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第46节

作者: 皮唐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12-29 12:02:59
  [103]
  归降
  武德元年(618年)十月,就在唐王朝西讨薛仁杲接近尾声的时候,长安城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这群人骑着高头大马,操着关东口音,虽然衣着落魄,却个个透着一股趾高气扬的神气,其中领头那个瘦小的年轻人,身上更是有一股难掩的英气。但负责接待的官员对他们并不客气,也没有表示出隆重欢迎的礼节,而是以冷言冷语、冷茶冷饭相待。但是,这帮关东人似乎没有感觉到主人的冷落,仍然自顾自的吃喝喧哗,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
  李密来了。

  李密自从邙山败于王世充之后,单雄信便在偃师勒兵自据,背叛了他。李密不得不领兵退往虎牢关,但驻守虎牢关的邴元真也已经和王世充安通款曲,李密也无法入关。当然了,这也不能全怪邴元真,因为他的老婆孩子已经被王世充捏在手里,不得不屈从人家的命令。
  走投无路之下,李密又想去黎阳找李勣,但手下劝他说。
  “您忘了当初是怎么杀翟让的吗?那时候李勣也差点死掉,现在去他那里能靠得住吗?”
  李密不得已,又得作罢。
  此时,裴仁基、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等人已经与大部队失联,在无奈之下投靠了王世充。于是,李密只能和剩下的残兵败将们商议今后的办法。
  “要不就收拢部众到河北打游击吧,那里南有黄河,北依太行,东边还有李勣在黎阳,可以策应,等形势好点了,我们再卷土重来,成败还未可知呢。”
  即使决战失败,李密也没有放弃希望,他仍在期待一个从头来过的机会。但这些人却觉得军队刚刚失利,再去河北恐怕将士们不愿意,也七嘴八舌的反对。
  李密的心凉了。决战惨败,亲信反水,将士离心,走投无路,一股忧愤沮丧至极的情绪窜入了他的胸膛,万念俱灰。他抽出了佩剑,就要自刎。
  “孤道穷矣,当自刎以谢诸位!”
  剑光还未闪过,已被王伯当劈手夺下,扔到了地上。
  这个忠实粉丝紧紧抱住了李密,当场号恸大哭,一直哭到几乎昏死过去。众人见此情景,也都跟着一同泣下(伯当抱密号绝,众皆悲泣)。
  哭罢之后,李密沉默了很久。
  最后,他说出了一句大家最爱听,也最想听的话:
  “我们去关中吧。”
  将士们安静了,几十双沾着泪花的眼睛齐刷刷看向了他,那眼神里闪现的竟然是渴望。

  关中的主人是前朝的唐国公李渊,身份高贵,根正苗红。他的手下谋臣如雨、战将如云,是目前群雄中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一支力量。对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投靠李渊可谓是最好的选择,大家都可保荣华富贵不说,运气好点还可能当个从龙功臣,那真是求之不得呢。
  但是,这话明明正中他们的下怀,却没有一个人敢首先表态,因为在这种场合下表这种态,实在有点尴尬。
  一个叫柳燮的人打破了僵局,他虚伪的笑了两声。
  “明公和唐公是同族,而且早有交情。虽然没有联手作战,但是也在洛阳替他挡住了隋朝大军。唐公轻易夺取了关中,这怎么说也有明公的功劳啊。依我之见,不如大家就一起去投奔唐公吧。”
  有人开口就好说了,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
  “对啊对啊,说的有道理,一起去吧。”
  “同去同去。”
  屋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李密没有看这些所谓的“战友”们,只是转过头看向了王伯当—这个可能已是自己唯一的朋友,缓缓说道:
  “你也要去吗?”
  王伯当出身关东世家大族,家大业大、田宅众多,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李密本人看来,他是断然不会轻易离开的。
  但王伯当站起来,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不用多说了,只要能跟随您,纵使身首异处、死于野外,我也在所不辞。(纵身分原野,亦所甘心!)”

  于是,李密提笔给李渊写了一封信,得到准许后,他收拾部众,带上两万人,日夜兼程来到了长安。
  但是,王伯当所说的“身分原野”却在不久的将来一语如谶。
  日期:2017-12-29 20:36:22
  [104]
  李渊对李密的感情很复杂,从起兵以来,他就很欣赏这个血气方刚、年轻有为小李兄弟,在李密身上有一种年轻人独有的闯劲儿和锐气,而这正是他这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所缺乏的。而且,李密的曾祖父李弼还是自己祖父李虎的同僚,这层关系也让他对李密平添了几分亲近感。虽然,李密当初很狂妄,在自己面前耍过威风,但又有哪个人没有年少轻狂过呢?年轻人狂妄,反而是有理想抱负的表现呢。不过,欣赏归欣赏,或许正是因为欣赏才更加了解。在内心深处,李渊也一直把这个年轻人当做自己争夺天下的对手。李渊明白,尽管李密失败了,他身上仍有很大的能量,在关东地区仍有非同小可的影响,只要这个人存在一天,就会产生一天威胁。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政治家的头脑都应该冷静,该做的事情是不能马虎的。李渊更深切的懂得,李密失败前来投靠,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自己应该抓紧加以利用。
  此时的瓦岗军是一种什么形势呢?群龙无首,组织涣散,除了被王世充夺取的一部分地盘,剩下大部分都听了李勣的号令。李渊马上把同来的魏征封为秘书丞,让他带人前去招抚,并以族弟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扶大使,令李勣在内的山东诸军并受节度。
  在魏征的劝说下,李勣决计归唐,于是派遣长史郭孝恪来到了长安,又运输粮草慰劳李神通。
  不过,身为李勣使者的郭孝恪来到以后,却没有按照惯例向李渊汇报工作,也没有给朝廷上交表书,只是悄悄给李密送了一封书信。
  李渊得知后觉得奇怪,于是召见郭孝恪,质问他的来意。
  “你来长安究竟有什么目的?”
  郭孝恪面色自若的解释道,自己这么做并不是不尊重朝廷,也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是临行之前,李勣已经嘱咐过自己。
  “这些土地本都是魏公所有,如果我自作主张上表奉献,是贪为己功以取富贵,这样干我是深以为耻的。所以我要才要把写着郡县户口、兵马数目的书信送给魏公,让他亲自献给陛下。”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李勣在李渊心目中的形象瞬间变得高大起来,他因此大为感叹:
  “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
  随即下令赐他姓李(徐世勣就是在这时候变成李世勣的,距离变身李勣还有一次机会),封黎阳总管,莱国公。

  同时任命郭孝恪为宋州刺史,让他与李勣共同经营虎牢关以东的地区,并委任两人以人事大权,可以自行选拔任用各级公务员(所得州县,委之选补)。
  通过招抚李勣,唐朝几乎全盘接受了瓦岗军在中原的剩余力量,势力急剧膨胀。
  日期:2017-12-29 20:41:48
  [10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