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51节

作者: 皮唐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自那以后,他就不再上朝了,而是整日窝在家里,和亲信党羽商讨如何抢班夺权。
  按照权臣篡位的标准流程,他厚着脸皮加了九锡,称相国,假黄钺,总百揆,封为郑王。与此同时,还让人散步流言,比如某地的黄河水清了、某地的猪学人走路了、哪里狗的会说人话了等等,为自己改朝换代制造祥瑞。
  几个月后,时机差不多成熟了(自以为),王世充迫不及待的指使东都朝廷的一干大臣进了宫,劝皇泰主杨侗禅让皇位。
  杨侗天性聪明、能言善辩,看到这帮昔日的隋臣已沦为王世充的奴才,他挺起身板,巧捷的反驳道:

  “天下是高祖(隋文帝杨坚)的天下,如果隋朝气数未尽,禅让这事自然不应该提。如果隋朝气数已尽,那也用不着什么禅让!你们各位不是祖辈旧臣,就是身居三公高位,竟然能说出这种话,你们就不知道羞耻吗?”
  听到这番话,在场的各位大臣无不面红耳赤,汗流浃背,有些脸皮薄一点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处呢?在暴力和刀剑面前,从来就没有道理可讲的。而且杨侗毕竟是个小孩子,再聪明也没有经过多少世事。而王世充这种老奸巨猾的人又擅长哄小孩。一计不成之后,他又派段达等人反复找杨侗软磨硬泡,传达了如下言论。
  “现在天下没有安定,需要年长的君主,而您的年纪还太小。”
  “等到天下平定以后,俺一定公开把帝位还给您。”
  “说话算数,来,咱们拉钩.”
  不管杨侗信还是没信,反正王世充是信了。
  最终,他恩威并施、死皮赖脸的糊弄过去了。
  四月初七,王世充登基称帝,坐在皇位上接受百官的朝贺,改国号为“郑”。

  而此时此刻,他的前任皇泰主杨侗已被软禁在了含凉殿。
  一个西域的胡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原,追求升官发财,渴望功名利禄,策划谋朝篡位,最后竟然当上了皇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精神。
  他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一个卑鄙的人,一个不道德的人,一个完全不能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日期:2018-01-01 20:41:10
  [113]

  北方的敌人
  你也配做皇帝吗?
  听到王世充称帝的消息,李渊在心里恨恨的骂道。他曾很想去教训一下这个卷毛的丑八怪,唐朝在中原也确实有些部队,要找他约一架并不麻烦。
  但这个念头刚一闪过,李渊就悲催的发现,有人并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此后的几天里,他可不仅顾不上教训别人了,甚至连自身都要难保了。
  刘武周动手了。

  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北方传来急报,刘武周率兵两万,联合突厥进攻太原。
  这个消息出乎李渊的意料,却又在他意料之中。意料之中的是该来的总会来,出乎意料的是刘武周居然会来的这么早。
  刘武周
  作为唐政府钦定的大反贼,刘武周是唯一个在诞生方式上享受帝王待遇的人。史书记载,在一个夜色撩人的晚上,刘武周的父亲刘匡和母亲赵氏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看见一个像雄鸡一样的东西,浑身带着金光飞入了赵氏的怀里,赵氏赶紧拍打衣服,却什么都没有看见。从这一晚她就发现自己怀孕了,最后生下了刘武周。(忽见一物,状如雄鸡,流光烛地,飞入赵氏怀,振衣无所见,因而有娠,遂生武周)

  这个故事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天鸡下凡,或者鸡精投胎。不过据史书记载,刘武周的头上确实有点类似鸡冠状的突起,似乎更印证了那个传言。事实证明,这只下凡的鸡精给那个三个丨乳丨房的男人添了很大的麻烦。
  可能是因为出身不平凡的原因吧,刘武周年轻时比较自负,也喜欢结交豪侠,而且多数是那种黑社会老大、反政府人士,以及恶性犯罪分子,如果他认识罗士信、薛仁杲这类变态杀人狂的话,估计他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
  刘武周这个习惯引起了家人的担忧,比如他哥哥就生怕他交友不慎招来祸害,哪天仇家来绑个票、灭个门什么的,那大家都别活了,于是一怒之下把他赶出了家门。
  离开家门的刘武周并没有觉得难过,反而觉得解脱,在他那以帮亡命之徒为主要成分的好友影响下,刘武周也逐渐养成了一种好勇斗狠、花钱大手大脚的性格,这种性格容易惹事,也容易交朋友,尤其上了战场,那就是作战勇敢加讲义气。所以刘武周后来从军了,从军后还混的相当不错,一路升迁当上了鹰扬府校尉,相当于现在的团级军官。
  在李渊起兵之前,刘武周已经立了自己的门户,当然了是以一种很不光彩的形式。他杀掉了屡次提拔过他的上司—马邑太守王仁恭,兼并了他的部众,还占有了他的女人。至于那些吃不了、用不尽、玩不完的珍宝美女则送给了他的新主子—突厥人。
  当时突厥的老大是始毕可汗,他大喜过望,立即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注意称呼),还送了他一个狼头纛。狼是突厥人的图腾,地位相当于中国传统中的龙,狼头纛就是用狼头作标志的大旗,也就是突厥的国旗,收下他就相当于成了突厥人的臣仆,说好听点叫伪军,说不好听那就是叫走狗。而刘武周干脆更进一步,自称皇帝。
  从李渊起兵之前到定都长安,刘武周就是他的心腹之患,这个大患可能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最可怕的,因为他处在自己的正北方,不仅居高临下,还有突厥人为强大后援。所以李渊结交突厥人,实际上也有借他们的手稳住刘武周的意思。为了再保险一点,他还特意把亲儿子李元吉留守太原,以防不测。
  但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走狗刘武周还是这样偷偷打了李渊一记闷棍,让他猝不及防、眼冒金星。李渊很生气,但后果不严重。因为刘武周的闷棍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雨点一般的落了下来。
  一个人打你一棍子,你肯定会生气,可如果一个人疯狂的打你一百棍子你可能就顾不上生气,而只有害怕了。
  救~命~啊~这可能是此时的李渊最想喊出的一句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