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身边的哪些小甜果》
第7节

作者: 白色电话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组石像,既用来安全教育,也是国风凸现的一道风物。老外下车后,先来这石像前拍照,翘起大拇指OK,尊重劳动者,国风品格。
  兰蕙进国风后,上下班常来这里看看,有时拿笤帚扫地上臭屎、树叶、烟头;有时拿棕毛掸子,拂去石像上灰尘。
  国风崛起于原小土房址的办公楼,顶上“人本、精品、高效、保期”的十字方针,笔锋雄健、威风凛然。

  楼形方正,东西横贯,坐北朝南,外层瓷砖镶嵌,抹成深蓝色。
  正面两个进出口,侧面东墙一个太平门出口。东边进出口里,一楼,包括食堂厨房餐厅、女工澡堂、二楼三楼为职工宿舍。
  三楼,有个房间,也有兰蕙的一张床,她有时住在这里,有时回家住。
  西进出口一楼包括前台、技术部、行政部,二楼包括财务部、销售部、代总经理办公室。
  三楼包括董事长办公室、外贸部等。
  上楼梯到二楼,就能透过明净的玻璃墙,看到代经理在,或者不在。
  这是开放透明的办公室,进去,坐在门边大沙发里,看见对面墙上一个大镜框,镶着世界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的名言:“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泰勒的书,兰蕙在校园里看过,坐在柳下水磨石椅上,嗑着香瓜子,间或那个男生借故过来坐下,她禁不住心跳。
  但泰勒书使她渐渐恢复平静、自若,现在模糊记得,他用许多简明的例证,指出由于日常行为的效率低下使当时美国遭受巨大损失。
  但兰蕙所以记清的,倒是泰勒关于科学管理原理的精当概括:
  科学用人,责权对等,工时研究。
  科学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力,保护劳动者的尊严,但后者在兰蕙看来,似乎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有尊严的劳动者,可以能动地发挥生产力。
  在代总座椅后面的墙上,还有一个镜框,八个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句昭日月,笔锋略草,古朴遒劲,落款为梁启超题。
  梁启超、康有为是戊戌变法之二星,史称康梁,兰蕙学历史时老师讲过。
  老师还说: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及早先复旦公学毕业的陈寅烙,曾被学界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名师。
  初见八字,兰蕙以为代经理取自【易经】自勉,没想到代经理说:这是清华校训呵。
  在这苍茫戈壁、在这龙首山下的厂矿之间,这古老而新生的民族精神,在这春天的沙风里闪光。

  兰蕙在隔壁的销售部,她每天上班提前早来半个小时,到代总办公室打扫卫生:拖地、擦桌、倒纸篓、打开水。
  代总有两个助理,另一小伙是刚来的顾矿长儿子顾兴明,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本公司技术很内行,代总委于他“国风32”数控机床的研制、调试。
  但因他大学刚毕业,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有不少技术难题解决不了,这两天他已写申请,要到一线锻炼,他和兰蕙是互补,兰蕙缺少的是技术;
  而顾新民的短处:管理外行,虽然在大学选修了【企业管理】一课,现在是一片云山雾海了;

  也曾时髦赶潮流,读过美国最著名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的【管理学】,但实际上毕业之后全还给这位大管理学家了。
  兰蕙要填补自己的不足,在这个机械行业,她必须懂技术。
  大学毕业之前她曾经到上海宝钢实习过,在炼钢炉前、她头戴安全帽,架着太阳镜,围着毛巾,那个热汗呀,雨淋了一样。
  但那时实习的,与现在实际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兰蕙正式向代经理申请:下到一线,操作车铣刨。
  今天,她已经领会了泰勒“工时研究”的含义。
  “很好,”代经理说,“我们正要重新修改本公司工时方案,你下去实际操作一段时间,做个详细的工时记录。调查研究,也是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础,你要和工人师傅交朋友。

  工时,在国风是计件、记时工资的依据,也是车间管理、基础管理的纲,抓住这个纲,我们管理和生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小蕙,你半天在这里上班,半天在车间上班,如何?小顾也下去,但你们不要在一个车间。
  兰蕙点点头。代经理给金工车间毛主任打了电话,但毛主任似乎不大欢迎自己的女儿,以为小兰工作没做好被贬。
  像他这样的老工人,在钳工岗位上一辈子,到国风才当官,知道什么叫酸甜苦辣,被人管辖是什么滋味。
  因此,他从小给兰蕙灌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的孔孟之道,并把吃的苦中哭,方为人上人”的信条,作为兰蕙桌上学习的座右铭。
  兰蕙,在没上国风之前、没了解代经理经历以前,也认为大学毕业了坐定办公室,天经地义。
  她老爹听说半天制,才勉强同意,并暗里告诉她,看看行了,开屁床子。

  但代经理对兰蕙说,“你要学会开床子,独立操作,再依据三种速度:快、中、慢作原始记录,比如车削一件外径100的齿轮轴,三种速度各需多长时间?
  铣削这件齿轮三种速度各需多长时间?
  铸造、锻铆你也要体验一下,再给我绘制车间、公司网络分析技术的线路图、质量管理直方图、鱼刺图。”
  “谢谢经理指导。”代经理从办公桌抽屉里抽出一本机械制造的【工艺学】来,“这本书你业余看看,联系车铣刨工艺过程,体会工艺的实际内容。”
  “估工,是工艺的重要内容,我公司用的估工手册,来自大雅,是我带来的复印件。

  大雅呢,从首钢八十年代‘取经’来的,现已很陈旧,有些估工不切合实际,操作者不满意,找工艺员、找主任、找我,我有时也不好回答,我以前实习过车铣刨,不假,但我不可能什么机床都会开,即使会开不熟练也不好回答。
  我依据主轴转速、进刀量、走刀速度计算工时,与实际也有距离。
  工时不准,工人不服气,有情绪,影响工作,不好管理。工时关系到工人切身利益、工资高低。”
  这时有人敲门,兰蕙出去了。
  代经理见是自己当年在大雅实习钻床时跟随学徒的王建师傅。王师傅在大雅曾经是个名人,当过省级、市级、集团公司劳模。
  但近年大雅劳模都评了干部,不是车间主任就是那个科室主任,被工人叽为“官模”。
  师傅两年没评上,怨气很大,今日找来,必有所求。
  代总给师傅递烟、让座、亲自倒茶。师傅说了一大堆,中心意思是:大雅没法干下去了,到国风来。
  尚若在篝火晚会之前,代总会一锤定音,但现在,既然大雅经理已伸出和好之手,他代时兴再拉师傅,绝不是再生隙罅了。
  就此也可看出篝火晚会这一招的厉害。代经理劝师傅说:“师傅,大雅需要你,你是钻工王,铜水套的加长钻头,是你搞出来的,除了你,别人搞不出来呵,也不会使用。”
  的确,这加长钻头二三米长呢,别人搞不出来。师傅以前做过十年铣工,这加长钻头,是他亲自在万能铣床上铣出来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