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身边的哪些小甜果》
第8节

作者: 白色电话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也应该承认这加长钻头,是这个徒弟首先提出的,并且,没有这个徒弟给他计算万能铣上复式挂轮,及高速钢工具钢材料、热处理工艺的选择,他王建恐怕很难搞成。
  但这个徒弟,一直把功劳归于师傅,正如他把P25A1压滤机归功于大雅、归功于大雅经理一样。
  “这钻头,”师傅有点愧疚地说,“也有你一半功劳呵,而你都归功于我,我。。。凭这评上了劳模,不好意思,我心有愧,现在你主掌国风,当师傅的,理应助你一臂之力,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师傅激动了,泪水盈眶。“谢谢师傅,师傅心意我领了,但是,大雅铜水套不能少了你,少了你,直接影响总公司生产任务。其产品会给国家造成损失。”
  其实,昨夜,大雅经理给他打了电话,望他劝劝师傅留在大雅。
  “现在,冶炼厂的铜水套不是都叫你们加工了吗”他师傅问。
  “师傅,我公司接受80吨、110吨转炉检修,但50吨转炉检修,我们准备让给大雅,大雅还要加工铜水套,需要你的加长钻头,更重的是,还需要你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
  又有人敲门,代经理叫进来,原来是生产部主任黄飞虎,来与代总谈生产上的事,师傅有眼色,说“你们谈我一会再来,”就站起走了。
  让飞虎在对面小转椅坐了,代总问:“俄罗斯的四台压滤机下料了没?”飞虎说,“不锈钢材料今天上午从特钢厂拉来。”
  代经理说:“这样吧,大雅最近快短吹了,给他们两台造去。”
  飞虎说:“你还想帮他们?叫我看,让他们倒闭去,他们以前如何看待我们的?他们至死瞧不起我们,以为他们国营了不起,吃官饭,吃皇粮。”
  “虎子,”经理给他倒茶,“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再扶一把吧,毕竟,他们伸出了和好之手。”
  “看来,弋有才的鸿门宴篝火还真烧出了名堂。要不这样,”虎子虎眉一皱,目光炯亮,“新研制的国风32数控机床,床身齿轮箱拖板工作台,让他们铸去,省得我们拉到张轨去,50吨转炉检修不给他们,看他们还封锁不。。。”
  张轨是武威(凉州)史上有名的历史人物,做过凉州王,被一个酷爱武威史的老板用作一个铸造公司之名。

  在此之前,大雅一直不接国风的铸造件,用袁文才的话就是“封锁”。
  竞争是无情的,你不是要起来吗?我就要压制你,因为你起来了,我怎么办?
  从国风到张轨,卡车要跑三个小时,跑了七八年了。
  国风铸造车间厂房和国风书院一样,现正在建造,设备也正在挑选。
  提起大雅的“封锁”,代总就想起他和国风老工人的艰苦创业。
  国风是股份有限公司,十五个老工人包括后来代总入股的创业基金320万,最初在机械旧货市场买来3米龙门刨,69液压刨、618小镗、C62、C63、C64等旧机床,雇卡车从兰州装载来。

  这些师傅年龄最小在50左右,属于内退的,其他到站退休的,年龄60以上,因此,为照顾师傅们,上兰州都是代总亲自出马。
  冬天,下雪,饿了,和老龙头啃石头硬的馒头充饥。路上,有时一二个小时没落脚地,呼啸的北风疯着雪花狂打着车窗,急了也不敢下去解手。
  耳朵、命根子要不要?忍吧,忍到城镇再说。
  这一切都忍了,而让他们忍受不下的是:轴承座要铸,轴和齿轮要热处理,去联系大雅,而大雅一概拒绝、不接,说本公司“忙不过来。”
  那时,代经理办公室在小土房里,进门就能闻到泥土味,地上,一天要撒三次水,仍然灰尘蒙蒙。
  他的衣服上头发上脸上都要凝一层灰尘,他的故乡,铆在长江中间的崇明岛上,那里可是被上海市规划为生态岛的,即使起大风也难见灰尘。

  可这河西走廊,灰尘----沙尘无孔不入,当时他们喝的面片子,似乎也掺和了沙尘,配麻辣萝卜干、泡菜,他和工人们一起蹲在机床边吃这午餐、晚餐。
  当他挥动丁字镐汗如雨下挖坑时,他想这是在挖他思想上的懒惰。挖去国风前进的路上的障碍,挖去高高在上、自以为高才的老爷、学阀根子。
  由于他天资聪颖、举一反三、敏学深思、当年考上清华,他没费多大劲,也无整夜学习的经历,到了国风,他才知什么叫苦。
  他真有过三天三夜跑在车间、泡在办公室的经历。

  当时,国风接下亚洲第一炉----闪速炉一半组装、加工的任务,这是国风第一次接下大型国营企业富海诗集团公司的活,也是第一次与国营企业签订工期合同。
  他明知这是大雅忙不过来,富海诗给予的施舍,但还是郑重其事接下,认认真真签合同。
  国风的锣,就要通过这亚洲第一炉敲响。
  那时大雅事业如火如荼,而使大雅闻名S省机械行业的,就是由年仅二十九岁、才华横溢的云主任执掌金工车间,曾经三次连续被评为省级模范车间。
  这个车间,省级劳模就有三位,其中包括他的两位师傅:一个车工王、一个钻工王。
  这实际上是和大雅比实力、比技术、比作风、比品质的竞争。
  那时候,他就住在于办公室一栋的职工宿舍,也是冬天,以自做的烤箱取暖,烧永登煤,点燃时,满屋子飞腾着细微的煤灰,他脸上身上头发上凝了沙尘、又结了煤灰。
  但他心里豁亮。外来的客户常把他认作工人,但他很高兴,把此看作一种荣耀。
  他和工人睡一个床铺、一桌吃饭一起打球、一起在车间熬夜,有时甚至一起操作奥珂玛数控机床,终于在合同期内完成了任务。
  比大雅提前一个小时,国风名声大噪,锣敲响了,大雅推向市场后,富海诗许多厂矿找到国风来。

  大雅生产部另有一楼,这楼懒洋洋地在加工车间和机关楼之间,角尺形,二层。
  精简机构后,这楼只存活了生产技术部、能源安全部,有许多空房结了蜘蛛网,被公司所谓的顾问占据着。
  大雅科级干部规定五十岁退,退了后就成了顾问,在这类房子里喝喝茶、看看报、颐养天年,瞅瞅蜘蛛结网,玩玩电脑上网。
  袁文才主任的办公室在二楼拐角处。这天上午,大雅经理弋有才颠悠颠悠上了二楼,进了生产技术科主任的办公室。
  门开着,主任不在,他的助手生产计划员姚三顺,正在电脑上码季度生产小结,见经理进来立马站起迎上来,“弋叔,坐——坐——坐——,”若有别人在场,姚三顺叫“弋经理”。
  弋叔坐到大沙发里,姚三顺取出写字桌柜里的雀巢咖啡和白糖,拿个一次性杯子。
  “你还喝这个?三顺。”
  “我晚上常在这里加班,困了,就喝这,喝了就不困了。”
  经理关切地说:“你注意点身体,别累坏了,工作要用巧劲,不靠死干。”

  “谢谢叔热情关怀、指点。”姚三顺是主任助手,却很有心计,表面上对主任百依百顺,心里早羡慕主任之位,这不仅是人性所必然: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也因为经理是他拐弯抹角的“叔”,也因为他从小是孩子王,不服别人管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