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52节

作者: 皮唐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1-02 12:09:00
  [114]
  我们来看一下这份时间表吧。
  四月,李元吉派部将张达抵御刘武周,全军覆没。
  六月,李渊派遣李仲文前去救援太原,败绩,李仲文只身逃回。
  八月,李渊派最倚重的大臣裴寂出兵,与刘武周大将宋金刚在索原度决战,大败而归。
  九月,刘武周攻陷太原,李元吉连夜带着妻妾儿女逃回了长安。
  十月,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山西新绛),占据龙门(山西河津),攻占浍州(山西翼城),大有把唐王朝的势力全部赶出山西之势。
  与此同时,夏县的暴民吕崇茂自称魏王,与刘武周联合;隋朝旧将王行本据蒲坂(山西永济北),与宋金刚遥相呼应。

  至此,山西地区的大部都已落入刘武周之手,唐朝在黄河东岸的据点只剩下晋西南一隅,几乎没有了立锥之地。
  关中又一次震动了。
  刘武周不是薛举,他身体健康、营养良好、没有得病,这次攻击也不会戛然而止,而且看势头只会越来越猛烈、越来越疯狂。
  上天似乎没有再一次眷顾大唐。
  本来,大唐王朝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南征北讨的十分风光,可现在突然之间就到了连山西老家都要沦陷的地步,自起兵以来,唐军还从没遇到过这样严峻的形势。
  李渊慌了,他真的慌了,他的慌乱并不单纯是因为刘武周的突袭。突袭虽然可怕,但只要自己内部团结、政治稳定,也不是不可抵挡的。但坏就坏在,此时唐朝的政坛恰好是不稳定的,不仅不稳定,而且像是经历了九级地震,刮了十二级台风。

  刘文静被杀了。
  [115]
  第一次内争
  刘文静死了。
  杀他的人正是李渊。
  真是一次巨大的人事变动啊。
  可是刘文静不是李渊的好朋友吗?自打起兵以来,他对内帮着料理政务,对外安定边境出使突厥,而且一路攻城略地,为李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怎么突然之间就被杀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裴寂是李渊更好的朋友,而刘文静恰好惹了裴寂。
  李渊和裴寂的关系实在太好了,好的就像一个人一样。从在太原开始,俩人就天天一起花天酒地,到了长安之后,俩人更是“如胶似漆”。李渊不仅任命他当了右仆射(宰相),还赐给他铸钱的经济特权,甚至有一次还让自己的妃子带着美食宝物到家里陪他玩乐,次日方才返回。至于其间发生了什么,李渊连问都不要问。

  当时皇帝上朝是坐在床上的,那时候的床和现在相比,款式、用途都不太一样,不仅可以用来睡觉,平时也可以当座位。而李渊上朝的时候,就经常口中亲切的喊着“裴监”把裴寂拉过来一块坐。之所以叫“裴监”,是因为裴寂早年担任过晋阳宫监,李渊对裴寂已经宠爱到连名字都不舍得叫了。
  这实在是有点过头了。
  裴寂这待遇让我想起来一个词—副皇帝。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难道皇帝还有副的?
  答案当然是有,只不过中国没有,而西方却有。

  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国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君臣之间有着森严的等级,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他们之间没有缓冲的空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西方很多国家却不是这样的,他们的皇位经常在几个大贵族手中轮换,皇权也不像咱们这么威严。
  比如罗马帝国,人家虽然也有皇帝,但皇帝也只敢自称元首(奥古斯都)、第一公民(屋大维),即便后来的奥古斯都权威逐渐加重,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但皇帝也可以有副手,这副手的学名叫“共治皇帝”,俗称就是“副皇帝”。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在位的时候,就把帝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每部分由一位皇帝管辖,称为奥古斯都,每位奥古斯都再指定一位助手,称为恺撒。这里的凯撒就是副皇帝。

  裴寂受到这种待遇,明显是超越了君臣之间的界限,所以俺就一下想起来副皇帝这个词。从这也真是看得出,唐朝初年也确实残留着贵族政治的遗风。
  然而,刘文静看不下去了,他吃醋了。
  在刘文静的心里,他和裴寂应该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享受一个级别的待遇。
  裴寂和李渊是老朋友,刘文静结识李渊也不算晚。李渊起兵的时候裴寂担任长史,刘文静则是司马,也是旗鼓相当。在唐军南下长安的一系列战斗中,裴寂没有太多亮点,而刘文静反倒立下了很多军功,比如出使突厥借兵买马,攻打河东城,招降屈突通,这功劳在唐朝文武里排第一都没人有疑问。

  但是,没想到呀没想到,李渊居然偏心到这种程度,实在是气的他牙痒痒。
  我到底哪一点不如他!?
  但说一千道一万,胳膊拧不过大腿,也不可能去拧大腿,刘文静是不能和皇帝较劲的。
  他只能把火气撒到裴寂头上。

  日期:2018-01-02 20:34:06
  [116]
  某日的朝会上,刘文静又一次看到李渊和裴寂一起坐在了床上,谈笑风生、“卿卿我我”,只觉得心里一股无明业火禁不住腾腾乱跳,按捺不住。
  他腾的一下站起身,向皇帝启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