近的有刘宗敏、林凤祥,直到红军闹革命的时候,还有两位打过铁的将军杨得志、梁兴初。打铁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但也很能锻炼人的体力和意志力。这些打铁名将的共同点是勇猛善战,敢打硬仗,极为顽强。尉迟敬德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考虑到他所处的是冷兵器时代,打铁练就的过人膂力在战斗中有很大的加成—不论单挑群殴都非常管用,这种特点和优势就更加明显。
此时此刻,打了胜仗的寻相、尉迟敬德非常高兴,两人正哼着小曲唱着歌,押着李孝基、唐俭等人去往浍州。
李世民非常重视这两位悍将,但他已然下定决心去攻打这两位悍将。对付悍将,自然要用更悍的将。
十二月二十五日,秦叔宝、殷开山接到了李世民的命令,即刻率兵到美良川,截击寻相、尉迟敬德的队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